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主要低壓電氣設備安全要求

主要低壓電氣設備安全要求

2024-07-23 閱讀 1865

低壓電氣設備主要包括低壓保護電器,開關電器和電動機等。

一、低壓保護電器

保護電器主要包括各種熔斷器、磁力起動器的熱斷電器、電磁式過電流繼電器和失壓(欠壓)脫扣器、低壓斷路器的熱脫扣器、電磁式過電流脫扣器和失壓(欠壓)脫扣器等。繼電器和脫扣器的區別在于:前者帶有觸頭,通過觸頭進行控制;后者沒有觸頭,直接由機械運動進行控制。

1.保護類型

保護電器分別起短路保護、過載保護和失壓(欠壓)保護的作用。

短路保護是指線路或設備發生短路時,迅速切斷電源。熔斷器、電磁式過電流繼電器和脫扣器都是常用的短路保護裝置。應當注意,在中性點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線制系統中,當設備碰殼接地時,短路保護裝置應該迅速切斷電源,以防觸電。在這種情況下,短路保護裝置直接承擔人身安全和設備安全兩方面的任務。

過載保護是當線路或設備的載荷超過允許范圍時,能延時切斷電源的一種保護。熱繼電器的熱脫扣器是常用的過載保護裝置;熔斷器可用作照明線路或其它沒有沖擊載荷的線路或設備的過載保護裝置。由于設備損壞往往造成人身事故,過載保護對人身安全也有很大意義。

失壓(欠壓)保護是當電源電壓消失或低于某一限度時,能自動斷開線路的一種保護。其作用是當電壓恢復時,設備不致突然起動,造成事故;同時,能避免設備在過低的電壓下勉強運行而損壞。

2.電氣設備外殼防護等級

電機和低壓電器的外殼防護包括兩種防護,第一種防護是對固體異物進入內部以及對人體觸及內部帶電部分或運動部分的防護;第二種防護是對水進入內部防護。

外殼防護等級按如下方法標志:

其中,第一位數字表示第一種防護形式等級;第二位數字表示第二種防護形式等級,僅考慮一種防護時,另一位數字用“*”代替。前附加字母是電機產品的附加字母,W表示氣候防護式電機、R表示管道通風式電機;后附加字母也是電機產品的附加字母,S表示在靜止狀態下進行第二種防護形式試驗的電機,M表示在運轉狀態下進行第二種防護形式試驗的電機。如不需特別說明,附加字母可以省略。

