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頂板安全管理措施

頂板安全管理措施

2024-07-22 閱讀 5444

針對魏家溝煤礦2009年、2010年連續兩年發生三起預板事故,死亡3人。并列為全市安全生產重點監控對象。給予警告處分的處罰;公司對此引起高度重視,法人李國良主持召開由公司安全生產副總、技術部、安全、煤礦礦長、技術、安全、生產、機電副礦長參加的2011年度安全工作管理會議,針對三起事故,從管理、技術、職工培訓等方面找原因、找差距、舉一反三、總結事故教訓,分析了三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現場管理混亂、不到位;采煤方法落后、支護質量差;未落實敲幫問頂制度;作業人員違章操作、操作技能差;介于事故發生的原因,必須繼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安全發展理念,加強煤礦現場安全的日常管理,以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為工作重點,促進礦井技改擴能工作的順利完成,并把各項安全管理活動抓實抓好,提醒教導職工,規范現場安全操作行為,提高自我保全意識,扎實抓好人本精細化管理,為建設安全文明高效和諧新二礦而努力拼搏,為實現2011年杜絕頂板事故制定以下措施:

一、搞好工程質量和現場管理。小煤礦頂板事故絕大多數是由于現場管理不嚴、不到位和采掘工作面工程質量低劣造成的。采掘工程質量是頂板管理的基礎,從抓好工程質量入手,提高工程質量是防止鄉鎮煤礦頂板事故的一條極其重要的措施。因此,在頂板管理方面要嚴把支護質量關,做到工程質量不合格不驗收。由跟班礦長組織安全監管人員等對每個采掘面的支護質量進行安全檢查,實行動態管理。頂板管理說到底,最重要的就是現場管理。靠安全員、副礦長、工人、班長的現場嚴格管理。舉例子說,頂板有一塊險石,副礦長沒有看見,安全員可以看見撬下來,安全員看不見,班長可以看見,總會有人看見危險因素然后進行處理。要求管理人員下井必須帶“巖斧”,這些都是現場管理問題。因此我覺得杜絕頂板事故最關鍵的因素還是加強現場管理。

二、加強事故多發地點頂板管理。要想杜絕頂板事故的發生,必須做好事故多發地點頂板管理工作。回采工作面一定要有具體措施保證采空區的冒落高度和懸頂距離,措施不落實不施工,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頂、周期來壓、過斷層、過老巷、工作面收尾及掘進工作面開門,過三岔口和貫通等,都必須制定專門的安全措施,由礦長批準,由跟班礦長及安全員負責監督組織實施。加強工作面端頭和安全出口支護,回采工作面上下順槽堅持超前20米加強支護,壓力大頂板破碎時,加大超前支護長度,掘進工作面重點抓好前探梁支護的使用,在掘進頭還沒有進行永久支護之前,一定要配齊臨時金屬頂進行支護。采掘工作面堅持敲幫問頂制度,預防零星頂板事故。因這些地點是頂板事故的多發區和多發段,是頂板管理的重點部位,也是頂板管理的重中之重。

三、健全頂板管理制度,不折不扣嚴格執行。除加強現場頂板管理以外,還結合具體情況,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之上,制定頂板系列標準和規范,作為日常頂板管理工作的依據,保證頂板管理工作的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制度一旦制定下來,就要不折不扣堅持執行,這樣才能達到預防頂板事故的目的。如采煤工作面上下端頭支架不合格或掘進迎頭不使用前探支護的,除對當事人進行批評教育和處罰外,還要對管理干部和煤礦安監人員進行處罰,做到嚴管眾罰。管理制度如作業規程中要明確指出不允許空頂作業,不允許裸巷存在,頂距、排距都要有規定。一般采面要規定頂距不超過1M,排距不超過0.8M,特殊情況還要加密。掘進頭架廂支護的,要規定廂棚支護的間距,一般不得超過1.0米一架廂。頂樹多粗,廂架多粗要有規定,一般頂粗要大于14CM。架廂要做到背幫背頂。并且,打頂支護,架廂支護的質量必須在作業規程中明確規定。

