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倉庫火災預防措施
倉庫是生產、生活資料集中儲存的地方,也是戰略物資的重要基地,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各種物資必將日益增多,特別是化工原料、農藥、化肥、醫藥制品、化學試劑等,它們具有不同程度的爆炸、易燃、毒害、腐蝕等危險特性,一旦發生火災,就能在短時間內燒毀大量物資,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直接影響國計民生和國內外貿易。因此,作好倉庫消防安全工作,保障人民消費物資供應,保障儲存物資的安全,減少火災損失,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第一節倉庫儲存物品的火災危險性分類依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我國將儲存物品的火災危險性分為甲、乙、丙、丁、戊5類。見表7.5.1.1。第二節倉庫的主要防火要求一、倉庫的消防安全責任制和消防組織管理
倉庫應當在法定代表人和行政領導中確定一名為防火安全負責人,全面負責倉庫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履行下列職責:
1.組織學習貫徹消防法規,完成上級部署的消防工作;
2.組織制定電源、火源、易燃易爆物品的消防安全管理和值班巡邏等制度,落實逐級防火責任制和崗位防火責任制;
3.組織對職工進行消防宣傳、業務培訓和考核,提高職工的安全素質;
4.組織開展防火檢查,消除火災隱患;
5.領導專職、義務消防組織和專職、兼職消防人員,制定滅火應急方案,組織撲救火災;
6.定期總結消防安全工作,實施獎懲。
國家儲備庫、專業倉庫和火災危險性大、距公安消防隊較遠的其他大型倉庫,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建立專職消防隊。
新建、擴建和改建的倉庫建筑設計,要符合國家《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有關規定,并經公安消防機構審核同意,方可施工;竣工時,應向公安消防機構申請進行消防驗收,驗收合格方可交付使用。
各類倉庫都應當建立義務消防組織,定期進行業務培訓,開展自防自救工作。倉庫防火負責人的確定和變動,應當向當地公安消防機構備案;專職消防人員和專職消防隊長的配備與更換,應當征求當地公安消防機構的意見。
倉庫保管員應當熟悉儲存物品的分類、性質、保管業務知識和消防安全制度,掌握消防器材的操作使用和維護保養方法,做好本崗位的防火工作。對倉庫新職工應當進行倉儲業務和消防知識的培訓,經考試合格,方可上崗作業。倉庫應當建立并嚴格執行夜間值班、巡邏制度,帶班人員應當認真檢查,督促落實。
?二、倉庫儲存的消防安全管理
?庫存物品應當分類、分垛儲存,每垛占地面積不宜大于100m2,垛與垛間距不小于1m,垛與墻間距不小于0.5m,垛與梁、柱的間距不小于0.3m,主要通道的寬度不小于2m。露天存放物品應當分類、分堆、分組和分垛,并留出必要的防火間距。堆場的總儲量以及與建筑物等之間的防火距離,必須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規定。
甲、乙類桶裝液體,不宜露天存放,必須露天存放時,在炎熱季節必須采取降溫措施。甲、乙類物品的包裝容器應當牢固、密封,發現破損、殘缺、變形和物品變質、分解等情況時,應當及時進行安全處理,嚴防跑、冒、滴、漏。甲、乙類物品和一般物品以及容易相互發生化學反應或者滅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必須分間、分庫儲存,并在醒目處標明儲存物品的名稱、性質和滅火方法。甲、乙類物品庫房內不準設辦公室、休息室。其他庫房必需設辦公室時,可以貼鄰庫房一角設置無孔洞的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建筑,其門窗直通庫外。儲存甲、乙、丙類物品的庫房布局、儲存類別不得擅自改變,如確需改變的,應當征得當地公安消防機構同意。