第一種防護分為7級,各級防護性能見表6—1。

第二種防護分為9級,各級防護性能見表6—2。

表6—1電氣設備第一種防護性能

防護等級

簡稱

防護性能

0

無防護

沒有專門的防護

1

防護大于50mm的固體

能防止直徑大于50mm的固體異物進入殼內;能防止人體的某一大面積部分(如手)偶然或意外觸及殼內帶電或運動部分,但不能防止有意識地接近這些部分

2

防護大于12mm的固體

能防止直徑大于12mm的固體異物進入殼內,能防止手指觸及殼內帶電或運動部分①

3

防護大于2.5mm的固體

能防止直徑大于2.5mm的固體異物進入殼內,能防止厚度(或直徑)大于2.5mm的工具、金屬線等觸及殼內帶電或運動部分①②

4

防護大于1mm的固體

能防止直徑大于1mm的固體異物進入殼內;能防止厚度(或直徑)大于1mm的工具、金屬線等觸及殼內帶電或運動部分

5

防塵

能防止灰塵進入達到影響產品正常運行的程度;能完全防止觸及殼內帶電或運動部分①

6

塵密

能完全防止灰塵進入殼內;能完全防止觸及殼內帶電或運動部分①

注:①對用同軸外扇冷卻的電機,風扇的防護應能防止其風葉或輪輻被試指觸及;在出風口,直徑50mm的試指插入時,不能通過護板。

②不包括泄水孔,泄水孔不應低于第②級的規定。

表6-2電氣設備第二種防護性能

防護等級

簡稱

防護性能

0

無防護

沒有專門的防護

1

防滴

垂直的滴水不能直接進入產品的內部

2

15°防滴

與垂線成15°角范圍內的滴水不能直接進入產品內部

3

防淋水

與垂線成60°角范圍內的淋水不能直接進入產品內部

4

防濺

任何方向的濺水對產品應無有害的影響

5

防噴水

任何方向的噴水對產品應無有害的影響

6

防海浪或強力噴水

強烈的海浪或強力噴水對產品應無有害的影響

7

浸水

產品在規定的壓力和時間下浸在水中,進水量應無有害影響

8

潛水

產品在規定的壓力下長時間浸在水中,進水量應無有害影響

例如,IP54為防塵、防濺型電氣設備,IP65為塵密、防噴水型電氣設備。

失壓(欠壓)保護由失壓(欠壓)脫扣器等元件執行。

3.熔斷器

選用熔斷器時,應注意其防護形式滿足生產環境的要求;其額定電壓符合線路電壓;其額定電流滿足安全條件和工作條件的要求;其極限分斷電流大于線路上可能出現的最大故障電流;其保護特性應與保護對象的過載特性相適應;在多級保護的場合,為了滿足選擇性的要求,上一級熔斷器的熔斷時間一般應大于下一級的3倍。為保護硅整流裝置,應采用有限流作用的快速熔斷器。

對于籠型電動機,熔體額定電流按下式選取:

IF=(1.5~2.5)IM

式中IF——熔體額定電流,A;

IM——電動機額定電流,A。

對于多臺籠型電動機,熔體額定電流按下式選取:

式中IMM—一最大一臺電動機的額定電流,A;

Ii——其余各臺電動機的額定電流,A;

n——其余電動機臺數。

以上兩式中,如系輕載啟動或減壓啟動,應取用較小的計算系數;如系重載啟動或全壓啟動,應取用較大的計算系數。

對于電力電容器,熔體額定電流按下式選取:

IF=(1.5~2.5)Ic(單臺)

IF=(1.3~1.8)Ic(電容器組)

式中Ic——電容器額定電流,A。

對于沒有沖擊負荷的線路,熔體額定電流應符合第六章列出的條件,并可按下式選取:

IF≤(0.85~1)Iw

式中Iw——線路導線許用電流,A。

同一熔斷器可以配用幾種不同規格的熔體,但熔體的額定電流不得超過熔斷器的額定電流。熔斷器的熔體與觸刀、觸刀與刀座應保持接觸良好,觸頭鉗口應有足夠的壓力。在有爆炸危險的環境,不得裝設電弧可能與周圍介質接觸的熔斷器;一般環境也必須考慮防止電弧飛出的措施。應當在停電以后更換熔體;不能輕易改變熔體的規格;不得使用不明規格的熔體,更不準隨意使用銅絲或鐵絲代替熔絲。

4.熱繼電器

熱繼電器和熱脫扣器是利用電流的熱效應做成的。同一熱繼電器或同一熱脫扣器可以根據需要配用幾種規格的熱元件,每種額定電流的熱元件,動作電流均可在小范圍內調整。為適應電動機過載特性的需要,熱元件通過整定電流時,繼電器或脫扣器不動作;通過1.2倍整定電流時,動作時間將近20min;通過1.5倍整定電流時,動作時間將近2min;為適應電動機啟動要求,熱元件通過6倍整定電流時,動作時間應超過5s,可見其熱容量較大,動作不可能太快,只宜作過載保護,而不宜作短路保護。繼電器或脫扣器的動作電流整定為長期允許負荷電流的大小即可。

5.電磁式繼電器

不帶延時的電磁式過電流繼電器(或脫扣器)的動作時間不超過0.1s、短延時的僅為0.1~0.4s。這兩種都適用于短路保護。從人身安全的角度看,采用這種過電流保護電器有很大的優越性,因為它能大大縮短碰殼故障持續的時間,迅速消除觸電的危險。長延時的電磁式過電流繼電器(或脫扣器)的動作時間都在1s以上,而且具有反時限特性,適用于過載保護。

二、開關電2S

1.刀開關

刀開關是手動開關。包括膠蓋刀開關,石板刀開關、鐵殼開關、轉扳開關、組合開關等。手動減壓啟動器屬于帶有專用機構的刀開關。刀開關只能用于不頻繁啟動。用刀開關操作異步電動機時,開關額定電流應大于或等于電動機額定電流的3倍。

2.低壓斷路器

選用低壓斷路器時,應當注意低壓斷路器的額定電壓及其欠電壓脫扣器的額定電壓不得低于線路額定電壓;斷路器的額定電流及其過電流脫扣器的額定電流不應小于線路計算負荷電流;斷路器的極限通斷能力不應小于線路最大短路電流;低壓斷路器瞬時(或短延時)過電流脫扣器的整定電流應小于線路末端單相短路電流的2/3等。

