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壓縮天然氣加氣站建筑防火要求

壓縮天然氣加氣站建筑防火要求

2024-07-18 閱讀 3830

1.壓縮天然氣加氣站的儲氣瓶(儲氣井)間宜采用開敞式或半開敞式鋼筋混凝土結構或鋼結構。屋面應采用非燃燒輕質材料制作。壓縮天然氣加氣站的壓縮機房宜采用單層開敞式或半開敞式建筑,凈高不宜低于4m;屋面應為不燃燒材料的輕型結構。

2.壓縮機出口與第一個截斷閥之間應設安全閥,壓縮機進、出口應設高、低壓報警和高壓越限停機裝置。壓縮機組的冷卻系統應設溫度報警及停車裝置。壓縮機組的潤滑油系統應設低壓報警及停機裝置。壓縮機的卸載排氣不得對外放散。壓縮機排出的冷凝液應集中處理。

3.加氣站內壓縮天然氣的儲氣設施宜選用儲氣瓶或儲氣井。儲氣瓶組或儲氣井與站內汽車通道相鄰一側,應設安全防撞欄或采取其他防撞措施。

4.加氣機不得設在室內。加氣機的進氣管道上宜設置防撞事故自動切斷閥。加氣機的加氣軟管上應設拉斷閥。加氣機附近應設防撞柱(欄)。

5.天然氣進站管道上應設緊急截斷閥。手動緊急截斷閥的位置應便于發生事故時能及時切斷氣源。儲氣瓶組(儲氣井)進氣總管上應設安全閥及緊急放散管、壓力表及超壓報警器。每個儲氣瓶(井)出口應設截止閥。儲氣瓶組(儲氣井)與加氣槍之間應設儲氣瓶組(儲氣井)截斷閥、主截斷閥、緊急截斷閥和加氣截斷閥。

6.加氣站內的天然氣管道和儲氣瓶組應設置泄壓保護裝置,泄壓保護裝置應采取防塞和防凍措施。不同壓力級別系統的放散管宜分別設置。放散管管口應高出設備平臺2m及以上,且應高出所在地面5m及以上。

篇2:CNG加氣站防火防爆管理規定

1范圍

為了規范站內人員的行為,防止火災爆炸的發生,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規定了各生產站場的防火防爆管理的職責和內容等。

適用于公司所屬各生產站場的防火防爆安全管理。

2職責

21公司安全生產部是防火防爆工作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制訂相關的規章制度,并監督各生產單位和部門的執行情況。

22公司安全生產部負責管轄范圍內的防火防爆工作。

23公司所屬各生產單位負責本單位的管轄范圍內的各項防火防爆安全管理。

3管理內容

31站場防火防爆規定:

311生產區指公司所屬的加氣生產區、加氣母站、加氣子站、移動加氣站、轉運拖車及相關生產裝置區域及警戒線內的范圍。

312生產區必須列為禁煙區,必須設置醒目的防火、防爆、安全警示標志,嚴禁帶入火種,嚴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或搭建簡易建筑。站內有生活區的必須設置明顯的隔離裝置與生產區予以分開。

313站場內所有設備、管網和生活用氣管線,要嚴格按照崗位責任制要求定期巡檢,巡檢人員進入生產區必須穿戴防靜電勞保服,佩戴安全帽和防護鏡,攜帶可燃氣體檢測儀,并嚴格執行設備操作規程進行操作與維護。所有管線、閥件應固定牢靠,連接緊密,不泄不漏。

314外來參觀人員需進入生產區的,必須事先辦理有關手續,進行安全教育,戴好安全帽、防護鏡后方可進入。進入壓縮機站的外來參觀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防護鏡和耳塞后方可進入。外來參觀人員必須在有關人員帶領下,在指定的區域內參觀。

315施工作業人員進入生產區內施工作業,必須事先制定作業方案和安全措施。

經管理單位批準,進行安全教育并落實各項安全措施、辦理有關手續、勞保著裝后方可進站。在生產區內動火必須按公司動火規定制定周密的作業方案和安全措施,并按規定程序辦理動火手續后方可動火。動火作業時必須按規定設專人攜帶必要的檢測儀器進行現場監護。

316搶修、維修在用設備時必須事先用可燃氣體檢測儀測試,動火作業必須進行氮氣置換并達到要求。施工時必須使用防爆工具或采取有效措施,嚴禁產生火花。

317工藝裝置修理后必須進行氮氣置換、天然氣置換和試運。置換后必須進行氣樣分析,含氧量不大于2%為置換合格。

318車輛因施工原因必須進入生產區的要服從管理單位的管理,并配戴防火帽在指定區域活動或停放在指定位置。

319進行干線置換吹掃和分離器排污等作業時,必須嚴格執行有關操作規程,明確防火、防爆安全措施。

3110站內設備和輸氣管線嚴禁超壓作業,經測試調查發現腐蝕嚴重的管段和設備存在故障時,應立即檢修與更換,不得帶病運行。站場的分離器要定期排放污水,并有具體的防凍、防火措施。

