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防水施工安全防護措施
1)材料存放于專人負責的庫房,嚴禁煙火并掛有醒目的警告標志和防火措施。
2)施工現場和配料場地應通風良好,操作人員應穿軟底鞋、工作服、扎緊袖口,并應配戴手套及鞋蓋。涂刷處理劑和膠粘劑時必須戴防毒口罩和防護眼鏡。外露皮膚應涂擦防護膏。操作時嚴禁用手直接揉擦皮膚。
3)患有皮膚病、眼病、刺激過敏者,不得參加防水作業。施工過程中發生惡心、頭暈、過敏者,應停止作業。
4)使用噴槍或噴燈點火時,火嘴不準對人。汽油噴燈加油過滿,打氣不能過足。
5)高處作業屋面周圍邊沿和預留洞口,必須按“洞口、臨邊”防護規定進行安全防護。
6)防水卷材采用熱融法施工時,使用明火操作時,應申請辦理用火證,并設專人看火。配有滅火器材,周圍30m內不準有易燃物。
7)雨天應待屋面干燥后施工。六級以上大風應停止室外作業。
8)下班清洗工具。未用完的溶劑,必須裝入容器,并將蓋蓋嚴。
篇2:酒店建筑工程聚胺脂防水涂料施工技術措施
酒店建筑工程聚胺脂防水涂料施工技術
1.材料特點
1.1該產品冷作業、雙組分,A料液態,B料粉劑,使用時A、B料按比例攪拌均勻即可,施工方便,水性安全無毒、無異昧。
1.2與水具有良好的混溶性,不怕潮濕,與水泥基面有很強的粘結力。不起泡、流淌。有較好的防水效果。
1.3固化后得到一種富于彈性的無接縫的整體涂膜防水層。
1.4耐水、耐老化、耐腐蝕、耐熱、粘結性能好。
主要技術指標:
固體含量:≥%65
拉伸強度:≥1.2mpa
延伸率:≥250%
粘貼強度:≥0.5mpa
涂膜表干時間:≤5h
涂膜實干時間:≤16h
不透水性0.3mpa、30min不透水
2.施工方法
2.1基面處理將基面泥土,浮塵等清除干凈。低凹破損處修平,基面一定要平整。
2.2把A料、B料按比例混合攪拌均勻后即可使用。
2.3涂抹涂料使用前將涂料攪拌均勻,然后用橡膠刮板涂刷在基層面上,涂膜厚度1.5~2mm。分二次涂刷,每涂間隔時間6~16小時(具體視涂膜固化情況而定)涂刷是時應防止堆料,每次涂刷不應超過1.5mm。
2.4每涂實干后應作施工質量檢查。看是否漏涂、起鼓、破損等,若出現上述現象應給予及時修補。避免在雪雨天施工。
2.5施工溫度5~35℃以上可用水稍作稀釋后施工。質量不受影響。
3.操作工藝
3.1工藝流程:
3.2基層處理:涂刷防水層施工前,先將基層表面的雜物、砂漿硬塊等清掃干凈,并用干凈的濕布擦一次,經檢查基層無不平、空裂,起砂等缺陷,方可進行下道工序。
3.3涂膜防水層施工:
材料配制:把A料、B料按比例混合,用電動攪拌器強制攪拌3~5min,至充分拌合無效即可使用。配好的混合料應2h內用完,不可時間過長。
附加涂膜層:穿過墻、頂、地的管根部,地漏、排水口,陰陽角,變形縫并薄弱部位,應在涂膜層大面積施工前,先做好上述部位的增強涂層(附加層)附加涂層做法:是在涂膜隊加層中鋪設玻璃地粘貼在基層上,陰陽角部位一般為條形,管根為塊形,三面角,應裁成形布鋪設,可多次涂刷涂膜。
涂刷第一道涂膜:在前一道涂膜加固層的材料固化并干燥后,應先檢查其附加層部位有無殘留的氣孔或氣泡,如沒有,即可洽刷第一層涂膜;如有氣孔或氣泡,則應用橡膠刮板將混合料用力壓入氣孔,局部再刷涂膜,然后進行第一層涂膜施工。
涂刮第一層TFC涂膜防水材料,可和塑料或橡皮刮板均勻涂刮,力求厚度一致,在1.5mm左右,即用量為1.5kg/m2。
涂刮第二道涂膜:第一道涂膜固化后,即可在其上均勻的涂刮第二道涂膜,涂刮方向應與第一道的舉行刮方向相垂直,涂刮第二道與第一道相間隔的時間一般不小于6h,亦不大于24h。
涂刮第三道涂膜:涂刮方法與第二道舉行膜相同,但涂刮方向應與其垂直。
涂膜保護層:最后一道涂膜固化干燥后,即可根據建筑設計要求的適宜形式,一般抹水泥砂漿。平面可澆筑細石混凝土保護層。
篇3:建筑工程廚衛間防水施工安全方案(3)
