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爐的危險性防爆措施
危險性分析
1.由于司爐工誤操作,水位計或自動給水裝置失靈,以及省煤器滲漏大量跑水或排污閥關閉不嚴、止回閥故障等原因造成缺水。嚴重缺水可導致受熱面過熱燒毀,降低受熱面鋼材的承載能力,金相發生劣化,爐管爆破,甚至造成鍋爐爆炸。
2.司爐工失職、水位計故障、自動上水失靈會造成滿水。蒸汽大量帶水會降低蒸汽品質甚至發生水擊,損壞管道,破壞用汽設備。
3.水質不符合要求,鍋爐水含鹽量達到臨界量,或超負荷運行,用汽量突然增加,壓力降低過快可造成汽水共沸,破壞水循環,惡化蒸汽品質,水擊振動,影響用汽設備的安全運行。
4.鍋爐鋼材或焊接質量低劣,角焊結構,水質不良嚴重腐蝕、結垢,水循環故障還可造成爐管爆破甚至爆炸等。運行壓力超過鍋爐最高允許工作壓力,鋼板(管)應力增高超過極限值,同時安全閥與超壓連鎖失靈也將造成超壓爆炸。
5.點火不當或熄火后爐膛內可燃物(氣體)未排除,與空氣混合達到爆炸極限下限,再點火或在引爆能量的作用下,會發生爐膛爆炸。
綜上所述,熱力系統的主要危險因素是由于缺水、鋼材質量不合要求、焊接缺陷、超壓等因素造成鍋爐爆炸或管道爆破事故。
根據前述的主要危險、有害因素分析,該系統可能發生的事故或故障是:a.水位事故:缺水、滿水、汽水共沸。b.爆炸事故。
防爆措施
1.要求司爐工經過培訓I,熟悉掌握鍋爐有關知識、性能、操作要求,持證上崗。
2.鍋爐運行要有專人負責和技術管理。
3.建立并嚴格執行鍋爐房管理制度,崗位責任制,交接班制度,檢修、檢驗制度。
4.鍋爐運行還必須建立并落實開、停爐規程。
5.使用中的鍋爐本體、人孔、閥門必須不漏水、漏氣、噴火。鍋爐的構架無倒塌、燒紅、裂開等跡象。司爐工必須勤看煤、勤看火、勤聯系、勤分析、勤調整。做到火床穩定、燃燒室溫度穩定、風壓、氣壓和氣溫穩定,鍋爐的漲落負荷穩定。
6.鍋爐運行時,應檢查所有安全裝置儀表的情況并作好運行記錄。
出現以下情況之一時應立即停烷:①蒸汽鍋爐水位在上、下限之外時;②采取措施之后,水位仍繼續下降;③水循環不良,造成水汽化,或出口溫度過高時;④爐水溫度急劇上升失去控制時;⑤給水機械全部失效時;⑥水位表或安全閥全部失效時;⑦燃燒設備損壞,嚴重威脅鍋爐安全運行時;⑧異常情況,超過安全運行范圍時。
7.為了防止產生過大的熱應力,鍋爐的升壓過程一定要緩慢進行。規程要求溫升不超過55℃/h,要求汽包內外壁及上下壁溫差不超過50℃。全部點火升壓所需時間,根據爐型、季節的不同適當調節。
8.鍋爐、汽包定期檢測。
9.確保安全閥、壓力表、水位計、溫度測量裝置、超溫報警和連鎖保護裝置、高低水位報警和低水位連鎖保護裝置、鍋爐熄火保護裝置等安全符件靈敏有效、定期檢測。
篇2:鍋爐房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一,鍋爐房重地閑人勿進,禁止吸煙,并設明顯標志牌。
二,鍋爐房必須制定相關的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逐項落實。
三,鍋爐工必須經過培訓,持有鍋爐證的方可上崗,嚴禁非鍋爐工操作。
四,各種鍋爐體安全閥,水位表,氣壓表必須靈敏有效,定期外送檢修。鍋爐房內不得設置和堆放可燃,易燃易爆物品。
