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施工現場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要求
(一)施工現場防火要求
1、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時,應有消防安全要求。如施工現場平面布置、暫設工程(臨時建筑)搭建位置、用火用電和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管理、工地消防設施和消防責任制等都應按消防要求周密考慮和落實。
2、施工現場要明確劃分用火作業區、易燃、可燃材料堆放場、倉庫、易燃廢品集中點和生活區等。各區域之間間距要符合防火規定。
3、工棚或臨時宿舍的搭建及間距要符合防火規定:
⑴臨時宿舍盡可能搭建在離施工現場20m以外,并不得搭在高壓架空線下方,應和高壓架空線路保持安全距離。
⑵工棚內頂高度一般不低于2.5m。
⑶一切架空電線均須用固定瓷瓶絕緣,電線穿過墻壁時,必須從瓷管硬塑料管內通過。
⑷明火作業必須經有關部門批準后,才可動火。
⑸倉庫及易燃易爆物堆(存)放等處,應張貼(懸掛)醒目的防火標志。
⑹施工現場必須配備有足夠數量的防火、滅火設施和器材。如防火工具(消防桶、消防梯、鐵鍬、安全鉤等)、砂箱(池)、消防水池(缸)消防栓和滅火器。
⑺要建立安全防火責任制,并劃分防火責任區。
(二)施工現場防爆要求
1、爆炸的發生都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例如可燃氣體、可燃液體的蒸汽或可燃性粉塵,在達到一定濃度或壓力與空氣混合,遇到火源等就會造成爆炸。
2、施工現場做好防爆工作的內容是:
⑴對于爆破及引爆物品的儲存、保管、領用都必須嚴格按規定執行。
⑵各種氣瓶的運輸、存放、使用,必須按有關規定執行。
⑶各種可燃性液體、油漆涂料等在運輸、保存、使用中,除按規定外,并根據其性能特點采取相應的防爆措施。
⑷要向操作者及其有關人員,作好安全交底。
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
篇2:安裝防爆蓋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時間:
二、施工人員:
項目負責人:
班組負責人:
三、施工準備:
技術準備,組織技術與管理人員深入施工現場,根據現場尺寸確定防爆蓋型號,訂購設備。學習技術規范,開工前做好各項技術交底和各項培訓。
施工隊伍準備,為確保本工程進度和工程質量,特挑選素質好,經驗豐富的施工隊伍進場施工。
材料、機具、設備準備:
根據施工進度計劃編制各種材料、部件、設備、工器具供應計劃。
提前落實各種材料、部件、設備、工器具的訂購工作。
做好材料、部件、設備、工器具的進場驗收、保管。
四、施工內容:
拆除風井原防爆蓋及配重裝置。
施工防爆蓋基礎,安裝防爆蓋。
由于風機已運行,施工中不允許長時間停風或大量減少風量。因此,要認真研究施工方案,盡量減少停風時間、盡可能減少漏風,確保礦井通風安全。必須礦井停風施工時時,應提前申請經礦批準。礦井停風及恢復通風,請礦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并實施。
五、施工方法步驟和要求:
施工順序:
提前根據新防爆蓋尺寸確定基礎位置。
加工油槽,施工防爆井圈、混凝土澆筑并養護。
預埋配重地腳基礎。
④組裝防爆蓋。
⑤拆除舊防爆蓋。
⑥安裝新防爆蓋。
2、施工前的準備。
(1)應將工具、電焊機、氧氣瓶、乙炔瓶等材料準備齊全,并提前運至施工現場。
(2)接好電焊機電源,電源線及焊把必須有良好的絕緣。