建筑工程廚衛間防水施工安全方案(三)
本工程廚衛間防水為聚氨酯涂膜1.5厚。
一、施工準備
(一)材料的保管與使用
1.按防水工程需要進料,并應妥善貯存。材料應貯存在陰涼干燥處,環境溫度不得高于70℃,并應有防火措施。
2.材料要根據每日需用量開罐使用,最好當天盡快用完。每次開罐倒料后應及時回蓋封嚴。
3.材料應有專門貯存地點,使之不受露水、雨淋、日曬的侵襲,并應遠離火源。
4.材料或配料若不能一次用完,應及時蓋嚴密封做短期貯存,并注意盡快用完。
(二)施工機具的準備
施工機具應經常維修保養,使用前應進行檢查,保證完好,否則應及時調撥補充備用。
(三)基層要求及處理
1.涂膜防水的基層應堅實,具有一定強度;清潔干凈,表面無浮土、砂粒等污物。
2.基層表面應平整、光滑、無松動,對于殘留的砂漿塊或突起物應以鏟刀削平,不允許有凹凸不平及起砂現象。
3.陰陽角處基層應抹成圓弧形;管道、地漏等細部基層也應抹平壓光,但注意管道應高出基層至少20mm,而排水口或地漏應低于防水基層。
4.基層應干燥,含水率以小于9%為宜,可用高頻水分測定計測定,也可用厚為1.5-2.0mm的1m2橡膠板材覆蓋基層表而,放置2-3h,若覆蓋的基層表而無水印,且緊貼基層的橡膠板一側也無凝結水痕,則基層的含水率即不大于9%。
5.對于不同種基層銜接部位、施工縫處,以及基層因變形可能開裂或已開裂的部位,均應嵌補縫隙,鋪貼絕緣膠條補強或用伸縮性很強的硫化橡膠條進行補強,若再增加涂膜的涂布遍數,則補強更佳。
二、涂膜施工工藝
1.涂布底層涂料
1)配制
將聚氨酯甲組分料與底涂乙料按1:3-1:4(重量比)的比例,準確稱量并混合攪拌均勻即成底層涂料。也可以用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和二甲苯進行配制,按甲組分料:乙組分料:二甲苯=1:1.5:2(重量比)的比例將材料混合攪拌均勻做底層涂料。
2)涂布
涂布底層涂料相當于瀝青卷材防水層的涂刷冷底子油工序,目的是隔絕基層潮氣。提高涂膜同基層有粘結力。
小面積施工可用油漆刷將配好的底層涂料細致均勻地涂刷在處理好的基層上。
大面積施工應先用油漆刷沾底層涂料,將陰陽角、排水口、預埋件等細部均勻細致地涂布一遍,再用長把滾刷在大面積基層上均勻地涂布底層涂料。
要注意涂布均勻、厚薄一致,且不得漏涂。一般涂布用量以每平方米0.15-0.20kg為宜。涂布后應間隔24h以上(具體時間應根據施工溫度測定),待底層涂料固化干燥后方可施工下道工序。
2.涂膜防水施工
1)配制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
按甲組分料:乙組分料=1:1.5(重量比)的比例準確稱量好甲料和乙料;先將甲料置入攪拌容器內,再隨之加入乙料,并立即開動電動攪拌器(轉速為100-500r/min)攪拌3-5min,至充分拌合均勻即可使用。
要注意:稱量準確,甲乙料混合偏差不大于+5%;不得任意改變配比、加大甲料或乙料用量,固化劑用量的多少并不與硬化的快慢成正比,隨便增加固化劑用量,會使涂膜的硬度、耐熱強度等性能降低。
若甲乙料混合攪拌后粘度大,不易涂布施工,則可加入重量為攪拌液的10%的甲苯或二甲苯稀釋拌勻。禁止使用一般涂料所用的稀釋劑或酮類稀釋劑。
應掌握不同施工溫度下混合料的適用時間,以配制在此時間內施工所用混合料的一次拌合量,特別是在施工溫度較高的情況下,甲、乙料在混合前液溫已較高,混合后會較快硬化,應予注意。
2)施工順序
基層處理→涂刷底層涂料(即聚氨酯底膠)→(增強涂布或增補涂布)→涂布第一道涂膜防水層(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增強涂布或增補涂布)→涂布第二道(或面層)涂膜防水層(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撒石渣→抹水泥砂漿保護層
