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帶電導線作業安全技術措施
1在帶電線路桿塔上的工作
1.1在帶電桿塔上進行測量、防腐、巡視檢查、緊桿塔螺栓、清除桿塔上異物等工作,作業人員活動范圍及其攜帶的工具、材料等,與帶電導線最小距離不得小于表5-1的規定。
表5-1在帶電線路桿塔上工作與帶電導線最小安全距離
電壓等級(KV)
安全距離(m)
電壓等級(KV)
安全距離(m)
10及以下
0.70
220
3.00
20~35
1.00
330
4.00
66~110
1.50
500
5.00
進行上述工作,應使用絕緣無極繩索,風力應不大于5級,并有專人監護。如不能保持表5-1要求的距離時,應按照帶電作業要求工作或停電進行。
1.2在10KV及以下帶電桿塔上進行工作,工作人緣距最下層帶電導線垂直距離不得小于0.7m。
2臨近或交叉其他電力線路的工作
2.1停電檢修的線路如與另一回帶電線路交叉或接近,以致工作時人員和工器具可能和另一回導線接觸或接近至表5-2安全距離以內時,則另一回線路也應停電并予接地。如臨近或交叉的線路不能停電時,應遵守5.2.2-5.2.4條的規定。工作中應采取防止損傷另一回線的措施。
表5-2臨近或交叉其他電力線路工作的安全距離
電壓等級(KV)
安全距離(m)
電壓等級(KV)
安全距離(m)
10及以下
1.0
220
4.0
20~35
2.5
330
5.0
66~110
3.0
500
6.0
2.2臨近帶電的電力線路進行工作時,有可能接近帶電導線至表5-2安全距離以內時,應做到以下要求;
1)采取有效措施,使人體、導線、施工機具、牽引繩索和拉繩等與帶電導線符合表5-2安全距離規定;
2)作業的導、地線還應在工作地點接地。絞車和牽引工具應接地。
2.3在交叉擋內松緊、降低或架設導、地線的工作,只有停電檢修線路在帶電線路下面時才可進行,應采取防止導、地線產生跳動或過牽引而與帶電導線接近表5-2安全距離以內的措施。
停電檢修的線路如在另一回線路的上面,而又應在該線路不停電情況下進行放松或架設導、地線以及更換絕緣子工作時應采取可靠的措施。安全錯施應經工作人員充分討論后,經工區批準執行。措施應能保證:
1)檢修線路的導、地線牽引繩索等與帶電線路的導線應保持表5-2規定的安全距離;
2)要有防止導地線脫落、滑跑的后備保護措施。
2.4在變電站、發電廠出入口處或線路中間某一段有兩條以上相互靠近的平行或交叉線路時,要求:
1)每基桿都應有雙重名稱;
2)經核對停電檢修線路的雙重名稱無誤,驗明線路確已停電并掛好地線后,工作負責人方可宣布開始工作;
3)在該段線路上工作,登桿塔時要核對停電檢修線路的雙重名稱無誤,并設專人監護,以防誤登有點線路桿塔。
3同桿塔架設多回線路中部分線路停電的工作
3.1在同桿架設的多回線路中,部分線路停電檢修,應在工作人員對帶電導線最小距離不小于表5-1規定的安全距離時,才能進行
嚴禁在有同桿塔架設的10KV及以下線路帶電情況下,進行另一回線路的登桿停電檢修工作。
3.2遇有5級以上的大風時,嚴禁在同桿塔多回線路中進行部分線路停電檢修工作。
3.3工作票簽發人和工作負責人對停電檢修線路的稱號應特別注意正確填寫和檢查。多回線路中的每回線路都應填寫雙重稱號(即線路雙重名稱和位置稱號,位置稱號指上線、中線或下線和面向線路桿塔號增加方向的左線或右線。
3.4工作負責人在接受許可開始工作命令時,應與工作許可人核對停電線路雙重稱號無誤。如不符或有任何疑問時,不得開始工作。
3.5為了防止在同桿架設多回線路中誤登有電線路,還應采取以下措施:
3.5.1在同桿架設多回路線路中,部分線路停電檢修,應在工作人員對帶電導線最小距離不小于表5-1規定的安全距離時才能進行。
嚴禁在有同桿塔架設的10KV及以下線路帶電情況下進行另一回線路的登桿檢修工作。
3.2遇有5級以上的大風時,嚴禁在同桿多回線路中進行部分線路停電檢修工作。
3.3工作票簽發人和工作負責人對停電檢修線路的稱號應特別注意正確填寫和檢查。多回線路中的每回線路都應該填寫雙重稱號(即線路雙重名稱和位置稱號,位置稱號指上線、中線或下線和面向線路桿塔號增加方向的左線或右線)。
3.4工作負責人在接受許可開始工作的命令時,應與工作許可人核對停電線路雙重稱號無誤。如不符或有任何疑問時,不得開始工作。
3.5為了防止在同桿塔架設多回線路中誤登有電線路,還應采取下列措施:
3.5.1每基桿塔應設識別標記(色標、判別標志等)和雙重名稱;
3.5.2工作前應發給作業人員相對線路的識別標記;
3.5.3經核對停電檢修線路的識別標記和雙重名稱無誤,驗明線路已停電并掛好地線后,工作負責人方可發令開始工作;
3.5.4登桿塔和在桿塔上工作時,每基桿塔都應設專人監護;