五,鍋爐的爐體,燈具,各種管道,閥門,安全閥,水位表等要定期進行檢查,發現有裂縫,空隙或隔熱不良等情況,要立即進行檢修。
篇3:某電廠鍋爐四管防爆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防止鍋爐水冷壁、過熱器、再熱器和省煤器(以下簡稱鍋爐四管)爆漏,減少鍋爐非計劃停運,提高鍋爐運行的可靠性和經濟性,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條減少鍋爐四管爆漏,要堅持“預防為主、質量第一”的方針,要做細致的工作,搞好調查研究,經常分析爆漏原因,掌握鍋爐四管爆漏的現狀和規律,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防止爆漏事故多次重復發生。第三條?為了防止鍋爐四管爆漏,必須堅持發電設備全過程管理,加強各個環節的質量意識,對鍋爐的運行維護、檢修、技改等各個環節把好質量關。第二章鍋爐運行管理第四條運行人員運行中應密切監視鍋爐金屬壁溫、主汽溫、再熱氣溫,合理調整,杜絕超溫現象。第五條汽包上水前各種水位計必須投入,汽包水位計應保持完整不漏水漏汽,以免指示不準,每班必須對就地和控制室水位計校對1次,如果發現任一水位計不準,立即聯系處理。如果控制室各種指示水位計全部失靈或消失,嚴禁鍋爐啟動或立即手動緊急停爐。第六條鍋爐點火后,應避免汽包低水位或高水位運行,當汽包水位降至水位保護動作值時,若保護未動作,應立即手動MFT。第六條鍋爐點火后,凝結水的水質應加強化驗;品質不合格的給水嚴禁進入鍋爐。第七條鍋爐在啟動升壓過程中,應嚴格按照規程要求控制升溫、升壓梯度,如有異常,及時分析原因,采取相應措施。第八條每天必須定時對爐膛吹灰,防止受熱面結焦。在吹灰過程中操作員站必須始終有人監視,當出現吹灰槍卡在中間位置時,應立即停止吹灰汽源,并及時聯系有關人員將吹灰槍搖出。當吹灰結束后應到就地檢查吹灰槍是否完全退出,蒸汽閥是否完全關閉,防止因蒸汽對部分管子長期沖刷引起泄漏。?第九條鍋爐的燃燒器必須對稱投入,保持燃燒均勻,改善貼壁氣氛。增減負荷盡可能按照規程要求執行,嚴禁出現汽溫、汽壓突升、突降的現象。第十條鍋爐在正常運行時,應按時進行定期排污,注意當定期排污門全開時不得超過半分鐘;連續排污門應時刻保持一定開度不得全關。第十一條鍋爐點火升壓汽包不連續進水時,必須開啟省煤器再循環。第十二條在運行中應盡可能保持給水流量和溫度穩定,停止或投入高壓加熱器時,應緩慢操作,避免給水溫度急劇變化。第十三條為了防止省煤器管氧腐蝕,應時刻注意給水的含氧量,一旦超標應立即查明原因予以處理。第十四條?鍋爐短時停用時,應將省煤器和水冷壁內部全部充滿除過氧的水,并且維持蒸汽壓力≥0.2MPa,如需對省煤器或水冷壁進行檢修時,應采用帶壓放水余熱烘干的方法將管內及聯箱內的積水全部放盡、吹干,以防腐蝕。第十五條?鍋爐點火升壓前過、再熱器各疏水門和向空排氣門應充分開啟。當鍋爐點火后汽壓升至0.2MPa時,關閉各放空氣門。第十六條在鍋爐正常運行期間,嚴格按汽溫壁溫的控制管理規定控制各受熱面溫度,嚴防超溫。第十七條調節減溫水門時不要過大、過快,以防減溫器損壞及套筒斷裂造成過熱器聯箱裂紋。?第十八條鍋爐運行中應加強定期巡檢,發現水冷壁、過熱器、再熱器、省煤器等管子發生爆漏時,應及時停爐,防止擴大沖刷損壞其它管段。