(3)接好氧氣瓶、乙炔瓶與割槍之間的管帶,并詳細檢查管帶和壓力表,確保壓力表指示準確、完好,管帶無漏氣現象。
(4)準備安全帶2條,應準備不少于0.1m沙箱的沙子,不少于30kg水兩桶,上述工作地點至少配備2個8kg滅火器。
(5)施工負責人應與調度聯系,經允許后方可施工。
3、方法與技術要求。
(1)施工防爆井圈應嚴格按設計圖紙技術要求進行,確保防爆井蓋安裝要求。
扎鋼筋網之前應先找出原混凝土中的鋼筋,新鋼筋與原混凝土中鋼筋焊接成一體。
混凝土養護板用5mm厚鋼板制作,兩面護板用螺栓固定。
密封槽模板用4mm鋼板制作,制作時保證焊接質量和成型。
④混凝土澆筑使用商混、養護應嚴格按要求進行,符合規定要求后,方可安裝防爆門。
⑤防爆門密封槽及防爆門墜砣支架基礎板的預留應正確,預埋鋼板應操平找正,固定應可靠,防止混凝土澆灌過程發生偏差。
⑥防爆門安裝:
a、防爆門現場拼裝成一體,應在平坦地面進行。先在地面劃好標準圓,用來檢驗防爆門密封圈的正確性,必要時須對密封圈進行局部修改。
b、防爆門膠皮墊及密封槽中的密封油按要求添加。
c、用25T吊車起吊安裝就位。
d、焊接部件要搭接嚴密,不錯位不偏移,焊接無虛焊、砂眼、要焊接牢固可靠。
e、用水泥沙子將四周壘齊。
f、將四角重錘配安好。
(3)防爆門安裝到位后應做開啟實驗,動作可靠后向礦方移交。
(4)由于風機已運行,施工中不允許長時間停風或大量減少風量。而封井口及拆封口板、安裝防爆井蓋又必須在停風時施工,因此,要認真研究施工方案,盡量減少停風時間、盡可能減少漏風,確保礦井通風安全。
六、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凡參加施工人員,班前嚴禁飲酒,保持精神狀態良好,服從管理,聽從指揮。并認真學習本措施,不學習本措施者,不得參加施工。
2、參加施工者必須清楚施工方法及施工要求。
3、所有參加施工人員必須穿工作服膠靴佩戴安全帽。
4、在施工正上方吊掛一個便攜式瓦斯便攜儀并將報警參數定在0.5%,以防發生意外。
5、施工現場準備二桶水及兩個滅火器放在施工現場3米以內。
6、施工時必須安排專人現場統一指揮嚴禁亂干及蠻干。
7、拆下來的材料嚴禁亂扔亂放防止掉入井筒內。
8、施工前必須將周圍雜物清理干凈,工作現場不得有危險源及易燃物。
9、電焊及氣割要將氧氣瓶乙炔瓶放開5米以外,割下來的角鐵要及時運走防止掉入井中,割焊施工時要限制火花飛濺,要做好防火工作。焊接電焊條頭,不得隨意丟棄,要放入事先準備好的器皿內。
10、施工完畢后用水噴灑、滅絕火種、嚴格檢查現場。并有專人停留60分鐘看護現場,發現問題立即處理。
11、全部施工結束后,施工負責人要詳細檢查一邊,確認無問題后方可收工。
12、特殊工種應持證上崗,各崗位應實行定崗、定人、定責、各工種在施工期間嚴格遵守各自的?崗位責任制?及?技術操作規程?。
13、加強機電設備、機具管理,施工所用的設備、機具完好率應達到100%,電器設備外殼,應有可靠地接地裝置。各設備的保護應齊全,工作性能正常。
14、場內存放的物料按順序排放整齊,做到文明施工。
15、要加強施工管理,非施工人員不得進入現場、施工期間應懸掛“施工現場、嚴禁入內”的明顯標志,必要時要設警戒。
16、井口、井筒作業及登高作業人員應戴好安全帽,佩戴合格的保險帶。保險帶應系在安全可靠部位,高度應高過頭部。移位時,應先固定保險帶,到位后再重新將保險帶拴在合適部位。保險帶本身長度不夠,應在堅固錨固點栓在合適長度的¢9.3-12.5mm鋼絲繩頭。每個保險帶應用單獨的鋼絲繩頭。保險帶的掛、摘由自己負責。
17、嚴禁井口上下垂直平行作業。
18、在井口施工時,施工工具應有留繩,一般輕小物件的傳遞,要拿穩接牢;重件移動要使用機械、機具。嚴禁井筒落物。
19、起吊用鎖具、鋼絲繩等的安全系數應進行驗算,滿足安全要求。
