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組織分工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條廠部指定一名副廠長負責環境保護工作的組織領導,各副廠長按職責分工在環保工作方面給予必要的協作,確保環境保護工作任務的落實。
1、質量安全環保處是廠部下設的辦事機構,行使環境保護管理職能。
2、各車間主任負責有關環境保護業務的組織領導,技術員負責本單位的環境保護技術管理和“三廢”治理工作,在防治污染方面對國家負有法律責任,為此,要把環境保護工作納入日常企業管理和生產指揮系統中去。
第二條有關部門的分工
1、廠屬各單位的環境保護負責人,在治理污染工作方面,要對國家負法律責任。為此,要把環境保護管理工作納入日常企業管理和生產指揮系統中去。在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的同時,必須有環境保護工作內容。
2、生產運行處在生產調度的同時,對環境動態、防治污染設施統一調度;在布置下達生產任務的同時,必須對“三廢”排放及防治污染設施情況提出具體意見要求。
3、技術發展處負責與有關單位一起協調,積極推廣新工藝、新技術,把“三廢”消滅在生產過程中,防止新污染源的產生。
4、機動工程處要把防治污染設施與生產主體設備進行統一管理,防治污染設備的完好率、運轉率要與生產主體設備相適應,并與主體設備同時運行和安排檢修。防治污染設備發生故障時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防止污染事故的發生。
5、機動工程處負責全廠節約用水及消除設備、管線、閥門的跑、冒、滴、漏。壓縮排污水量、所排水質必須達到國家排放標準。負責“三廢”噪聲的治理及工程安排。
6、財務資產處負責編制上報綜合利用利潤提留項目的資金管理及向市繳納排污費,并執行廠內排污收費制度。防治污染設施是固定資產的組成部分,要按固定資產進行管理。
7、計量中心負責全廠供排水計量手段的完善。
8、質量安全環保處負責監督檢查環境保護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協調各部門環境管理工作。
9、質量安全環保處負責與職業病相關的防塵、防毒的監測與職業病的防治,并參予重大污染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10、人事勞資處負責環保培訓、教育規劃實施。各類專業人員具備該專業應有的環境保護技術知識和提高環保專職人員的環境保護知識水平和工作能力,有計劃的組織進修培訓。對全廠職工開展普及環保技術訓練培訓工作,不斷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篇2:汽修廠環境保護制度
汽車維修廠環境保護制度
1、認真貫徹執行“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環境保護方針,遵守國家《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等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規章及標準。
2、積極防治廢氣、廢水、廢渣、粉塵、垃圾等有害物質和噪聲對環境的污染與危害,按生氣工藝安裝、配置“三廢”處理、通風、吸塵、凈化、消聲等設施。
3、定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和環保常識培訓,教育職工嚴格執行各工種工藝流程,工藝規范和環境保護制度。
4、嚴格執行汽車排放標準,全面實施在用車輛的檢查/維護制度(I/M制度),控制在用車輛的排放污染,在維修作業過程中,嚴禁使用不合格的凈化裝置。
5、嚴格執行車輛噪聲抑制技術標準,確保修竣車輛的消聲器和喇叭技術性能良好,在維修作業過程中,嚴禁使用不合格的消聲裝置。
6、車輛竣工出廠前,要嚴格檢查車輛尾氣排放和噪聲指標,對尾氣排放和噪聲指標不符合國家標準的,不得出廠。
篇3:汽修廠環境保護管理制度
汽車修理廠環境保護管理制度
1、車間廢物、廢渣、廢輪胎及垃圾集中收集,有效處理,保持環境整潔。
2、有毒、易燃、易爆腐蝕劑等有害物質排放要符合國家環保部門有關規定,不得亂丟、亂放,必須放在指定區域內,不得危害人民群眾身心健康。
3、車間"三廢"(廢油、廢液、廢氣)必須放入配置處理三廢的設施里,不得亂倒。
4、車間排水、通風、吸塵、消聲等設施要經常打掃和清洗。每天下班各班組要打掃作業場地,保持車間環境清潔衛生。
5、維修作業時,車間的噪聲不得影響和干擾周圍住戶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