易燃易爆物潛在事故預防處理作業指導書
1.適用范圍
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公司承建的工程項目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可能發生潛在事故或應急情況的預防并給予指導。
?2.根據《環境突發事件應急準備和響應控制程序》文件的描述潛在事故包括:
可能發生的火災、爆炸;可能發生油品、化學品泄漏給人員生命、財產造成危害和給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3.項目部的職責:
項目部在潛在事故預防方面作為二級機構,在執行公司有關管理規定的同時要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制定預防措施。
4.對火災、爆炸事故預防的要求
4.1項目部首先要把消防安全工作貫穿到施工全過程中,一是各級領導重視消防安全工作,貫徹《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和《煙臺市消防管理辦法》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實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二是認真貫徹落實公司《施工組織設計編審規定》中對消防安全的要求,并按要求繪制施工現場消防安全示意圖,報公司工程技術部
4.2項目部要根據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要求,制定各項防火制度,項目部負責人是該項目部的防火負責人,要落實各項防火制度責任人。
4.3施工現場必須設有專(兼)職消防安全員,在施工現場防火工作負責人的領導下,具體管理現場的消防安全工作。
5.火災事故預防的基礎工作
消防工作應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嚴格執行公安消防部門頒發的防火工作的有關文件、規定和公司有關防火工作的規定。
5.1公司、項目部、生產班組應建立三級防火制的網絡,分工明確,職責明確。
5.2針對項目部施工的特點,對職工進行多種形式的消防宣傳教育,特別是對分包單位的外來民工要從“源頭”進行防火安全教育和法規教育,簽訂與各班組的《防火責任書》,提高全員的消防安全意識。
5.3按公司工程管理部規定和對防火實行群防群治的要求,建立一支由項目部相關領導、施工員、安全消防員、警衛、保管員以及班組消防骨干為主的職工義務消防隊,有專人負責制定訓練計劃和管理辦法,義務消防隊人數視工程的實際情況。
5.4施工現場重點部位(危險品倉庫、油漆間、木料庫、木工間、配電房等)必須建立有關防火規定,有專人管理,落實責任。按國標設置警告標志,配置適量的消防器材,有條件的現場要設置積水池或消防積水桶(箱)。
5.5一般建筑樓層、非重點倉庫、宿舍、食堂等處也應有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和設置常規消防器材。
5.6、裝飾、項目部每月組織有關人員對重點部位、一般部位進行自查自糾活動,消防安全員要實行不定期的對施工作業面進行消防安全檢查,對查出的潛在隱患情況逐一登記,遞交有關部門人員逐一整改。
5.7堅持工程項目用火消防制度,加強用火管理,并建立項目部所建工程的防火檔案。
6.化學危險品的防火措施
6.1化學危險品:
在公司范圍內通常指汽油、柴油、稀料溶劑、油漆、氧氣、乙炔、石油液化氣等。由于項目部或裝飾工程的需要,需使用一定數量的化學危險品,不要認為化學危險品數量少,存放周期短,而忽視消防安全管理。因此,使用單位要根據化學品不同成份、特點,按要求分類入庫存放,嚴格管理。管理方法執行國務院發布的《化學危險品安全管理條例》。
6.2化學品倉庫的防火規定執行公安部發布的《倉庫防火安全管理規則》。
6.2.1《危品》倉庫內制定嚴格的防火管理制度,并指定專人保管,非有關人員一律不得入內。
6.2.2《危品》庫房內嚴禁存放其他物品,庫房外圍邊不準堆放雜物和易燃物,保持道路暢通。
6.2.3庫內嚴禁吸煙和明火,不準使用電爐等電設備。
6.2.4庫房外有明顯的防火標牌和警示牌。
6.2.5保管人員每天對庫內物品和庫房周邊進行巡查,及時清掃滲漏在地上危品物,一旦發現隱患要及時消除,如不能消除的立即報主管部門進行處理,做到防患于未然。
6.2.6《危品》庫房要配備一定數量若干干粉滅火器,油品庫還要配備一定數量的黃砂以及消防水源。
6.3電氣焊作業的防火措施
6.3.1項目部在施工過程中需電、氣焊作業時,必須嚴格執行電、氣焊三級動火審批制度,按規定劃分等級,明確審批手續。
6.3.2項目部有關的施工員在安排電、氣焊作業的同時,要書面進行消防安全的作業指導,在電、氣焊操作過程中,經常到作業面進行督促、檢查,發現隱患要立即糾正。
6.3.3電、氣焊工在作業時,應采用一問、二看、三嗅、四測試的方法,明確作業任務、范圍、時間、焊割件,察看現場環境和具體情況,分析、預測可能出現不安全因素,做到定人、定點、定措施,落實崗位責任,確保萬無一失。
6.3.4電、氣焊工操作時必須配置必要的滅火器材。
6.3.5焊割后必須認真檢查清理作業現場的火種,不留潛在事故隱患。
6.4氣焊與氣割的防火防爆措施