低壓斷路器的瞬時動作過電流脫扣器的整定電流應大于線路上可能出現的峰值電流。低壓斷路器的瞬時動作過電流脫扣器動作電流的調整范圍多為其額定電流的4~10倍。長延時動作過電流脫扣器應按照線路計算負荷電流或電動機額定電流整定,具有反時限特性,以實現過載保護。短延時動作過電流脫扣器一般都是定時限的,延時為0.1~0.4s。該脫扣器亦按線路峰值電流整定,但其值應大于或等于下級低壓斷路器短延時或瞬時動作過電流脫扣整定值的1.2倍。一臺低壓斷路器可能裝有以上三種過電流脫扣器,也可能只裝有其中的兩種或一種。上級斷路器保護特性應高于下級的保護特性,二者不能交叉。

3.交流接觸器

各等級接觸器的磁系統是通用的,電磁鐵工作可靠、損耗小、噪音小,具有很高的機械強度,線圈的接線端裝有電壓規格的標志牌,標志牌按電壓等級著有特定的顏色,清晰醒目,接線方便,可避免因接錯電壓規格而導致線圈燒毀。交流接觸器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如下:

(1)鐵芯吸不上或吸力不足:電流電壓過低,線圈技術參數不符合使用要求,線圈燒毀或斷線,卡住,生銹,彈力過大。

(2)鐵芯不放開或釋放過慢:觸頭熔焊或壓力過小,卡住,生銹,磁面有油污或塵埃,剩磁過大(鐵芯材料或加工問題)。

(3)線圈過熱或燒損:鐵芯不能完全吸合,使用條件不符,操作頻率過高(交流),空氣潮濕或含有腐蝕性氣體。

(4)電磁鐵噪音過大:電壓過低,壓力過大,磁面不平、有油污、塵埃,短路環斷裂。

(5)觸頭熔焊:操作頻率過高或過負荷,觸頭表面有金屬顆粒突起或異物,有卡住現象。

三、電動機

電動機分為交流電動機和直流電動機兩大類。交流電動機又分為異步電動機和同步電動機。因為異步電動機具有結構簡單,價格低廉,工作可靠,維護方便等優點,所以被廠礦企業廣泛采用。下面主要介紹異步電動機的運行、維護及故障處理等內容。

1.電動機的運行

(1)基本要求

①在額定冷卻空氣溫度(一般為35℃)下,電動機可按制造廠銘牌所規定的額定數據運行;當冷卻空氣溫度與額定值不同時,可參照下述規定運行:

當冷卻空氣溫度t低于35℃時,電動機的功率可以較額定功率提高(35—t)%,但最多不應超過8%~10%。

當冷卻空氣溫度t高于35C時,電動機的功率應較額定功率降低(t—35)%。

②電動機線圈和鐵芯的最高監視溫度,應符合制造廠的規定,在任何運行方式下均不應超出此溫度。電動機各部位發熱程度是用溫升來表示的。溫升(℃)=實際溫度(℃)一冷卻介質溫度(℃)。介質溫度一般為環境溫度。

1000kW以下的電動機各部位溫升規定值見表6—3。

表6—31000kW以下電動機各部位溫升規定值

電動機部位

A級絕緣

E級絕緣

B級絕緣

F級絕緣

H級絕緣

度①

阻②

(1)電動機交流繞組(2)用直流勵磁,交直流電動機的磁場繞組(3)有換向器的電樞繞組

55

60

65

75

70

80

85

100

105

125

1低電阻磁場繞組及補償繞組

2表面裸露的電樞繞組

60

65

60

65

75

80

75

80

80

80

80

90

100

110

100

110

125

135

125

135

永久短路的絕緣繞組

65

75

80

100

125

永久短路的無絕緣繞組

這些部件的溫升不應達到足以使任何相近的絕緣或其它材料有損壞危險的數值

不與繞組接觸的鐵芯及其它部件

與繞組接觸的鐵芯及其它部件

60

75

80

100

125

換向器及電環集

60

70

80

90

100

注:①“度”是指用溫度表法測量的溫升℃。

②“阻”是指用電阻法測量換算的溫升℃。

③電動機一般可在額定電壓變動-5%~+10%的范圍內運行,其額定出力不變,如超過上述范圍,應通過試驗,確定電動機允許的負荷。

④電動機在按額定出力運行時,相間電壓不平衡程度不得超過5%。

⑤電動機運行時,每個軸承測得的振動值,應符合表6—4的規定。

⑥電動機軸伸的徑向偏擺最大允許值為表6—5所列數值。換向器和滑環的偏擺和偏心,對于小型電動機一般應小于0.10mm,滑動軸承上電動機軸伸竄動間隙(軸向移動)的允許值見表6—6。

表6-4電動機的轉速與振動值

轉速(r/min)

振動值(雙振幅)(mm)

