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防止電氣焊火災安全措施

防止電氣焊火災安全措施

2024-07-17 閱讀 3191

焊接發生火災爆炸事故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是安全技術措施不完善,安全管理措施不健全。為防止焊割作業引發火災,應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一、加強對焊工的安全防火教育和培訓,提高其安全責任感和防火意識。焊接操作屬特殊工種之一,容易發生事故,火災危險性較大。因此,對焊工必須實行嚴格要求,并通過經常性的安全培訓,使他們掌握必要的防火安全技術知識,了解焊接過程中發生爆炸和火災的原因及預防措施,掌握基本的滅火方法。另外,焊工必須經過有關部門舉辦的安全操作考核合格后方能持“證”上崗作業。要嚴禁無“證”人員進行焊割作業。

二、建立健全有關焊割作業的防火安全制度,落實安全責任制。如建立焊接動火審批制度。焊接設備安全技術檢驗和維修制度,焊接安全防護制度、焊接操作規程,等等。通過建立責任制度,使企業各級領導,職能部門和作業人員在工作中有章可循,各負其責。

三、在爆炸危險場所(如車間、倉庫等),通常情況下不得進行焊接作業。若必須焊接動火時,應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在確認無爆炸危險的前提下方可動火。動火前,要對車間、庫房內的氣體進行取樣分析,制訂動火作業計劃(包括明動火作業的程序,施工草圖、注意事項等),準備必要的消防器材,同時要通知消防保衛人員進行現場監護。在火災危險場所應嚴格執行動火制度,動火前必須辦理動火證,經單位防火負責人批準,并采取嚴格的安全措施。動火證應注明動火地點、時間、動火人,現場監護人、批準人和防火、滅火措施等。

四、選擇安全可靠的操作地點。進行焊割作業的地方要與易燃易爆車間、倉庫、油罐氣柜、貨垛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并盡可能遠離正在生產易燃易爆產品的設備、裝置、容器和管道。通常要求,焊割點周圍10米范圍內不準堆放易燃可燃物品,如木材、紙張、棉麻油脂以及保溫材料、化工原料等。特殊情況下不能清除時,應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加以防護,如噴水、覆蓋濕麻袋或石棉布等,以防止電氣焊火花濺落在易燃可燃物上引起火災。高空作業時,應把作業點下部的可燃物徹底打掃干凈后方可動火。作業完畢后應安排專人對現場進行認真地檢查,防止留下火種,待確認無火險后才能離開。

五、焊補檢修盛裝過汽油、柴油、苯及其它易燃可燃液體,氣體的容器時,要采取嚴格的置換動火安全措施。所謂置換動火是指在焊補前實行嚴格的惰性介質置換,將容器內原有的可燃物排出,形不成爆炸性混合物,從而保證焊補操作的安全。通常采用蒸汽蒸洗,然后用置換介質吹凈等方法將容器內的可燃物質置換排出,常用的置換介質有氮氣、二氧化碳、水蒸汽或水等。對體積較小的容器(如桶)可用熱水仔細清洗(清洗時也可同時裝入鐵鏈或石塊等硬質物件滾動沖刷);也可用蒸氣蒸洗10~20分鐘,然后露天放置24小時,經檢驗容器內無可燃蒸汽后才可動火焊補。對較大容積的儲罐進行焊補之前,要根據罐的大小確定蒸洗時間:容積在1000立方米以下的,蒸洗15小時;容積為1000~3000立方米的蒸洗20小時,容積為3000~5000立方米的,蒸洗24小時,容積5000立方米以上的蒸洗時間不得少于48小時。要求蒸汽壓力不小于兩個大氣壓,蒸洗后再經過清掃置換并作氣相檢驗分析,確認無爆炸危險時才能焊割。總之,凡未經置換處理或雖已置換但尚未分析化驗氣體成分為合格的可燃容器,均不得隨意動火焊補。如果分析后證明合乎要求,但因故未能立即進行焊補作業,過一段時間(一天甚至幾天)再要進行作業時,要重新對容器內的氣體取樣分析,直到通過檢測合乎安全要求后才能動火。

六、電氣焊設備的安裝使用必須符合有關規程。電焊機必須有可靠的接地措施,電焊線要始終保持絕緣良好,對破損的電焊線要及時更換或修理。乙炔發生器與焊割操作地點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乙炔發生器應安裝防爆膜和設置水封,并保持水封內的水位正常,以防止出現“回火”發生爆炸。

篇2:施工現場職工應知考卷(電氣焊工)

工區:姓名:考核日期:分數填空題:1、電焊機使用前應,絕緣良好,各種電焊機外殼必須有可靠的。一次線長度不得大于m,1~2次接線柱應有,一次線應用塑料帶將,二次線應用線卡子。2、電焊機接地線應,不要與裝有氣體的氣瓶,也不要與氣焊的導管,電焊機的接地線要求用和焊機把線同等截面的,該地線不準接在,必須設立,連接焊件上,并。3、施焊前必須、,施焊地點潮濕時焊工應,電焊工上下班時必須,將地線,不許。4、電焊鉗應有可靠。在鍋爐壓力容器焊接或其他狹小的工作場地,焊工周身均不得接觸,為確保安全,焊工腳下應或站在其他可靠絕緣體上。5、乙炔瓶禁止,不得靠近,夏季要停止,與明火的距離一般不小于m,乙炔瓶應輕裝輕卸,嚴禁,同時使用氧氣瓶和乙炔瓶應保持距離。6、冬季瓶閥凍結,嚴禁用。必要時可用以下的溫水解凍。使用時要注意固定,嚴禁臥放使用,并嚴禁用一個乙炔瓶帶。