6.4.1乙炔氣瓶和氧氣瓶要按照上級有關規定,合理的儲存和擺放,應防止受熱,搬運時避免撞擊、震動。乙炔氣瓶應直立使用,氧氣瓶嚴禁與油脂接觸,避免在高溫下爆曬,操作人員不得戴鋁質油脂的手套去開、關瓶閥,以防發生事故。
6.4.2禁止將乙炔氣瓶或發生器與氧氣瓶同室存放使用,或者放在不通風的操作平臺下,不得提供乙炔與氧氣可能混合的機會和場所。
6.4.3其他防火措施與6.3條款相同。
6.5油漆庫房防火措施
6.5.1油漆和溶劑應貯存在干燥、通風、隔熱建筑房屋內,不準與其他物資混放。
6.5.2庫房30米內不許動用明火,周邊嚴禁堆放易燃材料和雜物,庫內嚴禁吸煙,有明顯的禁火標志。
6.5.3庫房有專人管理,懂得防火要求和掌握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6.5.4漆桶堆垛整齊,防止倒垛,保證穩固,防止互相磨擦,碰撞產生火星。
6.5.5按規定配備一定數量的干粉滅火器,并設置消防水源。
6.6施工現場生產確實需要明火如防水作業,也應實行動火審批制度,做到有審批手續和消防安全指導書。操作班組必須嚴格按照有關防火制度執行,有專人負責,檢查防火制度落實。
?7.應急預案。
7.1應急預案是對某種事故隱患制定有針對性的防范和整改措施,即使潛在的事故發生后也應有針對性的應急措施。
7.2項目部要根據《施工組織設計編審規定》對施工現場重點防火防爆部位制定應急預案。
7.3應急預案的內容
《火災應急預案》一般包括:制定嚴格的防火防爆制度;崗位人員的職責分工計劃;人員物資疏散和轉移方案;初期火災的撲救;及時向“119”報警,并組織義務消防隊配合公安部門和做好物資的保護,事故發生后配合上級主管部門對事故的原因進行調查處理等預案措施。預案制定后,要組織實際操作演練,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完善預案,同時也有助于增強職工的消防安全意識(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令第61號《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
7.4初期火災的撲救
初期火災是火災發生的初始階段,一般在起火后的十幾分鐘內,此時物質燃燒的速度比較緩慢,火焰不高。燃燒放出的輻射熱能較低,燃燒的速度比較緩慢,火焰不高,燃燒面積不大。此時采取正確的方法,利用滅火器材有助于將火撲滅。因此,消防知識、消防器材使用的培訓是項目部的一項重點工作。
7.5報警
發現起火后,無論火勢大小都應撥打“119”報警。報警時要講清起火單位名稱、詳細地址、起火部位、起火物質、火情大小及報警人姓名和報警電話,報警后要派人到單位門口或十字路口等候消防車。
7.6易燃易爆物潛在事故預防及處理作業指導書參考材料:
7.6.1省公安廳消防局《消防安全》實用大全;
7.6.2消防局根據《消防法》編制的學習宣傳材料;
7.6.3公司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文件;
7.7易燃易爆物潛在事故預防及處理作業指導書支持性文件
7.7.11987年2月17日國務院發布的《化學危險品安全管理條例》
7.7.21990年4月10日公安部令發布的《倉庫防火安全管理規則》
7.7.3《煙臺市消防管理辦法》
7.7.4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令第61號《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
篇2:裝飾裝修易燃易爆物品化學品事故緊急處理預案
裝飾裝修易燃易爆物品及化學品事故緊急處理預案
為防止現場內易燃易爆物品和化學品突發事故時,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有效采取急救措施,特制定本預案:
1、項目部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易燃易爆物品和化學品事故應急響應領導小組,全面負責現場各類易燃易爆物品和化學品的管理工作。
2、應急響應領導小組負責督促現場易燃易爆物品和化學品必須嚴格按國家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的規定進行貯存和運輸。
3、施工現場內一旦發生易燃易爆物品和化學品爆炸或泄漏事故時,應按下列步驟進行急救處理:
1)事故現場一切聽從項目經理的統一指揮,每個成員都應積極主動開展搶救工作。
2)所有應急小組成員必須明確分工,分別負責搶救傷員,引導其他人員迅速撤離事故現場,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切斷事故現場內電源,撥打救援電話"120",按指定地點引導救援車輛,向公司及當地相關部門報案,制定緊急措施,控制事故的進一步惡化。
4、積極配合公司和當地政府的相關部門對事故進行調查和分析,查明事故原因,根據相關規定對責任人進行處理,并認真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防止事故的再次發生。
5、協助公司相關部門對事故的處理工作,妥善做好善后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