3000

1500

1000

750

不超過0.05

不超過0.085

不超過0.10

不超過0.12

表6-5電動機軸伸的徑向偏擺最大允許值

軸伸公稱直徑(mm)

最大允許偏擺(mm)

10~18

18~30

30~50

50~80

90~110

0.03

0.04

0.05

0.06

0.08

表6-6滑動軸承上電動機軸伸竄動間隙(軸向移動)的允許值

容量(kW)

向一側軸向移動量(mm)

向兩側軸向移動量(mm)

10以下

10~20

30~70

70~125

125以上

0.5

0.75

1.0

1.5

2.0

1.0

2.5

2.0

3.0

4.0

軸徑大于200mm

軸徑的2%

(2)電動機起動前的要求

①對新投入或大修后投入運行的電動機的要求

三相交流電動機定子繞組、線繞式異步電動機的轉子繞組的三相直流電阻偏差應小于2%。對某些只更換個別線圈的電動機,其直流電阻偏差應不超過5%,但當電源的三相電壓平衡時,三相電流中任一相與三相平均值的偏差不得超過10%。

電動機定子與轉子之間的氣隙不均勻度不允許超過表6—7所列的數值。

表6-7電動機定子與轉子間氣隙不均勻度允許值

公稱氣隙(mm)

不均勻度

0.2~0.5

0.5~0.75

0.75~1.0

1.0~1.3

>1.4

±25%

±20%

±18%

±15%

±10%

電動機繞組的絕緣電阻應符合規定,電動機的絕緣電阻一般應大于表6—8的規定。

表6-8電動機絕緣電阻最低允許值(MΩ)

額定電壓(V)

繞組溫度(℃)

電動機部位

6000

500以下

36以下

20

45

75

20

45

75

20

45

75

交流電動機定子繞組

線繞轉子繞組和滑環

直流電動機電樞繞組和換向器

25

15

6

3

3

3

1.5

1.5

1.5

0.5

0.5

0.5

0.15

0.15

0.15

0.1

0.1

0.1

0.05

0.05

0.05

②長時間(如3個月以上)停用的電動機,投入運行前的要求:

用手電筒檢查內部是否清潔,有無臟物,并用壓縮空氣(不超過兩個大氣壓)或“皮老虎”吹掃干凈。

檢查線路電壓和電動機接法是否符合銘牌規定;電動機引出線與線路連接是否牢固,有無松動或脫落,機殼接地是否可靠。

熔斷器、斷電保護裝置、信號保護裝置、自動控制裝置均應調試到符合要求。

檢查電動機潤滑系統:油質是否符合標準,有無缺油現象。對于強迫潤滑的電動機,起動前還應檢查油路系統有無阻塞,油溫是否合適,循環油量是否合乎要求。電動機應經試運正常后方可起動。

各緊固螺絲不得松動。

測量絕緣電阻是否符合規定要求。

檢查傳動裝置:皮帶不得過松或過緊,連接要可靠,無傷裂跡象,聯軸器螺絲及銷子應完整、堅固、不得松動少缺。

通風系統應完好,通風裝置和空氣濾清器等部件應符合有關規定要求。

2.電動機的運行監視與維護

(1)電動機的運行監視

①電動機電流是否超過允許值。

②軸承的溫度及潤滑是否正常:電動機軸承的最高允許溫度,應遵守制造廠的規定。無制造廠的規定時,可按照下列標準:

滑動軸承不得超過80℃,滾動軸承不得超過100℃。

③電動機有無異常音響。

④注意電動機及其周圍的溫度,保持電動機附近的清潔,電動機周圍不應有煤灰、水汽、油污、金屬導線、棉紗頭等,以免被卷。入電動機內。

⑤由外部用管道引入空氣冷卻的電動機,應保持管道清潔暢通,連接處要嚴密,閘門應在正確位置上。對大型密閉式冷卻的電動機,應檢查其冷卻水系統運行是否正常。

⑥按規定時間,記錄電動機表計的讀數,電動機起動停止的時間及原因,并記錄所發現的一切異常現象。

(2)電動機運行中的事故停機

電動機在運行中,如出現異?,F象,除應加強監視,迅速查明原因外,還應報告有關人員。如發生下列情況之一,應立即切斷電源或去掉負荷,緊急停機。

①發生人身事故與運行中的電動機有關。

②電動機所拖動的機械發生故障。

③電動機冒煙起火。

④電動機軸承溫度超過允許值,不停機將造成損壞。

⑤電動機電流超過銘牌規定值,或在運行中電流猛增,原因不明,并無法消除。

⑥電動機在發熱和發出異聲的同時,轉速急劇變化。

⑦電動機內部發生沖擊(掃膛、串軸)。

⑧傳動裝置失靈或損壞。

⑨電動機強烈振動。

⑩電動機的起動裝置、保護裝置、強迫潤滑或冷卻系統等附屬設備發生事故,并影響電動機的正常運行。

(3)電動機的維護

電動機保養、維護的周期及要求,應根據電動機的容量大小、重要程度、使用狀況及環境條件等因素決定,并訂入現場規程中,現就一般情況按周期分別介紹如下:

