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現場防粉塵防噪音措施
1、認真執行國家環境保護法及防噪音排放標準有關規定。
2、高層建筑的施工垃圾應封閉吊運,嚴禁隨意凌空拋散,造成揚塵,施工垃圾應及時清走,清運時適量灑水,減少揚塵污染。
3、散水泥和其它易飛揚細顆粒散體應減少揚塵,盡量安排在庫內存放,如露天存放應嚴密遮蓋,運輸及卸運時防止遺漏,以防粉塵飛揚。
4、生石灰熟化及灰土施工要適當灑水,杜絕揚塵。
5、混凝土泵機應設置在有封閉隔音的工棚里,減少噪音。
6、木工刨花及鋸末應打掃干凈,電鋸、電動機應安裝防塵罩,木工房四周應遮擋。
7、挖空樁使用空氣壓縮機噪音較大,應設置在封閉的工棚內四周加隔音板,必要時加消聲器。
8、凡超過國家噪音極限標準的機電設備,除封閉隔音措施外,必要時安裝消聲器。
9、工地出大門口的道路,經常灑水,防止揚塵,車輛出工地必須經洗車槽洗車,防止污染。
10、合理安排調整施工時間,凡噪音大的施工設備,盡量;盡量避免在夜間施工。
篇2:施工現場粉塵噪音控制制度
為了加強現場文明施工管理,維護市容環境整潔,根據市安監[97]05號文件規定和公司文明施工管理辦法,結合現場實際,制定本制度。
一、車輛進出大門應有沖洗、清掃設施,防止拋、灑、滴、漏,污染路面。
二、現場有排水設施,鉆孔灌注樁施工時應設沉淀池,做到污水不外溢。
三、現場必須砼硬化地坪,腳手架外側密目網封閉。
四、現場有化灰得的,必須用“彩帶布”圍擋,嚴格控制氣味和粉塵外揚,灰渣集中清理。
五、任何班組未經項目部批準不得進行夜間作業,夜間施工必須申辦許可證,并向周邊居民公告。
六、遇學校終考,學生高考時應盡量調整作息時間,減少施工噪音影響。
七、沒有符合要求的防護設施,不得在工地內熔融瀝青,禁止焚燒油氈、油漆以及其他產生有害、有毒氣體和煙塵的物品。
八、及時清理建筑和生活垃圾,控制建筑污染。
九、采取圍、擋、隔、消等措施,重點降低震動機、攪拌機、圓盤踞等的施工噪音。
十、努力運用有效方式,減少施工對市容、綠化和環境的不良影響。
篇3:粉塵和噪音控制制度
1.控制目標
(1)噪音控制:施工機械設備噪聲一般控制在80~110分貝之間,汽車噪聲控制在90分貝以內,職工營區休息時間段噪音控制在30分貝以下。
(2)粉塵控制:均達到國家環保機構規定的空氣中粉塵含量。
2.粉塵控制措施
(1)對施工現場場地進行硬化和綠化,并經常灑水和澆水,以減少粉塵污染。裝卸有粉塵的材料時,要灑水濕潤或在倉庫內進行;
(2)建筑物外腳手架全封閉,防止粉塵外漏;
(3)嚴禁向建筑物外拋擲垃圾,所有垃圾裝袋運出。現場主出入口處設有洗車臺位,運輸車輛必須沖洗干凈后方能離場上路行駛,對裝運建筑材料、土石方、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的車輛,派專人負責清掃及沖洗,保證行駛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環境;
(4)對于用來運輸可能產生粉塵的車輛配備擋板并用防水布遮蓋;
(5)開挖鉆孔作業采用濕式作業,出渣前灑水降塵;
(6)水泥、粉煤灰等容易產生飛揚細顆粒物料盡量安排在庫內存放,露天存放要壓實覆蓋;
(7)對施工區域內的道路路面進行經常性的檢查和維護,配置專人專車每天對路面進行灑水消塵。
3.噪音控制措施
(1)合理安排夜間施工項目,有效控制施工噪聲,施工人員不得大聲喧嘩和撞擊其它物件,減少人為的噪聲擾民現象;
(2)現場布置混凝土拌和站及綜合加工場,,盡量選擇遠離職工生活休息區,減少對職工休息休閑的影響;
(3)砼澆筑選用低噪聲振搗棒;
(4)合理分布動力機械設備的工作場所,避免一個地方動力機械設備的過多集中;
(5)對噪音超標的機械設備,采用裝消音器、隔音材料、隔音內襯、噪音棚等措施降低噪音;
(6)對于行駛的機動車輛,裝備排氣消音器,現場鳴低音,場外行駛盡量少鳴笛;
(7)對于開挖爆破盡量在孔外少利用導爆索,爆破采用毫秒微差延時網絡,多分段降低爆破的單響藥量,從而降低爆破聲響和振動,爆破時間盡量安排在每天的早晚;
(8)合理安排6點到22點有效時間內施工項目,減少夜間擾民;
(9)運輸材料盡量安排白天,減少夜間運輸機械噪音;
(10)對參施人員實行教育,夜間不要大聲喧嘩,施工時輕拿輕放,嚴禁敲打物體;
(11)根據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的特殊情況,采取一定的封檔措施,減少噪音影響范圍;
(12)如遇特殊情況,提前貼出安民告示,以得相鄰單位及附近居民的諒解和支持;
(13)建立定期噪音監測制度,發現噪音超標,立即查找原因及時整改。
(14)建筑施工作業的噪音可能超過建筑施工現場的噪音限值時,我司在開工前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環保部門申報,核準后再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