四、重點加強班組建設,充分發揮班組長在頂板管理中的作業。班組是一切工作貫徹落實的落腳點,班組建設是煤礦職工隊伍建設的核心。跟班礦長、隊長、班組長都是生產一線的指揮官,他們既是指揮員,又是戰斗員,對安全生產情況、頂板情況、自然條件的變化等最熟悉,他們能夠帶頭遵章作業,遇到各種情況,正確判斷和采取正確措施,果斷處理,就可以避免頂板事故。因此,各煤礦企業一定要制定措施和策略,使這些一線指揮官動起來,頂板事故就可以大大減少。要切實加強班組建設,特別是加強班組長的培訓和安全教育,提高他們的素質,使他們在頂板管理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五、充分發揮安全監管人員作用,加大監管力度。實踐證明,“三違”不反,事故難免,對“三違”人員一經查出,不準護短,對預防重大頂板事故的有功人員給予重獎。對于發生的頂板事故,必須以“三鐵”手段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認真分析,嚴格追查,嚴肅處理,吸取教訓,制定措施,杜絕頂板事故的重復發生。

篇2:礦體頂板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井下礦山必須嚴格按采礦設計要求留足礦柱和安全隔離層。

二、在沿脈掘進或回采作業中,必須嚴格保護礦一體頂板的整體連續性,保持頂板平整光潔無浮巖,以確保采掘作業安全。

三、礦山落實專人負責礦體頂板的安全檢查和管理工作。規定在作業前先對礦場作業環境的礦體頂板及礦柱、安全層進行檢查確認安全后再可進場作業。

四、相鄰礦一井之間,礦一井與露天礦之間,礦井與老窯之間必須留有足夠的安全隔離礦柱。礦山各中段的井巷布置應留有足夠的保障井上和井下安全的礦柱或安全隔離層。以確保礦體頂板安全及采掘安全。

五、對礦體頂板發現構造破碎帶地段,必須及時采取安全支護防范措施,以確保采場作業場所的安全。

六、嚴禁在采掘作業中對礦體頂板和礦柱、安全層的毀壞。

篇3:礦井頂板安全管理制度

1、采、掘工作面作業規程中必須編制工作面頂板管理安全技術措施。編制的作業規程必須報礦有關科室和礦總工程師審批后方可執行。

2、采煤工作面必須及時回柱放頂或充填,控頂距離超過作業規程規定時,工作面禁止采掘作業。用垮落法控制頂板,回柱后頂板不垮落、懸頂超過作業規程的規定時,必須停止采掘作業,采取人工強制放頂或其他措施進行處理。

3、采煤工作面必須按作業規程的規定及時支護,嚴禁空頂作業。嚴禁在控頂區內提前摘柱。采煤工作面遇到頂底板松軟或破碎、過斷層、過老空、過煤柱或冒頂區以及托偽頂開采時,必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

4、加強掘進工作面的頂板管理工作。要求嚴格執行敲幫問頂、一炮三檢,用好前探梁和防倒器、支架連鎖。對掘進巷道貫通要把好七關,作好防止透水、防有害氣體超限、防通風系統混亂、防止放炮崩透著火、防崩壞設備、防貫通傷人、防止冒頂等工作。當兩個掘進工作面相距20米時,必須停止一個工作面,實行單工作面掘進。

4、用垮落法控制頂板時,回柱放頂的方法和安全措施,放頂與爆破、機械落煤等工序平行作業的安全距離,放頂區內支架、木柱、木垛的回收方法,必須在作業規程中明確規定。

5、采煤工作面必須經常存有一定數量的備用支護材料。工作面嚴禁使用折損的坑木、損壞的金屬頂梁、失效的摩擦式金屬支柱和失效的單體液壓支柱,單體液壓支柱入井前必須逐根進行壓力試驗。

6、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頂及收尾,必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放頂人員必須站在支架完整,無崩繩、崩柱、甩溝、斷繩抽人等危險的安全地點工作。回柱放頂前,必須對放頂的安全工作進行全面檢查,清理好退路。回柱放頂時,必須指定有經驗的人員觀察頂板。

7、采用分層垮落法開采時,必須向采空區注水或注漿。注水或注漿的具體要求,應在作業規程中明確規定。

8、采掘工作面必須堅持頂板動態監測和頂板離層監測,并且有組織、領導、分析柳,構。

9、掘進工作面必須使用前探梁。嚴禁空頂作業,嚴格執行敲幫問頂。

10、采用錨網、錨噴等支護時,錨桿必須做拉拔試驗,必須對頂板離層進行監測,對噴體必須做厚度和強度檢查,并有檢查和試驗記錄。

11、生產技術部門要定期進行檢查、記錄、總結、匯報分析頂板活動規律、制定切實可行的技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