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預應力張拉作業安全管理措施

預應力張拉作業安全管理措施

2024-07-22 閱讀 6222

1、預應力鋼束(鋼絲束、鋼絞線)張拉施工前,應遵守下列規定:(門.張拉作業區,無關人員不得進入;

⑵.檢查張拉設備、工具(如:千斤頂、油泵、壓力表、油管、頂楔器及液控頂壓閥等)是否符合施工及安全的要求。壓力表應按規定周期進行檢定;⑶.錨環及錨塞使用前應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⑷.高壓油泵與千斤頂之間的連接點、各接口必須完好無損。油泵操作人員要戴防護眼鏡;

(⑸.油泵開動時,進、回油速度與壓力表指針升降,應平穩、均勻一致。安全閥要經常保持靈敏可靠;

⑹.張拉前,操作人員要確定聯絡信號。張拉兩端相距較遠時,宜設對講機等通訊設備。

2、在已拼裝或懸澆的箱梁上進行張拉作業,基張拉作業平臺、拉伸機支架要搭設牢固,平臺四周應加設護欄。施工的吊籃,應安掛牢固,必要時可另備安全保險設備。張拉時千斤頂的對面及后面嚴禁站人,作業人員應站在千斤頂的兩側。

3、張拉操作中若出現異常現象(如油表震動劇烈、發生漏油、電機聲音異常、發生斷絲、滑絲等〉,應立即停機進行檢查。

4、張拉鋼束完畢,退銷時應采取安全防護措施。人工拆卸銷子時,不得強擊。

5、張拉完畢后,對張拉施錨兩端,應妥善保護,不得壓重物。管道尚未灌漿前,梁端應設圍護和擋板;管道壓漿時,應嚴格按規定壓力進行。施壓前應調整好安全閥。

關閉閥門時,作業人員應站在側面。嚴禁撞擊錨具、鋼筋。

6、先張法張拉施工時還應做到:

(門.張拉前,對臺座、橫梁等進行檢查;

⑵.先張法張拉中和未澆混凝土之前,周圍不得站人和進行其它作業。澆筑混凝土時,震搗器不得撞擊鋼絲(鋼束〉。用卷揚機滑輪組張拉小型構件時,張拉完成后應切斷電源和卡固鋼絲繩。

7、精軋螺紋鋼筋張拉前,除對張拉臺座檢查外,還應對錨具、連接器進行檢查、試驗。

8、預應力鋼筋冷拉時,在千斤頂的端部及非張拉端部,均不得站人。

9、鋼筋張拉或冷拉時,螺絲端桿、套筒螺絲必須有足夠的長度;夾具應有足夠的夾緊能力,防止錨夾不牢而滑出。

篇2:預應力鋼絲拉伸設備安全管理辦法

(1)作業場地兩端外側應設有防護欄桿和警告標志。

(2)作業前,應檢查被拉鋼絲兩端的鐓頭,當有裂紋或損傷時,應及時更換。

(3)固定鋼絲鐓頭的鋼板上圓孔直徑應比拉鋼絲的直徑大0.2mm。

(4)高壓油泵啟動前,應將各油路調節閥松開,然后開動油泵,待空載運轉正常后,再緊閉回油閥,逐漸擰開進油閥,待壓力表指示值達到要求,油路無泄漏,確認正常后,方可作業。

(5)作業中,操作應平穩、均勻。張拉時,兩端不得站人。拉伸機在有壓力情況下,嚴禁拆卸液壓系統的任何零件。

(6)高壓油泵不得超載作業,安全閥應按設備額定油壓調整,嚴禁任意調整。

(7)在測量鋼絲的伸長時,應先停止拉伸,操作人員必須站在側面操作。

(8)用電熱張拉法帶電操作時,應穿戴絕緣膠鞋和絕緣手套。

(9)張拉時,不得用手摸或腳踩鋼絲。

(10)高壓油泵停止作業時,應先斷開電源,再將回油閥緩慢松開,待壓力表退回至零位時,方可卸開通往千斤頂的油管接頭,使千斤頂全部卸荷。

篇3:錘擊預應力管樁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錘擊預應力管樁施工安全管理

1、安全生產責任制

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責任落實到人。各項經濟承包有明確的安全指標和包括獎懲辦法在內的保證措施。注意施工機械設備的使用安全,實現"無重傷、無死亡、無中毒、無倒塌、無重大機械事故"。