易自燃或者遇水分解的物品,必須在溫度較低、通風良好和空氣干燥的場所儲存,并安裝專用儀器定時檢測,嚴格控制濕度與溫度。物品入庫前應當有專人負責檢查,確定無火種等隱患后,方準入庫。使用過的油棉紗、油手套等沾油纖維物品以及可燃包裝,應當存放在安全地點,定期處理。庫房內因物品防凍必須采暖時,應當采用水暖,其散熱器、供暖管道與儲存物品的距離不小于0.3m。
?三、倉庫裝卸的消防安全管理
?進入庫區的所有機動車輛,必須安裝防火罩。蒸汽機車駛入庫區時,應當關閉灰箱和送風器,并不得在庫區清爐。倉庫應當派專人負責監護。汽車、拖拉機不準進入甲、乙、丙類物品庫房。進入甲、乙類物品庫房的電瓶車、鏟車必須是防爆型的;進入丙類物品庫房的電瓶車、鏟車,必須裝有防止火花濺出的安全裝置。各種機動車輛裝卸物品后,不準在庫區、庫房、貨場內停放修理。
庫區內不得搭建臨時建筑和構筑物,因裝卸作業確需搭建時,必須經單位的防火負責人批準,裝卸作業結束后立即拆除。裝卸甲、乙類物品時,操作人員不得穿戴易產生靜電的工作服、帽和使用易產生火花的工具,嚴防震動、撞擊、重壓、摩擦和倒置。對易產生靜電的裝卸設備要采取防靜電的措施。
庫房內固定的吊裝設備需要維修時,應當采取防火安全措施,經防火負責人批準后,方可進行。裝卸作業結束后,應當對庫區、庫房進行檢查,確認安全后,方可離開。
?四、倉庫電氣防火安全管理
?倉庫的電氣裝置必須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電氣設計和施工安裝驗收標準規范的規定。
甲、乙類物品庫房和丙類液體庫房的電氣裝置,必須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火災、爆炸危險場所的電氣安全規定。儲存丙類固體物品的庫房,不準使用碘鎢燈和超過60瓦以上的白熾燈等高溫照明燈具。當使用日光燈等低溫照明燈具和其他防燃型照明燈具時,應當對鎮流器采取隔熱、散熱等防火保護措施,確保安全。庫房內不準設置移動式照明燈具。照明燈具下方不準堆放物品,其垂直下方與儲存物品水平間距不得小于0.5m。庫房內敷設的配電線路,需穿金屬管或用難燃硬塑料管保護。
庫區的每個庫房應單獨安裝電閘箱,保管人員離庫時,必須拉閘斷電。禁止使用不合規格的保險裝置。庫房內不準使用電爐、電烙鐵、電熨斗等電熱器具和電視機、電冰箱等家用電器。倉庫電器設備的周圍和架空線路的下方嚴禁堆放物品。對提升、碼垛等機械設備易產生火花的部位,要設置防護罩。倉庫的電氣設備,必須由持合格證的電工進行安裝、檢查和維修保養。電工應當嚴格遵守各項電氣操作規程。
倉庫必須按照國家有關防雷設計規范的規定,設置防雷裝置,并定期檢測,保證有效。
?五、倉庫火源管理
?庫區應當設置醒目的禁火標志。進入甲、乙類物品庫區的人員,必須登記,并交出攜帶的火柴、打火機等。
庫房內嚴禁使用明火。庫房外動用明火作業時,必須辦理動火證,經防火負責人批準,并采取嚴格的安全措施。動火證應當注明動火地點、時間、動火人、現場監護人、批準人和防火措施等內容。在庫區內使用火爐取暖,應當經防火負責人批準。防火負責人在審批火爐的使用地點時,必須根據儲存物品的分類,按照有關防火安全規定審批,并制定防火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到人。庫區以及周圍50m內,嚴禁燃放煙花爆竹。
?六、倉庫消防設施和器材管理