3111設備及其它火種附近嚴禁放置油料、氧氣瓶、木材等易燃物,生活用氣嚴格遵守先點火后開氣的操作程序,嚴禁明火照明。

3112生產區內各種壓力容器和三大安全附件(壓力表、安全閥、水位計)必須建立檔案,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定期校驗并作好標志和記錄。

3113站內防雷、防靜電裝置接地電阻測試方法及結果必須滿足行業標準規范,并于每年春季和汛期前進行測試。站場工藝裝置區、計量工作間的電氣設備及照明符合防爆要求。

32站場、管線投產防火防爆規定:

321站場、管線投產前的吹掃、試壓應編制方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

322試壓介質選取原則:

(1)強度試壓介質宜選用水,在一、二類地區的管道可采用非可燃氣體;

(2)嚴密性試壓宜選用非可燃氣體。

323試壓過程中發現管線泄漏,應查明原因,制定修理方案和安全措施后,方可進行修理。

324用天然氣置換管段內的空氣時,進氣速度不超過5m/s。

325在置換出口處取樣分析,當氣體含氧量低于2%即為置換合格。

326放空管線要固定牢靠,放空閥要操作靈活,操作要緩開慢關。放空時放空口50米范圍內應有專人警戒。

327含油污水應密閉排放至鋼質儲罐內,罐體及進罐管線應可靠接地。

33天然氣加壓安全規定:

331天然氣壓縮機所配套的動力機應采取相應的防止和消除火花的措施。

332非放爆的自控儀表箱、配電箱,應設在天然氣壓縮機房外,否則應設置正壓通風。

333天然氣壓縮機及其連接的管匯應接地,進口管應有防止進入空氣的措施,出口管線應設單向閥,防止天然氣倒流。

334天然氣壓縮系統中設置的安全閥,應做到規格符合要求,調試準確,啟閉靈敏,定期校驗。

335壓縮機系統的安全聯鎖裝置要能確保安全啟動,故障狀態下能及時停車。

336壓縮機正常運轉期間,禁止在機房內用火。

34天然氣處理裝置安全規定:

341天然氣處理、輕烴回收的生產裝置區域,應建立嚴格的防火制度,設置醒目的防火標志。

342天然氣處理的各類裝置應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各類壓力容器的使用應按照《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和《壓力容器使用登記管理規則》規定,建立定期的檢驗檢測制度和齊全的技術檔案資料。

343設置在天然氣處理裝置上的安全閥,應符合設計技術要求,定期校驗。安全閥用于排放含油天然氣或高溫油氣時,應接入放空系統。低壓或小流量排放干氣時,排放口應高于操作平臺(或地坪)2米以上。禁止朝向15米以內有明火或散發火花的地點。安裝在室內的安全閥排放管應引至室外安全地點。

344天然氣處理、輕烴回收裝置區的加熱爐要建立使用、維修的安全運行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安全閥、壓力表、溫度計、液位計應按設計要求安裝齊全,工作性能良好。

345天然氣裝置區的事故緊急放空管線要直接與火炬連通。

346火炬應設置可靠的點火設施和防止火雨措施,放空時應點火燃燒。

347天然氣處理場所的電氣設備應符合防爆要求。

348天然氣處理裝置在投產前或大修后均應進行試壓、試運及置換。置換完畢應取樣分析,含氧良不大于2%為合格。

349已投用的天然氣處理裝置如需動火補焊,應先行放空,再經蒸氣吹掃、清洗、通風換氣、取樣分析,可燃氣體濃度應低于爆炸下限的20%。對需動火的設備、管道凡與可燃氣體連通的進、出口法蘭應加盲板隔離,厚度不小于6mm。

3410氣溫低于零攝氏度時,應對氣、水分離器、設備、管匯等采取防凍措施,排除凍結,堵塞故障時嚴禁明火烘烤。

4、更改

本規定的更改執行《文件和資料控制程序》(JS/C*-07-2004)的規定,如程序文件

更改影響本規定需要更改時,應一起組織更改。

5、相關文件和記錄

51相關程序

《消防安全管理程序》(JS/C*-22-2004)

《動火作業管理規定》(JS/ZY-21-03-2004)

52相關文件

53相關記錄

篇3:加油加氣站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

1.嚴禁煙火,嚴禁堆放易燃物。

2.嚴禁工作人員穿帶釘子的鞋和易產生靜電的服裝上崗。

3.嚴禁使用汽油擦洗衣服和器具,嚴禁使用化纖拖把和抹布。

4.嚴禁給未熄火的車輛加油,嚴禁加油槍碰撞車輛排煙口。

5.嚴禁在站內修車。

6.嚴禁往塑料桶內直接灌裝汽油。

7.嚴禁在加油現場和油罐區使用通訊工具。

8.嚴禁在強雷電時進行加油和卸油作業。

9.嚴禁在加油站進行未辦理動火手續的動火施工。

10.嚴禁隨意挪動消防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