2、工人應掌握本工種操作技能,熟悉工種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認真建立"勞動保護記錄卡",及時做好記錄。

3、分部分項工程安全技術交底,受交底前履行簽字手續。

4、特種作業持證上崗。

所有施工技術人員及特殊工種工人一律持證上崗。鉆孔樁作業人員必須經培訓考核合格持證上崗。

5、安全檢查

必須建立定期安全檢查制度。有時間、有要求,明確重點部位,危險崗位,安全檢查有記錄。對查出的隱患應及時整改,做到定人、定時間、定措施。

項目部設立專職質安員,負責日常的安全生產和質量監督,檢查施工安全措施情況,監督落實安全保障措施,堅持現場巡視制度,及時發現和制止施工中的違章指揮和違章操作,并對工程質量進行監督,確保工程質量。

6、班組"三上崗、一講評"活動

班組在班前須進行上崗交底、上崗檢查、上崗記錄的"三上崗"和每周一次的"一講評"安全活動。對班組的安全活動,要考核措施。

7、所有人員進入施工現場一律要戴安全帽,不得赤足或拖鞋。

8、打樁施工前,清除施工的地下障礙物,整平施工場地。認真查清地下管線,給、排水管道等情況。

9、施工時,司機應思想集中,服從指揮,并不得隨意離開崗位。

10、樁機操作時應安放平穩。

11、施工現場安全用電必須符合以下規定:

(1)施工用電要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并經主管部門批準后實施。

(2)現場設配電房或專用配電柜作總電源控制,采用三相五線制。

(3)用電由有相應專業資質的持證專業人員管理,負責保護所有設備的線路和開關箱,停用的設備必須接閘斷電,鎖好開關箱;搬遷和移動用電設備應切斷電源,作妥善處理后進行;對用電過程發現的問題應及時報告和解決。

(4)施工現場臨時用電要按要求建立安全技術檔案。

(5)施工現場使用的設備及線路,按施工組織設計要求安裝和架設,用電原則執行一機、一閘、一漏電保護開關的"三級"保護措施,要對所有機械作接零和重復接地的裝置。所有電掣箱均有門、有鎖、有防漏雨蓋板,有危險標志,有統一編號,有管理負責人。嚴禁電線隨地走,發現使用線路有破損或絕緣性能不良應立即撤換。

(6)所有電閘、漏電、熔絲荷載必須與設備額定電流相等,不使用偏大或偏小額定電流的電熔絲,嚴禁使用銅線代替熔絲。

(7)手持電動工具建立和執行專人專機負責制,并定期檢查和維修保養,電源線、插頭和插座應完好,電源線按其容量使用無接頭的多股銅芯橡皮護套軟電纜,且不得隨意接長和調換。漏電保護開關應選用額定動作電流不大于15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小于0.15的。

(8)加強施工照明管理,除確保施工部位有規定的照度外,照明用具距離地面高度不低于2.5米,每一分隔(室或間)設漏電保護開關和電閘。

12、機械經安裝調試達到運轉正常后,要經驗收合格,掛牌后方能投入使用,駕駛人員和指揮人員需持有勞動局核發有效的上崗證,按機械性能要求正確使用,嚴禁違章作業。

13、施工現場各種機械要掛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牌,接受施工人員的監督。

14、各種機械要有專人負責維修、保養,并經常對機械運作的關鍵部位進行檢查,預防機械故障及機械傷人。

15、基坑北側有市政臨時供電線路,距支護樁最近距離1.8m,要求移開此電線路。或搭設防護攔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