20、重物件起吊要先試吊,重物件吊起后,檢查起吊設施無問題時再繼續起吊施工。施工人員必須避開重物萬一失控可能沖擊的方向。汽車吊作業時,吊臂旋轉范圍內不得有人。防爆門吊起后,防爆門下不準有人。
21、施工中要顧及周圍,互相提醒。打大錘時不要戴手套;行走時要注意腳下;攀登或手扶物件時,要觀察是否穩固。要做好自我保安和相互保安。
22、所有人員要穿戴合適、齊全的勞動保護。
23、地面氣割、焊接作業,氧氣瓶、乙炔瓶遠離火源,氣瓶之間距離要符合規定,施工完畢立即關閉閥門。氣管與電焊機電源線要分置,不得重迭、交叉。
24、該井筒為回風井,應避免動火作業。在礦井停風時焊接和氣割作業,應書面報礦方批準,
篇3:防火防毒防爆防雷施工安全措施
一、工程概況:本溪市工程,位于本溪市。設計均為層,結構。總建筑面積m2,其中建筑面積m2;建筑面積m2;建筑面積m2;建筑面積m2;建筑面積m2;建筑面積m2;建筑總高度均為米。為保證施工生產的順利進行,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二、防火1、施工現場應設置足夠和適用的滅火器,以及其他消防設施。2、施工現場使用明火或進行電(氣)焊時,必須采取防火措施,并經專職安全人員確認安全后再進行工作。3、砼養生用水管及爬梯等宜隨樓層安裝,以供消防及人員流通使用。4、現場應根據滅火工作的要求,備有適當種類和數量的消防器材設備,并布置在明顯和便于取用的地點,消防器材設備附近不得堆放其他物品。5、消防器材設備應有專人負責管理,定期檢查維修,保持完整好用,寒冷季節對器材要有防凍措施。6、臨時工棚與設施之間的防火距離不應小于6米,物品堆放不妨礙車輛通行。7、專人負責消防工作,貫徹執行消防法規和本規定。三、防毒1、施工現場有害氣體濃度的衛生標準,應符合國家現行的《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的規定。2、在有排放有害氣體的工地施工時,應對有害氣體的濃度進行定期檢測。3、在配制和噴涂有害養護劑時,操作人員應穿戴個體防護用品,并應在通風良好的條件下進行。當通風條件不能滿足要求時,作業人員必須戴防毒口(面)罩。4、經常接觸有害有毒物質的作業人員,應定期檢查身體,下班后應沐浴更衣,工作服等防護用品不得穿帶回家。四、防爆1、施工現場供用電、電氣設備及電力線路的造型和安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及《電氣裝置安裝工程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氣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2、在易燃易爆環境中,嚴禁產生火花。當不能滿足要求時,應采取安全措施。3、照明燈具應選用防爆型,導線應采用防爆橡膠絕緣線。4、使用手持式或移動式電動工具應采取防爆措施。5、嚴禁帶電作業,更換燈泡應切斷電源。6、電氣設備正常不帶電的外露導線部分,必須接地或接零。保護零線不得隨意斷開,當需要斷開時,應采取安全措施,工作完結后立即恢復。五、防雷保護1、位于山區或多雷地區的變電所、配電所應裝設獨立避雷針,高壓架空線路及變壓器高壓側應裝設避雷器或者放電間隙。2、施工現場和臨時生活區的高度在20米及以上的井字架、腳手架,正在施工的建筑物以及塔式起重機、機具、煙囪、水塔等設施,均應裝設防雷保護。3、高度在20米以上的大鋼模板,就位后應及時與建筑物的接地線連接。4、雷雨時所有露天高空作業人員應下至地面,人體不得接觸防雷裝置。5、在施工期內,應經常對防雷裝置進行檢查,合格后方準繼續施工,如發現問題應及時維修,并向有關負責人報告。6、接地防雷電阻<10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