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Z工業園區安保部培訓制度

Z工業園區安保部培訓制度

2024-07-23 閱讀 4333

工業園區安保部培訓制度

為確保培養一支業務技能全面、訓練有素、紀律嚴明、文明執勤的安保隊伍,特制定本制度。

培訓規定

1、安保主管總負責全體安保員全面軍體培訓工作與考評。

2、安保員每天必須開展晨訓(包括學習和訓練),由安保領班負責組織并實施。

3、安保員要按培訓計劃進行定期輪訓。

4、新招聘安保員除接受公司新員工培訓外,還必須在上崗前接受一周的強化培訓。

培訓項目與時間安排(根據各園區實際情況制定)

⑴每天早7:35~7:50為培訓時間(根據各園區實際情況制定)。

⑵每周一、周三、周五進行列隊項目訓練,每周二、周四、周六進行體能項目訓練,周日為消防訓練。

⑶惡劣氣候條件或其它情況進行業務知識培訓。

3、軍訓

內容:⑴列隊項目:a)立正、稍息、跨立、蹲下起立等;b)齊步、跑步、停止間轉法、步伐變換、敬禮、脫帽、戴帽等。

⑵體能項目:俯臥撐、跑步等。

要求:⑴軍訓過程中按正規軍事化要求操作。

⑵聽從指揮員口令,回答提問整齊統一,聲音洪亮,無拖音。

⑶養成良好的隊列禮儀。

⑷非特殊原因經主管批準外,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不參加軍體培訓。

考評:⑴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五,由主管、領班請園區辦領導參加對安保員進行軍訓考核,并把考核成績記錄在培訓考核表上。

⑵園區管理中心領導每季最后一個月的周五由經理及安保主管陪同,對全體安保員進行軍體訓練、檢閱及以班組為單位進行考核評分。

⑶主管對軍體檢閱做總結報告,并對各項考核記錄進行整理、歸檔。

4、業務知識

內容:⑴物業理論:懂得物業管理基礎知識,掌握協助物業管理的基礎技能。

⑵規章制度:部門章程、崗位職責、紀律規定、獎懲規定。

要求:⑴達到每個崗位隊員都基本熟悉相關物業知識,并將之運用到實際工作當中。

⑵使每個隊員都熟知公司及部門相關規定,以相關規定嚴格約束自己。

⑶達到每個隊員在崗期間都能嚴格執行公司各項管理服務要求。

考核:⑴每月班組進行一次自我考核。

⑵每季部門進行一次綜合考核。

篇2:保安治安保衛常識培訓教案

培訓目的:打好治安保衛理論基礎,從而在工作中扎實做好治安保衛工作。

培訓重點:治安管理常識正當防衛、緊急避險常識現場保護常識。

課時安排:共90分鐘。

講課內容:

一、治安管理常識

(一)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分類

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很多,根據長期同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作斗爭的實際情況,《條例》按照行為的違法內容,將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歸納為以下八大類。

1.擾亂公共秩序行為。

2.妨害公共安全行為。

3.侵犯他人人身權利行為。

4.侵犯公私財物行為。

5.妨害社會管理秩序行為。

6.違反消防管理行為。

7.違反交通管理行為。

8.違反戶口或居民身份證管理行為。

《條例》對賣淫、嫖宿暗*、介紹或者容留賣淫、嫖宿暗*行為,違反政府規定種植罌粟等毒品原植物行為,賭博或者為賭博提供條件行為,制作、復制、出售、出租或者傳播淫書、淫畫、淫穢錄像或者其他淫穢物品行為,作了單獨的規定。

(二)違反治安管理行為與犯罪行為的區別

1.情節輕重和對社會危害大小不同。犯罪情節重于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社會危害性大于違反治安管理行為。

2.觸犯的法律不同。犯罪觸犯《刑法》,違反治安管理行為觸犯《條例》。

3.應當受到的處罰不同。犯罪應受刑罰處罰,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應受治安管理處罰。

二、正當防衛、緊急避險常識

(一)正當防衛的條件

正當防衛的出發點是為了保護合法的權益。但是,在保護的同時又造成了不法侵害者一定的損害。因此,在行使這項權利時必須要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否則,濫用防衛權,無限擴大對對方的損害,不僅達不到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目的,還會造成國家和人民利益不應有的損害,破壞了社會主義法制。正當防衛的條件包括不法侵害和防衛兩個方面的條件。

1.正當防衛的不法侵害條件

(1)必須有真實存在的不法侵害行為,才能進行正當防衛。所謂真實存在的不法侵害行為,是指客觀上發生了危害社會的行為。也就是說,這種危害社會的行為,不是行為主觀想象和推測的,而是客觀存在的。