篇3:化工廠電氣焊檢修工安全試題

一、填空題:(每空2分,共40分)

1.安全生產方針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

2.對于動火作業,盡可能地把動火時間和動火范圍壓縮到最低限度。

3.氣焊作業時,若發生回火,應先關閉乙炔開關,后關閉氧氣開關。

4.焊割現場必須配備滅火器材,危險性較大的應有專人現場監護。

5.安全帶的正確使用方法高掛抵用。

6.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管理的欠缺。

7.著火具備的三個條件_可燃物、助燃物、點火源。

8.檢修作業使用的大錘,錘把上不可有油污。不準戴手套或用單手掄大錘,周圍不準有人靠近。

9.進入化工生產區域嚴禁吸煙,并不允許將煙和火種帶入生產區域。

10.安全標志有哪四類:禁止標志、警告標志、指令標志、指示標志。

11.進入狹小潮濕的環境作業時采用的安全照明電壓為12V。

12.乙炔氣瓶在使用時瓶體溫度不能超過40℃度。

二、判斷題:(每題1分,共10分)

1、任何人發現有違反安全規程的情況,應立即制止,經糾正后才能恢復工作。(√)

2、乙炔瓶在使用時只能直立,不能臥放。(√)

3、可以酒后上班,但不可在班中飲酒。(×)

4、干粉滅火器適宜于撲救石油產品、油漆、有機溶劑火災。也適宜于撲滅液體、氣體、電氣火災(干粉有5萬伏以上的電絕緣性能)。有的還能撲救固體火災。(√)

5、當生產和安全發生矛盾時,要把生產放在首位。(×)

6、焊接工作完畢后,應檢查和清理場地,滅絕火種,切斷電源后方可離開。

(√))

7、發現重大隱患應立即按程序上報管轄區域負責領導,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發生或擴大。(√)

8、急性皮膚中毒的現場急救措施是:立即脫去受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水沖洗,

禁止用熱水。并且沖洗的時間不少于15分鐘。(√)

9、氫氣本身不可燃,可以助燃。(×)

10、鉗工作業時,嚴禁帶壓檢修,不許在容器、管道帶壓的情況下扭緊或拆卸固件。(√)

三、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

1、使用滅火器撲救火災時要對準火焰(C)噴射。

A.上部B.中部C.根部

2、因事故導致嚴重的外部出血時,應(B)。

A.清洗傷口后加以包裹B.用布料直接包裹,制止出血C.用藥棉將流出的血液吸去

3、通過合理調節自然通風氣流,設置全面、局部送風裝置或空調,降低工作環境的溫度是防止(A)作業的有效手段。

A.高溫B.低溫C.冷水D.危險化學品

4、(C)下列工作環境是不適合進行電焊作業的。

A.空氣流通B.干燥寒冷C.炎熱而潮濕

5、氫氣和一氧化碳都屬于(B)

A.易燃氣體B.易爆氣體C.劇毒氣體D.壓縮氣體

6、進入容器、狹小艙室內作業時,焊割炬應:(B)

A.在工作結束后拉出B.隨人進出C.任意處置

7、人體因操作不慎而觸及兩相電源的觸電,稱為:(B)

A.單相觸電B.雙相觸電C.三相觸電

8、物質急劇氧化或分解生產溫度、壓力增加或兩者同時增加而形成的爆炸現象稱:(A)A.物理爆炸B.化學爆炸C.核爆炸

9、危險性較大,重點要害部門動火需經:(A)。

A.動火的車間或部門領導批準B.安全消防部門批準C.企業領導批準

10、氧氣瓶閥門及附件嚴禁沾有(C)。

A、水B、灰塵C、油脂

四、問答題:(共30分)

1、簡述電氣焊作業安全措施?(本題6分)

答:焊割工作點火前要遵守操作程序,焊割結束或離開現場時,必須切斷電源、氣源,并仔細檢查現場,消除火險隱患。

2、廠區動火作業時指什么(本題5)

答:能直接或間接產生明火的工藝設置以外的非常規作業,如使用電焊、氣焊、噴燈、電鉆、砂輪等進行可能差生火焰、火花和熾熱表面的非常規作業。

3、在設備容器內部檢修時有哪些要求(本題8)

答:①要按規程要求進行置換,經分析合格后才能工作

②進入容器內部要有安全措施,外面要有人監護,必要時要帶好防毒面具

③容器內部要有通風設備,溫度過高時工作人員應根據情況經常進行替換

④有毒有害易燃易爆要在出入口法蘭加盲板

4、什么是四不傷害?什么是三違?(本題6分)

答: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保護他人不被傷害。違反勞動紀律、違章作業、違章指揮。

5、發生事故后,“四不放過”的原則是什么(本題5)

答:1、事故原因沒有查清不放過

2、職工群眾和事故責任者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

3、沒有落實防范措施不放過

4、事故責任者沒有處理不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