①交接班時應進行的工作

檢查電動機各部位的發熱情況。

電動機和軸承運轉的聲音。

各主要連接處的情況,變阻器、控制設備等的工作情況。

潤滑油的油面高度。

②每月應進行的工作

擦拭電動機外部的油污及灰塵,吹掃內部的灰塵及電刷粉末等。

測定電動機的運行轉速和振動情況。

擰緊各緊固螺釘。

檢查接地裝置。

③每半年應進行的工作

清掃電動機內部和外部的灰塵、污物和電刷粉末等。

檢查并擦拭刷架、刷握、滑環和換向器。

全面檢查潤滑系統,補充潤滑脂或更換潤滑油。

檢查、調整通風、冷卻系統。

檢查、調整傳動機構。

④每年應進行的工作

解體清掃電動機繞組、通風溝、接線板。

測量繞組的絕緣電阻,必要時應進行干燥。

檢查清洗軸承及潤滑系統,測定軸承間隙,更換磨損超出規定的滾動軸承,對損壞較重的滑動軸承應重新掛錫。

更換已損壞的轉子綁箍鋼絲。

測量并調整電動機定、轉子間的氣隙。

清掃變阻器、起動器與控制設備、附屬設備及其它機構,更換已損壞的電阻、觸頭、元件、冷卻油及其它已損壞的零部件。

檢查、修理接地裝置。

調整傳動裝置。

檢查、校核、測試和記錄儀表。

檢查開關及熔斷器的完好狀況。

3.電動機不能起動或達不到額定轉速的原因與處理方法

(1)電源沒接通(線路斷線或熔絲熔斷),要檢查線路,接通線路或更換熔絲。

(2)起動設備或其它附屬設備出故障,應檢查這些設備并做相應的處理。

(3)連線點或電動機的Y接點接觸不良,應清除銹污,緊固螺栓。

(4)線繞式電動機的電刷與滑環接觸不良(有油污、彈簧壓力不夠,電刷與刷盒配合過緊,使電刷不能上下自由活動)應清除電刷和滑環的油污、臟物,按規定調整彈簧壓力、電刷尺寸,使電刷與滑環接觸良好。

(5)電壓太低。檢查電動機引出線處,發現電壓太低時,應查明原因,或調整電源電壓,或更換截面積大的輸電導線。

(6)電動機外部接線錯誤,將△接法誤接為Y接法,應改正接線法。

(7)定子繞組斷線,使電動機電路不通或兩相運行,應測量三相電流,如差別很大,甚至有的相電流為零,應立即停機,用萬用表或電橋在引出線處檢查繞組是否通路,找出斷線處。

(8)轉子斷條、斷線或脫焊,可將電動機定子繞組接于15%~30%額定電壓的三相電源,緩慢旋轉轉子,根據定子電流的變化判斷轉子是否斷條、斷線和脫焊,確定后進行處理。

(9)電動機改極后,定、轉子槽配合不當,應按具體情況改變繞組節距,或將轉子直徑車小0.5mm左右。

(10)大修后的電動機,由于內部接線錯誤,或將引出線某相始末頭接錯,此時接通電源即發生異常的電氣蜂鳴聲。應首先檢查電動機的始末頭是否正確,如無問題應再檢查電動機的內部接線是否正確。

(11)負載過大或傳動系統出故障。應檢查負載和傳動系統。

(12)周圍環境溫度太低,潤滑脂變硬甚至凍住,應在軸承內澆注熱機油。

(13)定、轉子之間氣隙嚴重不勻,電動機產生的單邊磁拉力將轉子“吸住”,應重新組裝、按規定調整電動機的氣隙。

4.電動機聲音不正?;蛘駝拥脑蚣疤幚矸椒?/p>

(1)定、轉子線圈有輕微短路,造成電動機內部磁場不均勻,產生嗡嗡的異常聲音。此時,可用電橋測定電動機繞組的三相直流電阻并加以比較,如相差很大,應進一步檢查線圈是否短路,找出短路點,拆換短路線圈或包扎上絕緣后重新嵌入槽中。對線繞式轉子亦可使轉子靜止,繞組開路,在定子繞組上施以三相額定電壓,迅速測量轉子三相開路電壓與銘牌數值或本身三相比較,找出短路點并進行處理。