3.5.5作業人員登桿塔前應該對停電檢修線路的識別標記和雙重名稱無誤后,方可攀登。登桿塔至橫擔處時,應再次核對停電線路的識別標記與雙重稱號,確實無誤后方可進入停電線路側橫擔。
3.6在桿塔上進行工作時,不的進入帶電側橫擔,或在該橫擔上放置任何物件。
3.7綁線要在下面繞成小盤再帶上桿塔上使用。嚴禁在桿塔上卷繞或放開綁線。
3.8在停電線路一側吊起或向下放落工具、材料等物體時,應使用絕緣無極繩圈傳遞,物件與帶電導線的安全距離應保持表5-2的規定。
3.9放線或撤線、緊線時,應采取措施防止導線或架空地線由于擺(跳)動或其他原因而與帶電導線接近至危險距離以內。
在同桿架設的多回線路上,下層線路帶電,上層線路停電作業時,不得進行放、撤導線和地線的工作。
3.10絞車等牽引工具應接地,放落和架設過程中的導線亦應接地,以防止產生感應電。
4鄰近高壓線路感應電壓的防護
4.1在330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帶電線路桿塔上及變電站構架上作業,應采取穿著靜電感應防護服、導電鞋等防靜電感應措施(220KV線路桿塔上作業時宜穿導電鞋)。
4.2帶電更換架空地線或架設俄耦合地線時,應通過金屬滑車可靠接地。
4.3絕緣架空地線應視為帶電體。作業人員與絕緣架空地線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0.4M。如需在絕緣架空地線上作業時,應用接地線或個人保安線將其可靠接地或采用等電位方式進行。
4.4用絕緣繩索傳遞大件金屬物品(包括工具、材料等)時,桿塔或地面上作業人員應將金屬物品接地后再接觸,以防電擊。
篇2:帶電處理35~500kV導線接點隔離開關導電部分過熱危險點控制措施
序號作業內容危險點控制措施制訂依據一用分流線短路接隔離開關或母線接點1.分流線短路或接地,電弧灼傷人員1.1分洗線應保持對地距離和線間距離并支撐好,以防擺動造成接地或短路。1.2組裝分流線的導線處必須清除氨化膜,線夾接觸應牢固可靠。1.3短接前一定要核對相位。安規電氣123~125條二作業區人員進入工作地點1.絕緣梯組立不當,傾倒、晃動,造成作業人員摔傷1.1多節連接的組合絕緣梯各接間連接螺絲堅固,螺孔和螺栓的間隙不大于0.5mm。1.2梯子的底腳穩固。1.3四根線繩受力均勻,與梯子間的夾角不能小于350,梯子不扭曲變形。1.4使用軟梯作業,軟梯必須懸掛牢固,軟的下部應設專人扶持和固定。1絕緣梯組立不當,傾倒、晃動,造成作業人員的摔傷1.5作業人員需戴安全帽,使用安全帶。安規電氣103條2.作業人員著裝不合格造成觸電2.1等電位作業人員必須穿合格的安全套屏蔽服,且各部分應連好接好,屏蔽服內還應穿孔機阻燃內衣。2.2地電位作業人員穿絕緣蔽靴,戴絕緣手套。3.作業人員對帶電體的安全距離不足造成觸3.1進行地電位帶電作業時,人身與的帶電體間的安全距離不得小于列數值:35kV,0.6m;63kV,0.7m;220kV,1.8m,330kV,2.6m;500kV,3.6m。3.2等電位作業人員對鄰相的最小距離為:35kV,0.8m;63kV,0.9m;220kV,2.5M,330kV,3.5m;500kV,5.0M。作業人員對帶電體的安全距離造成觸電3.3等電位作業人員在絕緣梯上作業或沿絕緣梯進入強電場時,其與帶電體和接地體兩部分間組成的組合間隙的最小距離為:35kV,0.7m;63kV,0.8m;220kV,2.1m;330kV,3.1m:500kV,4.0m。3.4等電位作業人員轉移電位時,人體裸露部分與帶電體的最小距離為:35~63kV,0.2m;110~220kV,0.3m;330~500kV,0.4m。安規電氣112、113條安規電氣116條安規電氣105條4.絕緣工具的絕緣不良造成作業人員感電4.1絕緣工具必須安規程規定期試驗、保管和運輸。使用絕緣工具前應檢查,并用兆歐表進行分段檢查測。4.絕緣工具的絕緣不良造成作業人員感電4.3在帶作業過程中,絕緣桿和絕緣繩索的最小有效絕緣長度,應荷合下列數值;35kV,絕緣桿0.9,絕緣繩索0.6絕緣桿1.0m,絕緣桿索0.7m;220kV絕緣桿2.1m,絕緣繩索1.8m;330kV絕緣桿3.1m,絕緣繩索2.8m,500kv絕緣桿4.0m,絕緣繩索3.7m。三發熱部分和部件的分解處理1.使用材料不當,電火花引起火災1.1等電位作業中,嚴禁用灑精、氣油等易燃品清擦帶電體和絕緣部件。2.當傳遞工具和材料時,方法不當,造成觸電2.1等電位作業人員與地面作業人員傳遞工具和材料時,必須安規程規定使用絕緣工具和絕緣繩索。2.2用絕緣繩索傳遞的金屬物件,地面作業人員應將其接地放電后,再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