(2)必須針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行為,才能實行正當防衛。這個條件說的是正當防衛的時機問題。不法侵害正在進行,是指不法侵害行為已發生并尚未結束。此時,不法侵害行為處于實施階段。譬如,殺人犯正舉刀向被害人砍來,盜竊犯正在撬門扭鎖。不法侵害行為尚未發生或者已經結束,都不屬于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實施的行為,都不屬于正當防衛。

2.正當防衛的防衛條件防衛行為是由不法侵害行為引起的,它包括防衛對象和防衛限度兩個條件。

(1)正當防衛必須針對不法侵害者本人實行。這一條件是指正當防衛不能針對沒有實施不法侵害的他人進行。正當防衛目的在于排除不法侵害,所以,只能采取給侵害者本人造成損害的方式進行,不能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

對于未達到法定責任年齡的人及精神病人所實施的侵害行為,不能實行正當防衛。情況緊迫的,可采取緊急避險。

(2)正當防衛不能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是指有效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限度。判斷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一是要看防衛行為是否能有效制止住不法侵害;二是要把防衛行為與侵害行為進行比較,凡是經綜合分析認為防衛行為與侵害行為在性質強度、手段等方面大體相當,即可認定是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須的限度。否則,為了保護輕微的合法權益,而對不法侵害者造成重大損失的;或能用較緩和的防衛手段就足以制止不法侵害,而是采取激烈的,強度很大的手段的,就是超過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

上述正當防衛的兩個方面的四個條件,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缺一不可,只有這兩個方面的四個條件同時具備,正當防衛才能成立。否則,就是非正當防衛。

(二)常見的非正當防衛

非正當防衛,是指行為人的行為不符合正當防衛某個條件的“防衛”。非正當防衛屬于不法行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常見的非正當防衛,主要有以下幾種:

1.假想防衛

正當防衛必須要針對真實存在的不法侵害行為才能進行。假想防衛,是指不法侵害行為實際不存在,只是由于行為人認識上的錯誤,想象或者推測存在著不法侵害,并對想象或推測中的侵害人實行侵害的行為。

2.防衛挑撥

正當防衛所針對的不法侵害行為是侵害人主動發起的,防衛人被迫進行防衛,以避免損害。防衛挑撥,是指不法侵害的行為人以故意挑釁、引誘等方法,促使對方先對自己實行襲擊,然后以“正當防衛”為借口加害對方的一種行為。

3.不適時防衛

正當防衛必須是針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行才能實行。不適時防衛,是指針對不是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行為所進行的“防衛”行為。它包括兩種情況,提前防衛和事后防衛。

4.局外防衛

正當防衛必須是針對不法侵害者本人實施。局外防衛,是指防衛者對不法侵害者以外的人實行的侵害行為。

5.抗拒防衛

正當防衛是合法權益的保衛者,對不法侵害者進行的反擊。對實行合法行為的人,不存在正當防衛問題。抗拒防衛,是指行為人為了保護自己的非法利益,而對執行職務或其他實行合法行為的人所進行的抗拒、侵害行為。例如:逃犯抗拒公安人員的追捕。

6.互毆行為

正當防衛的雙方,一方是不法侵害者,另一方是合法權益的保衛者。如果雙方都有互相侵害的故意,都實施了不法行為,則都屬于不法侵害者,雙方都無正當防衛的權利。互毆行為,是指雙方互相毆斗的行為。

7.防衛過當

正當防衛不能超過必要限度。防衛過當,是指行為人的防衛行為超過了必要限度,給對方造成了不應有的損害的行為。

(三)正當防衛在保衛工作中的意義[正當防衛作為一種法律制度,對于我們做好保衛治安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1.正當防衛可以保證我們有效地履行職責,積極地同違法行為作斗爭

我國《刑法》上規定的正當防衛既是我們一項合法權利,也是我們為國家和社會應盡的法律義務,是光榮的行為,受法律保護。我們在保安工作中,當遇到公共利益、本人或其他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了不法侵害時,就可以正當防衛為武器,排除不法侵害,確保我們單位和他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從而有效地保護國家、集體和人民的利益,盡到我們應盡的職責。

2.正當防衛能夠起到預防違法犯罪,保證社會安定的作用

根據正當防衛的規定,任何公民在正當防衛過程中,依法對不法侵害者本人造成人身或財產的損害,不負法律責任。這樣就使那些圖謀不軌或膽敢以身試法的分子,感到恐懼,有所震懾,使其不敢或輕易地進行危害社會的活動,從而起到了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的作用。

3.正當防衛有利于提高我們的法律意識,自覺維護社會主義法制

正當防衛,一方面鼓勵公民積極地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一方面又要求公民嚴格遵守正當防衛的條件,防止感情用事,濫用防衛權,超過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以致破壞社會主義法制。