?倉庫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消防技術規范,設置、配備消防設施和器材。消防器材應當設置在明顯和便于取用的地點,周圍不準堆放物品和雜物。倉庫的消防設施、器材,應當由專人管理,負責檢查、維修、保養、更換和添置,保證完好有效,嚴禁圈占、埋壓和挪用。對消防水池、消火栓、滅火器等消防器材,應當經常進行檢查,保持完整好用。地處寒冷地區的倉庫寒冷季節要對消防設施、器材采取防凍措施。甲、乙、丙類物品國家儲備庫、專業性倉庫以及其他大型物資倉庫,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技術規范的規定,安裝相應的報警裝置,附近有公安消防隊的宜設置與其直通的報警電話。
庫區的消防車道和倉庫的安全出口、疏散樓梯等處嚴禁堆放物品。
篇2:可燃物品倉庫火災的安全處置規定
1、支隊、中隊必須設立安全員,支隊安全員由指揮長以上人員擔任,中隊安全員由副中隊長以上人員擔任。負責本級單位的作戰行動安全,檢查進入燃燒危險區以內人員的防護裝備,不按要求佩帶防護裝備和防護裝備達不到安全要求的,嚴禁進入。
2、偵察小組不應少于3人,必須在水槍的掩護下進入內部偵察。
3、正確選用滅火劑,遇水燃燒物質及輕金屬火災不能用水撲救。
4、如有鋼梁、鋼柱、鋼屋架等,應對其射水冷卻,避免倒塌。
5、注意觀察內部堆垛情況,不要在不穩固堆垛旁設置水槍陣地,防止物品堆垛倒塌傷人。
6、阻止住火勢蔓延后,在水槍的掩護下集中力量進入內部滅火。
7、破拆庫屋頂堵截火勢時,要選擇適當部位,保護措施防止跌落。
8、倉庫內火勢猛烈時,要依托門、窗在外面射水,選擇移動炮車、移動炮,不能盲目進入,防止屋架塌落傷人。
9、對進出內部作業人員進行登記(包括姓名、進出時間、鋼瓶壓力);提醒作業人員嚴格按照處置程序作業,對違反處置程序的行動必須立即制止其作業。
篇3:倉庫火災撲救處置方案規程
一、露天堆垛火災撲救
(一)火災特點
1.火勢發展猛烈,蔓延途徑多;
2.飛火飄落,燃燒面積大;
3.撲救時間長;
4.用水量大。
(二)滅火基本要求
合理使用消防水源,堅持“以陣地戰為主”,積極疏散和用水槍保護臨近堆剁,控制火勢蔓延,消滅火災。
(三)滅火戰術要點
1.要把主要力量部署在下風方向,全力堵截火勢的蔓延;
2.穿插分割,圍點突擊;
3.滅火、疏散相結合;
4.撲滅飛火。
(四)滅火措施
1.火情偵察;
2.疏散物資;
3.保護鄰近未燃堆垛;
4.火場供水;
5.翻垛、檢查、撲滅陰燃。
(五)注意事項
1.調足滅火力量;
2.搞好安全防護;
3.不應輕易登垛,注意堆垛坍塌,防止人員傷亡;
4.組織滅火力量適時替換;
5.確保火場通信聯絡;
6.搞好后勤保障。
二、化學危險物品倉庫火災撲救
(一)火災特點
1.燃燒猛烈,蔓延迅速,易發生爆炸;
2.火情復雜多變,滅火劑選擇難度大;
3.產生有毒氣體,易發生化學性灼傷,撲救難度大。
(二)滅火基本要求
確定警戒范圍,疏散危險區人員,避免重大傷亡;正確使用滅火劑,合理選擇進攻路線,快攻近戰滅火。
(三)滅火戰術要點
1.準確劃定警戒范圍
2.正確選用滅火劑
(1)多數可燃液體火災都能用泡沫撲救,其中抗溶性的有機溶劑火災應用抗溶性泡沫撲救;
(2)可燃氣體火災可以用二氧化碳、干粉、干沙土、水泥以及特殊滅火劑覆蓋滅火;
(3)有毒氣體火災,酸、堿液體引起的火災,可用霧狀或開花水流稀釋,酸液用堿性水,堿液用酸性水更為有效;
(4)遇水燃燒物質及輕金屬火災,宜用干粉、干沙土、水泥以及特殊滅火劑覆蓋滅火。
3.正確實施滅火措施
(1)快攻近戰,以快制快;
(2)重點突破,冷卻防爆。
(四)滅火措施
1.火情偵察;
2.迅速調集相應滅火劑;
3.正確組織危險物品的疏散和保護。
(五)注意事項
1.所有參戰消防人員均應按各自分工和任務,搞好個人防護,攜帶好器材和工具后,方可投入戰斗;
2.當火場有毒氣體擴散時,除了加強作戰人員的防護外,應積極組織疏散、撤離毒氣擴散區域內的無關人員;
3.火災撲滅后,要特別注意清理火場,防止復燃、復爆;
4.做好其他滅火劑的物品供給及調集;
5.明確進攻與撤退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