第三章鍋爐維護第十九條?加強鍋爐設備的維護,特別是吹灰器的維護,發生缺陷立即處理,并告知運行人員,防止因吹灰器卡澀吹漏受熱面。第二十條鍋爐臨檢時間超過4天時,應檢查以下項目:(一)?省煤器防磨裝置檢查和整理,管排磨損情況檢查。(二)過熱器、再熱器磨損情況檢查,被吹灰器吹損情況檢查。(三)過熱器、再熱器防磨裝置檢查和整理。?第四章鍋爐檢修第二十一條按《防止火電廠鍋爐四管爆漏技術導則》、《火力發電廠金屬技術監督規程》、《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等規定,大、小修中防爆防磨小組對鍋爐四管要認真組織檢查并做好記錄。第二十二條大小修中重點檢查部位:(一)鍋爐受熱面經常受機械和飛灰磨損部位(如穿墻管、旋吊管、管卡處管子和省煤器、水平煙道內過熱器上部管段、臥式布置的再熱器等)(二)?易因膨脹不暢而拉裂的部位(如水冷壁四角管子、燃燒器噴口和人孔門彎管部位的管子工質溫度不同而連在一起的包墻管與煙、風道滑動面連接處的管子等)。(三)受水力或蒸汽吹灰器的水(汽)流沖擊的管子及水冷壁或包墻管上開孔裝吹灰器部位的鄰近管子。(四)屏式過熱器、高溫過熱器和高溫再熱器等有經常超溫記錄的管子。第二十三條檢查的項目與周期:序號項目小修大修一、汽包1汽包內部污垢情況檢查*2汽水分離裝置嚴密性及托水盤、破旋隔柵平整度檢查修理*3加藥管嚴密性、藥液分配孔及鄰爐加熱管孔等沖刷、堵塞情況檢查*4汽包內壁及各種可見管孔裂紋檢查*5汽包內壁縱環焊縫、預埋件可見部位抽查*6汽包人孔加強圈內對接焊縫必要時檢查*7校驗水位計的準確性**8校對汽包膨脹指示器零位及膨脹量檢查**9汽包活動支架、吊架檢查**10汽包彎曲度、傾斜度測量*11汽包集中下降管孔裂紋檢查*12汽包給水引入處焊口檢查*二、聯箱1聯箱內部污垢檢查處理*2噴水減溫器聯箱內部狀況檢查*3表面式減溫器抽芯檢查*4聯箱支、吊架檢查*5全爐膨脹指示器校對零位及膨脹量檢查**6聯箱內部隔板必要時抽查*7聯箱各種管座焊口檢查*三水冷壁及下降管1爐膛開孔周圍水冷壁管磨損、腐蝕檢查**2對流受熱面管下彎頭檢查*3冷灰斗水冷壁管檢查*4水冷壁管結渣、腐蝕、超溫、磨損檢查**5水冷壁監視段割管檢查*6水冷壁高溫區定點測厚**7水冷壁被掉焦砸傷、砸扁檢查**8下降管彎頭壁厚、橢圓度抽查*9水冷壁支吊架、掛鉤檢查*10爐膛四角及與燃燒器大滑板相聯處水冷壁管拉傷情況檢查*11被吹灰器吹損情況檢查**1排磨損及蠕變脹粗、鼓包情況檢查**2管外壁宏觀檢查**3過、再熱器穿墻管碰磨情況檢查**4被吹灰器吹損情況檢查**5過熱器頂棚管、包覆管的墻角部位管子拉傷情況檢查*6過熱器、再熱器吊卡及固定卡檢查與調整*7熱器膨脹間隙檢查*8高溫過、再熱器監視段割管檢查*9過、再熱器管壁溫度測點檢查及校驗**1防磨裝置檢查和整理**2磨損情況檢查*3管排及其間距變形情況檢查及整理*4省煤器入、出口聯箱管座焊口抽查*5省煤器入口割管檢查*1疏水管、排污管、放水管、加熱管、空氣管、取樣管座及管道抽查*2過熱器出口聯箱向空排汽管、安全門、導汽管根部焊口及彎頭抽查*3主汽、再熱汽出口管道定點蠕脹測量*4主汽、再熱汽出口管彎頭、焊口抽查*5主、再熱汽管道監視段定期檢查*6主、再熱汽、給水等管道支吊架檢查與處理*7減溫器噴水管及給水管道內壁腐蝕、沖刷情況抽查,必要時測厚*8主汽、給水管道三通抽查*9檢查消音器焊縫、檢查通流面積*10鍋爐定排、連排、事故擴容器及焊縫、封頭、導向板等檢查*1校驗鍋爐安全門**2爐膛安全保護裝置檢查整定**第二十四條檢修質量標準及注意事項:(一)在檢修中必須注意消除管排變形、煙氣走廊和管子膨脹受阻現象,保持膨脹指示器完整、指示正確。