篇3:科技園安保員工工作培訓管理

科技園區安保員工工作培訓管理

對招聘來的人員進行系統培訓,使其迅速達到工作所需要的標準。培訓內容及形式包括:

(一)崗前培訓

1.安保員被錄用后,進行"應知應會"的培訓。

2.要對每位新入職員工進行崗前培訓,介紹大樓情況、工作紀律、操作要求和崗位職責。

3.培訓內容為《工作手冊》。

4.上崗前要求必須掌握安保通訊和消防設備器材的使用和操作。

5.合格后上崗,試用期兩個月。

(二)內部培訓

1.安保培訓:根據每年制定的安保部內部培訓計劃,擬訂安保培訓方案,通過授課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方式定期進行培訓,從而提高安保員的警惕性、"四防"意識、應變能力和身體素質,使其掌握本職技能。

2.消防培訓:根據每年制訂的安保部內部消防培訓計劃,擬訂安保消防培訓方案、年度消防演習計劃安排等培訓內容,通過授課與實際相結合的方式定期進行培訓,從而達到提高安保員的防火意識,掌握滅火搶救能力的目的。

(三)培訓工作管理

1.各崗位安保員必須根據培訓計劃參加公司或本部門的培訓課程,如公司組織的培訓課程與本部門組織的課程在內容上相同或時間上有沖突時要以公司組織的為主,本部門培訓可相應調整。

2.培訓前要進行書面或口頭通知,并要求每位參加培訓的人員在《簽到表》上簽到。

3.培訓結束后進行考核評估,評估分:筆試與實際操作等考核方式,并做好安保員考核成績的記錄作為每位績效的依據。

4.安保部《培訓記錄》要由本部進行整理存檔。

(四)培訓基本項目

1、應知應會:

1)服務意識教育

2)禮節禮貌及員工行為規范和修養

3)大樓消防設備設施的了解

4)消防安全基本理論和消防須知

5)安保工作常識

6)公司和部門制度與規定

7)崗位工作職責與細則

2、崗位工作規范:

1、工作方法與技巧

2、園區突發事件的處理程序

3、軍體訓練:

1、隊列訓練(立正、稍息、跨立、停止間轉法、敬禮、步伐行進與立定、蹲下與起立、整齊報數);

2、拳術訓練(基本功、擒敵拳1-20動作套路、主動擒敵)。

4、法律常識:

1、刑法常識;

2、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

3、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4、治安管理條例等;

5、新《物權法》

5、消防隊伍的訓練和演習要求:

1、安保部全體人員均為義務消防員,義務消防員的培訓工作由各安保主管具體負責并擬定培訓計劃,各部門協助進行。各部門的消防隊伍要做到迅速、安全、徹底地撲滅火災,必須堅持滅火管理的平時訓練,通過訓練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通過訓練找到適合自己的消防辦法,通過訓練摸索防火、滅火的措施和技巧。

2、平時訓練還要和定期演習相結合,根據本部門的實際情況每年進行一至二次的消防演習,通過演習來檢驗園區防火、滅火的整體功能,要求防火、滅火預定方案科學實際、指揮得當、義務消防隊員稱職,消防設施能發揮作用,把損失降至最低。通過演習要了解園區內業主、客戶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救能力的反映程度,演習后各項目要及時總結經驗,找出不足以便采取進一步的預防措施,要在改進后能提高園區防火、滅火自救的能力,在演習中最好提前聯系消防局的相關專業人員進行現場指導或能夠提出改進辦法和途徑。

3、消防培訓的內容:

1、了解園區消防要害、重點部位如:機房、園區死角、重要庫房等。

2、了解園區各種消防設施的情況,掌握滅火器的安全使用方法。

3、火災時撲救工作的相關知識和技巧,自救知識和技巧。

4、組織觀看實地消防演習進行現場模擬。

5、培訓后進行書面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的考核。

(五)培訓要求

1、培訓期間,要認真聽講,遵守課堂紀律。

2、理論學習時,要自帶筆和筆記本,認真做好記錄。

3、隊列訓練時,按正規軍事化要求操作。

4、培訓期間,不得遲到、早退、曠課。

(六)考評辦法

1、理論考試采取筆試閉卷方式,85分以上為優,75-84分為良,60-74分為中,60分以下為差。

2、軍體訓練由安保主管進行單兵考核,成績分優、良、中、差四個等級。

(七)獎懲辦法

1、實習員工培訓考評分達不到中等以上的,延期轉正。

2、不同員工培訓考評分達不到中等以上的,將列為考查對象,隨時有可能被淘汰。

3、普通員工培訓考評分優秀的,作為資深員工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