(2)電動機起動時,起動電流很大,如接地現象嚴重,會產生響聲,振動也特別厲害,但起動后會趨于好轉。這是因為電動機的繞組有接地處,造成磁場嚴重不均勻而產生的,應用兆歐表檢查線圈是否接地。

(3)一相突然斷路,電動機單相或兩相運行,表現一相電流表指示零(電動機如△接線時電流不為零,但三相電流相差很大)。應立即停機并設法找出斷路點。

(4)氣隙不均使電動機發出周期性的嗡嗡聲,甚至使電動機振動,嚴重時會發出急促的撞擊聲。此時應檢查大蓋止口與機座,軸承與軸、大蓋的配合是否太松,氣隙不均勻度和軸承磨損量是否超過規定要求,軸是否彎曲,大小蓋螺絲是否均勻地擰緊,鐵芯有無凸出部分。

(5)從軸承處傳出連續或時隱時現的清脆響聲,可能是軸承滾珠(或滾柱)定位架損壞或進入砂粒。這時應檢查軸承,并進行清洗、修理或更換。

(6)底座或其它部分固定螺絲松動,應檢查、堅固。

(7)傳動系統不平衡,轉子不平衡,應檢查確定原因并予以消除。

(8)安裝不妥,與負荷不同心或地基不符合規定,應予糾正。

(9)風扇與風罩或端蓋間掉進臟物,應立即停機消除。

(10)電動機改極后,槽配合不當,可改變線圈跨距。不易解決時,可將轉子外徑車小0.5mm左右試之。

5.電動機過熱的原因及處理方法

(1)負荷過大。應減輕負荷或更換大容量電動機。

(2)繞組局部短路或接地,輕時電動機局部過熱,嚴重時絕緣燒壞,散發焦味甚至冒煙。應測量繞組各相的直流電阻,或尋找短路點,用兆歐表檢查繞組是否接地。

(3)電動機外部接線錯誤,有以下兩種情況:

①應當△接法誤接成Y接法,以致空載時電流很小,輕載時雖可帶動負荷,但電流超過額定值,使電動機發熱。

②應當Y接法誤接成△接法,以致空載時電流可能大于額定電流,使電動機溫度迅速升高。

如屬上述原因,可按正確方法更改接線。

(4)電源電壓波動太大,應將電源電壓波動范圍控制在-5%~10%之間,否則要控制電動機的負荷。

(5)大修后線圈匝數錯誤或某極、相、組接線錯誤,可通過測量電動機三相電流與銘牌或本身三相電流比較,發現問題,予以解決。

(6)大修后導線截面比原截面小,要降低負荷或更換繞組。

(7)定、轉子鐵芯錯位嚴重,雖然空載電流三相平衡,但大于規定值,應校正鐵芯位置并設法固定。

(8)電動機繞組或接線一相斷路,使電動機僅二相工作。應檢查三相電流,并立即切除電源,找出斷路點并重新接好。

(9)鼠籠轉子斷條或存在缺陷,電動機運轉1~2h,鐵芯溫度迅速上升,甚至超過繞組溫度,重載或滿載時,定子電流超過額定值。應查出故障點,重焊或更換轉子。

(10)線繞式電動機的轉子繞組焊接點脫焊,或檢查時焊接不良,致使轉子過熱,轉速和轉矩明顯下降??蓹z查轉子繞組的直流電阻和各焊接點,重新焊接。

(11)電動機繞組受潮嚴重,或有灰塵、油污等附著于繞組上,以致絕緣降低。應測量電動機的絕緣電阻并進行清掃、干燥。

(12)電動機在短時間內起動過于頻繁。應限制起動次數,正確選用熱保護。

(13)定子、轉子相碰,電動機發出金屬撞擊聲,鐵芯溫度迅速上升,嚴重時電動機冒煙,甚至線圈燒毀。應拆開電動機,檢查鐵芯上是否有掃膛痕跡,找出原因,進行處理。

(14)環境溫度太高,應改善通風、冷卻條件或更換耐熱等級更高的電動機。

(15)通風系統發生故障,應檢查風扇是否損壞,旋轉方向是否正確,通風孔道是否堵塞。

6.電動機軸承過熱的原因及處理方法

(1)軸承損壞,檢查滾動軸承的滾珠(或滾柱)或滑動軸承的軸瓦是否損壞。如有損壞應修理或更換。

(2)潤滑油太臟或牌號不對時,應換油。

(3)軸承室內缺油,應加潤滑脂充滿2/3油室,或加潤滑油至標準油面線。

(4)滾動軸承中潤滑脂堵塞太多,滑動軸承中潤滑油的溫度過低或過高。應清除滾動軸承中過多的油脂,或將油室內的潤滑脂充滿至2/3。

(5)軸承與轉軸、大蓋配合不當,如太緊則使軸承變形,太松則易發生“跑套”。應檢查并使之配合適當。

(6)由于組裝不當,軸承未在正確位置,應檢查組裝情況并予以糾正。

(7)檢修時換錯了軸承型號,應改換正確型號的軸承。

(8)傳動帶過緊,應予調整。

7.轉子線繞式電動機電刷冒火或滑環過熱的原因及處理方法

(1)電刷牌號不符,應正確選用電刷。

(2)電刷尺寸不對,在刷盒中太松或太緊,不能上下自由活動。應選用適合的電刷,使之與刷盒間隙在0.1mm左右。

(3)電刷壓力不足或過大。應按規定正確調整彈簧壓力。

(4)滑環表面不平,或橢圓度、偏擺度超過規定要求。應修理滑環。

(5)電刷與滑環接觸面有油污、臟物,應消除。

(6)電刷與滑環接觸面積太大,應進行調整。

(7)電刷質量不好,或電刷電流密度太大。應改用質量好的電刷,更換刷握,增大電刷截面積。

(8)刷架或滑環松動,應予緊固。

篇2:煤業低壓電氣設備停送電安全作業規程

為了確保礦井低壓電氣設備停送電檢修工作安全、有序的進行,加強礦井電氣管理,規范低壓電氣設備停送電作業,特制定此安全作業規程,望各相關單位嚴格遵照執行。

一、總則

各單位自管的低壓電氣設備,由各單位自行決定檢修,不用辦理停送電工作票,但必須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工作監護制度及安全技術措施。低壓電氣設備停送電檢修工作,影響到其他單位的電氣設備正常運轉時,除執行停送電制度、工作監護制度和安全技術措施外,還必須執行工作票制度(事故情況例外),工作許可制度、終結制度。

二、停送電管理機構

低壓電氣設備停送電管理機構同《6KV及以上變、配電所停送電作業規程》中的管理機構相同,在此不在重復。

三、停送電制度:

(1)嚴禁帶電搬遷電氣設備、纜線及帶電檢修電氣設備,必須保證被檢修設備或線路完全斷開電源。

(2)嚴格執行專人停送電制度。

(3)嚴禁約時停送電。

(4)停電后必須可靠閉鎖,并留專人看守(工作地點離停電設備較近時,可不派專人看守)。

(5)掘進工作面停風、停電,必須遵守先排瓦斯后送電的原則。

四、工作許可制度:

低壓電氣設備停送電檢修,影響其他單位電氣設備運行時,須經礦調度室同意,辦理停送電工作票后,方可進行工作。

五、工作監護制:

低壓電氣設備的檢修,必須有兩人以上進行,其中對現場比較熟悉,經驗豐富的一人應為監護人,其他可作操作人。

六、安全技術措施:

⑴、停電

必須保證被檢修設備或線路完全斷開電源。

⑵、驗電

驗電時,必須用電壓等級合適而且合格的驗電器進行驗電。

⑶、放電

①當驗明設備確已無電壓后,應立即將檢修設備進行放電并三相短路。這是防止工作地點突然來電保護工作人員安全的措施,同時也是設備斷開后部分的剩余電荷,因接地而放盡。

②放電時必須先接接地端,后接導體端,必須接觸良好;放電導線可使用煤礦用阻燃電纜。

③井下低壓設備放電時,必須測量周圍瓦斯濃度小于1%時,方可進行。

④表示設備分斷的信號、經常接入的電壓表等,不得作為設備有無電壓的根據。但如果指示有電,則禁止在該設備上工作。

⑷、懸掛標示牌

①在低壓電氣設備上檢修工作時,須在上級停電開關上懸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的標示牌。

②在低壓線路或電動機上工作時,須在供線路或電動機電源的停電開關上懸掛“禁止合閘,線路有人工作”標示牌。

七、停送電工作票制度、填寫規定及執行順序:

1、低壓電氣設備停送電檢修工作,影響到其他單位的電氣設備正常運轉時,必須執行停送電工作票制度,工作票格式及填寫方法應符合水利電力部頒發的《電業安全工作規程》中規定的第二種工作票的要求,并要指定專人負責,憑工作票進行工作。