(二)對鍋爐受熱面管子,經檢查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予更換:?1、碳鋼和低合金鋼管的壁厚減薄大于30%或按下列計算,剩余壽命小于一個大修期的間隔時間者:RL=δ(2σtvc—P)—P(D—2δo)(小時)?C(2σtvc—P)?式中:δ:最近一次測量的壁厚(mm);δo:原始管子壁厚(mm);D:管子原始外徑(mm);σtvc:鋼材使用溫度下的最低蠕變強度極限(MPa);P:管內壓力(MPa);C:壁厚減薄速度C=δ1—δ(mm/h);Hδ1:上一次測量的壁厚(mm);h:測得δ1和δ之間的累計運行時間(小時);2、?碳鋼管脹粗超過3.5%D,合金鋼管超過2.5%D時;3、?腐蝕點深度大于壁厚的30%時;4、?碳鋼和鉬鋼石墨化≥四級的;5、?高溫過熱器表面氧化皮超過0.6mm且晶界氧化裂紋深度超過3~5晶粒的。?6、?表面裂紋肉眼可見者;或發現微觀或蠕變裂紋時。?7、常溫機械性能低,運行一個小修間隔后的殘余計算壁厚已不能滿足強度計算要求的。8、應按規定進行定期割管檢查。檢查爐膛熱負荷最高區域的水冷壁管內壁結垢腐蝕情況;對高溫過熱器、再熱器管子作金相分析。水冷壁在大修前的最后一次小修中檢查垢量超標或鍋爐運行年限達到《火力發電廠清洗導則》中的規定值時,要進行酸洗。9、?檢修中,鍋爐受熱面管子更換后應作鍋爐工作壓力下的水壓試驗;水冷壁受熱面的50%以上管子更換新管和省煤器、過熱器、再熱器成組更換后應進行超壓水壓試驗。(三)主要檢修用材料的保管。?1、鍋爐四管檢修或改造所用的管材,入庫前應進行抽檢(包括外徑、壁厚偏差、管內外有無裂紋、銹蝕等,對合金鋼還應進行材質復檢)。所有材料應具有質量證明書,材質復檢后應做明確標記。?2、?焊接材料(焊條、焊絲、鎢棒、氬氣等)應符合國家及有關行業標準,質保書、合格證齊全,并經驗收后方準入庫。3、管材、焊接材料的存放、使用,必須按規定嚴格管理,防止存放失效或錯收、錯發。4、鍋爐大、小修后或局部受熱面檢修后,要對有關受熱面檢修焊口進行100%探傷檢驗。5、?大小修期間,對鍋爐金屬壁溫測點、汽溫測點進行認真檢查和校驗,確保測量準確,防止因測溫不準而出現超溫現象。第五章其他規定第二十五條運行分場應設專職鍋爐運行管理人員,負責本制度中有關鍋爐運行條款的執行和檢查監督,負責對有關鍋爐檢修、維護條款的提醒、聯系、監督、配合及驗收工作。第二十六條檢修分場按照設備管轄范圍劃分嚴格執行上述檢修試驗管理規定,在檢修中認真執行并作好記錄。第二十七條生技部對鍋爐運行發生的四管爆漏事件,必須組織分析原因,提出防范措施,監督措施完成情況。并匯總原因作好規律統計臺帳。第二十八條生技部、安監部定期抽查本制度執行情況,未執行的按50元/項考核,經分析造成事故承擔事故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