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配電線路常見故障檢修措施
1、電桿故障:
⑴倒桿:
電桿埋深不夠或桿坑基礎沒有夯實,容易被大風吹倒或被雨水沖倒。為防止這類事故,施工時應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或有關施工規范施工,確保施工質量。雨季到來前,應將電桿基礎加固填高。
⑵混凝土電桿破損:
混凝土電桿的使用壽命雖然長于木電桿,但受到機械損傷,桿身混凝土容易脫落,嚴重時甚至露出鋼筋,日久天長生銹腐蝕,而出現倒桿或斷桿故障。預防措施是:發現桿身混凝土脫落或嚴重腐蝕,應及時修補或更換。
2、導線故障:
⑴碰線:
碰線的主要原因是,導線弧垂過大或水平排列的導線弧垂不相等。為防止發生這類事故,施工時應使各相導線的弧垂相等;夏季巡視檢查線路時,應重點檢查導線的弧垂,若發現弧垂不符合要求,及時調整。
⑵斷線:
斷線的主要原因是:導線弧垂太小,受熱脹冷縮的影響,冬季拉力增大;導線傷纏有雜物,導線承受過大橫向拉力,也可能斷線。
預防措施是:施工時嚴格按照規定的弧垂緊線;線路運行中發現弧垂過小,及時調整;發現導線損傷,及時補強或更換;經常巡視檢查線路,發現導線上纏有異物,及時予以清除。
⑶接頭脫落:
導線接頭脫落的主要原因是:接頭不結實,承受不了所需的拉力;連接不緊密,接頭氧化,使阻值增大而燒斷。防止接頭脫落的辦法是:嚴格按規范施工,保證接頭質量符合要求;在線路運行中發現接頭燒傷或腐蝕,及時處理。
3、絕緣子故障:
絕緣子一般有以下常見故障:表面閃絡;燒裂;被外來器物擊壞。防治的方法是:在容易發生污染的地區,應選用泄露電流小的絕緣子或絕緣子表面涂上一層憎水性涂料,以減小泄露電流。如果絕緣子只受到輕微機械損傷,且機械損傷部位離導線較遠,可在其表面涂上絕緣漆暫時使用,在線路檢修時一起更換。如果損傷嚴重,應立即更換。
篇2:S礦井下配電室設備檢修制度
一、配電室內所有設備必須每年利用停產檢修期間進行全面檢修。
二、檢修時必須嚴格執行停送電操作規程和具體檢修措施。
三、檢修時必須配備至少兩名工作人員,做到一人操作、一人監護。
四、檢修期間發現的問題要現場及時處理,不能處理的要聯系停電時間盡快處理。
五、設備檢修全過程均必須按五、四、三、二、一的要求進行(即五定、四有、三無、二齊、一堅持)。具體為:
五定:定項目、定內容、定人員、定時間、定質量。
四有:有安全技術措施、有施工組織措施、有檢修質量標準、有檢修記錄和檔案。
三無:無隱患、無事故、無漏洞。
二齊:材料工具齊、備品、備件齊。
一堅持:堅持檢查后的試運轉驗收。
六、檢修結束前要進行詳細的檢查,開關腔內不得留有其它工具、物品等。
篇3:配電設備檢修安全管理規定
1.電工人員接到停電通知后,拉下有關刀閘開關,收下熔斷器。并在操作把手上加鎖,同時掛警告牌,對尚無停電的設備周圍加放保護遮攔。
2.高低壓斷電后,在工作前必須首先進行驗電:
3.高壓驗電時,應使用相應高壓等級的驗電器,驗電時,必須穿戴試驗合格的高壓絕緣手套,先在帶電設備上試驗,確實好用后,方能用其進行驗電。
4.驗電工作應在施工設備進出線兩側進行,規定室外配電設備的驗電工作,應在干燥天氣進行。
5.在驗明確實無電后,將施工設備接地并將三相短路是防止突然來電、保護工作人員的基本可靠的安全措施。
6.應在施工設備各可能送電的方面皆裝接地線,對于雙回路供電單位,在檢修某一母線刀閘或隔離開關、負荷開關時,不但同時將兩母線刀閘拉開,而且應該施工刀閘兩端都同時掛接地線。
7.裝設接地線應先行接地,后掛接地線,拆接地線時其順序與此相反。
8.接地線應掛在工作人員隨時可見的地方,并在接地線處掛“有人工作”警告牌,工作監護人應經常巡查接地線是否保持完好。
9.應特別強調的是,必須把施工設備各方面的開關完全斷開,必須拉開刀閘或隔離開關,使各方面至少有一個明顯的斷開點,禁止在只經斷開油開關的設備上工作,同時必須注意由低壓側經過變壓器高壓側反送電的可能。所以必須把與施工設備有關的變壓器從高壓兩側同時斷開。
10.工作中如遇中間停頓后再復工時,應重新檢查所有安全措施,一切正常后,方可重新開始工作。全部離開現場時,室內應上鎖,室外應派人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