2、工作票要用鋼筆或圓珠筆填寫,內容正確、措施有力、字跡清晰,一式三份。一份由簽發人存,一份在變電所低壓電氣設備上進行停送電工作由變電所值班員收執、在其他單位電氣設備上進行停送電工作由工作負責人收執,另一份由調度室收執。按時移交,不得任意涂改。如有個別錯、漏字需修改時,應字跡清楚。變電所值班員保存工作票一月后,上交機電科統一管理,工作負責人在工作結束后,及時將工作票上交機電科統一管理。

3、一個工作負責人只能發給一張工作票。

4、事故搶修工作可不用工作票,但調度室應記入記錄薄內,在開始工作前必須做好安全措施,并指定專人進行監護。

5、工作票有破損不能繼續使用時,應補填新的工作票。

篇3:煤業低壓電氣設備停送電安全作業規程

為了確保礦井低壓電氣設備停送電檢修工作安全、有序的進行,加強礦井電氣管理,規范低壓電氣設備停送電作業,特制定此安全作業規程,望各相關單位嚴格遵照執行。

一、總則

各單位自管的低壓電氣設備,由各單位自行決定檢修,不用辦理停送電工作票,但必須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工作監護制度及安全技術措施。低壓電氣設備停送電檢修工作,影響到其他單位的電氣設備正常運轉時,除執行停送電制度、工作監護制度和安全技術措施外,還必須執行工作票制度(事故情況例外),工作許可制度、終結制度。

二、停送電管理機構

低壓電氣設備停送電管理機構同《6KV及以上變、配電所停送電作業規程》中的管理機構相同,在此不在重復。

三、停送電制度:

(1)嚴禁帶電搬遷電氣設備、纜線及帶電檢修電氣設備,必須保證被檢修設備或線路完全斷開電源。

(2)嚴格執行專人停送電制度。

(3)嚴禁約時停送電。

(4)停電后必須可靠閉鎖,并留專人看守(工作地點離停電設備較近時,可不派專人看守)。

(5)掘進工作面停風、停電,必須遵守先排瓦斯后送電的原則。

四、工作許可制度:

低壓電氣設備停送電檢修,影響其他單位電氣設備運行時,須經礦調度室同意,辦理停送電工作票后,方可進行工作。

五、工作監護制:

低壓電氣設備的檢修,必須有兩人以上進行,其中對現場比較熟悉,經驗豐富的一人應為監護人,其他可作操作人。

六、安全技術措施:

⑴、停電

必須保證被檢修設備或線路完全斷開電源。

⑵、驗電

驗電時,必須用電壓等級合適而且合格的驗電器進行驗電。

⑶、放電

①當驗明設備確已無電壓后,應立即將檢修設備進行放電并三相短路。這是防止工作地點突然來電保護工作人員安全的措施,同時也是設備斷開后部分的剩余電荷,因接地而放盡。

②放電時必須先接接地端,后接導體端,必須接觸良好;放電導線可使用煤礦用阻燃電纜。

③井下低壓設備放電時,必須測量周圍瓦斯濃度小于1%時,方可進行。

④表示設備分斷的信號、經常接入的電壓表等,不得作為設備有無電壓的根據。但如果指示有電,則禁止在該設備上工作。

⑷、懸掛標示牌

①在低壓電氣設備上檢修工作時,須在上級停電開關上懸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的標示牌。

②在低壓線路或電動機上工作時,須在供線路或電動機電源的停電開關上懸掛“禁止合閘,線路有人工作”標示牌。

七、停送電工作票制度、填寫規定及執行順序:

1、低壓電氣設備停送電檢修工作,影響到其他單位的電氣設備正常運轉時,必須執行停送電工作票制度,工作票格式及填寫方法應符合水利電力部頒發的《電業安全工作規程》中規定的第二種工作票的要求,并要指定專人負責,憑工作票進行工作。

2、工作票要用鋼筆或圓珠筆填寫,內容正確、措施有力、字跡清晰,一式三份。一份由簽發人存,一份在變電所低壓電氣設備上進行停送電工作由變電所值班員收執、在其他單位電氣設備上進行停送電工作由工作負責人收執,另一份由調度室收執。按時移交,不得任意涂改。如有個別錯、漏字需修改時,應字跡清楚。變電所值班員保存工作票一月后,上交機電科統一管理,工作負責人在工作結束后,及時將工作票上交機電科統一管理。

3、一個工作負責人只能發給一張工作票。

4、事故搶修工作可不用工作票,但調度室應記入記錄薄內,在開始工作前必須做好安全措施,并指定專人進行監護。

5、工作票有破損不能繼續使用時,應補填新的工作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