涂布順序應先垂直面、后水平面;先陰陽角及細部、后大面。每層涂抹方向應相互垂直。
3)增強涂布與增補涂布
在陰陽角、排水口、管道周圍、預埋件及設備根部、施工縫或開裂處等需要增強防水層抗滲性的部位,應做增強或增補涂布。
增強涂布的做法,是在涂布增強涂膜中鋪設玻璃纖維布,用板刷涂驅除氣泡,將玻璃纖維布緊密地粘貼在基層上,不得出現空鼓或折皺。
4)涂布第一道涂膜在前一層涂料固化干燥后,先檢查其上有無殘留的氣孔或氣泡,如無,即可涂布施工;如有,則應用橡膠板刷將混合料用力壓入氣孔填實補平,然后再進行第一層涂膜施工。
涂布第一道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用塑料或橡皮板刷均勻涂刮。力求厚薄一致,厚度約為1.5mm(即1.5kg/m2)
平面或坡面施工后,在防水層未固化前不宜上人踩踏,涂抹施工過程中留出施工退路,分區分片用后退法涂刷施工。
施工溫度低或混合料攪拌流動度低的情況下,涂層表面留有板刷或抹子涂后的刷紋,為此應預先在混合攪拌液內適當加入二甲苯稀釋,用板刷涂抹后,再用滾刷滾涂均勻,涂膜表面即可平滑。
5)涂布第二道涂膜
第一道涂膜固化后,即可在其上均勻涂刮第二道涂膜,方法與第一道相同,但涂刮方向與第一道的涂刮方向相垂直。涂布第二道涂膜與第一道相間隔的時間應以第一道涂膜的固化程度(手感不粘)確定,一般不小于24h,亦不宜大于72h.
當24h后涂膜仍發粘,而又需涂刷下一道時,先涂一些涂膜防水材料,就不會粘腳,可以上人操作,不影響施工質量。
6)稀撒石渣
在第二道涂膜固化之前,在基表面稀撒粒徑約2mm的石渣,涂膜固化后,這些石渣即牢固地粘結在涂膜表面,作用是增強涂膜與其保護層的粘結能力。
7)設置保護層
最后一道涂膜固化干燥后,即可設置保護層。保護層采用抹水泥砂漿(或澆筑混凝土,由建設單位確定);地下室墻體外壁在稀撒石渣層上抹水泥砂漿保護層,做120厚保護墻,然后回填土。
5.13.2.3細部做法
1)陰陽角做法
在基層涂布底層涂料之后,先進行增強涂布,同時將玻璃纖維布鋪貼好,然后再涂布第一道、第二道涂膜。
2)管道根部
將管道以砂紙打毛,并用溶劑洗除油污,管根周圍基層應清潔干燥。在管根周圍及基層涂刷底層涂料;底層涂料固化后做增強涂布;增強層固化后再涂布第一道涂膜;涂膜固化后沿管道周圍密實鋪貼十字交叉的玻璃纖維布做
增強涂布;增強層固化后再涂布第二道涂膜。
3)施工縫(或裂縫處理)
施工縫處往往變形較大,應著重處理,先以彈性嵌縫材料(不允許用硅酮密封膠)填嵌裂隙,再涂刷底層涂料,固化后沿裂隙涂抹絕緣涂料(溶劑溶解的石蠟或石油瀝青)或鋪設1mm厚的非硫化橡膠條,然后做增強涂布(厚約2mm),增強層固化后再按規定順序涂布第一道及第二道涂膜。
5.13.2.4施工注意事項
1)材料庫房應設在交通方便的地方,涂膜防水未全部施工完以前,盡可能不搬遷。材料貯放應離地面30cm以上,堆放整齊,下部墊木要牢固。
2)施工機具應專管專用,注意檢查、維修、保管。使用后的機具應及時以溶劑清洗干凈。
3)涂料粘度大,不易施工時,可加入二甲苯稀釋,但加入量不得大于涂料重量的10%;當甲、乙料混合后固化快而影響施工時,可加入磷酸或苯磺酰氯等緩凝劑,但加入量不得大于甲組分材料重量0.5%。
4)施工溫度宜在5-350C之間,溫度低使涂料粘度大,不易施工而且容易涂厚,影響質量;溫度過高,會加速固化,亦不便施工,
5)不宜在霧、雨、雪、大風等惡劣天氣進行施工。
6)施工進行中或施工后,均應對已做好的涂膜防水層加以保護,勿使受到損壞。
7)注意安全。施工現場要通風,嚴禁煙火,要有防火措施;施工人員應著工作服,工作鞋,并戴手套和口罩;操作時若皮膚粘上涂膜材料,應及時用沾有乙酸乙酯的棉紗擦除,再用肥皂和清水洗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