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舊房拆除工程安全技術措施

舊房拆除工程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8079

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進一步發展,舊城改造的任務越來越重,舊有建筑物的拆除工程量越來越大,拆除難度也越來越高,迫切需要對拆除施工進行規范化管理。根據我國拆除工程的發展趨勢,北京建工集團研究編寫了拆除技術規程,提高了拆除速度和安全性,使文明施工程度與經濟效益得到了同步提高。

一、拆除工程中的安全防范重點

對位于主次干道兩側及城區繁華區域和居民區的房屋拆除工程,必須堅持“先防護、后拆除”的原則,確保過往行人、車輛的安全和周圍環境不受影響。在拆房施工時,必須有安全望人員進行監護,夜間應設置紅色警示燈。

為保證拆除施工的順利進行和有效控制,拆除施工單位必須編制拆除施工方案,拆除施工方案應包括以下內容:

1.被拆房屋概況;

2.被拆房屋平、立面圖及周邊環境示意圖;

3.拆除程序、方法、要求和時間;

4.安全保障體系、安全防范和應急措施(防止墻體突然倒塌的穩定措施、事故搶險和救援措施等);

5.文明施工措施(包括:圍欄、周圍環境保護、廢舊材料清運等措施);

6.施工現場人員匯總表(姓名、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工種、本崗位工齡、崗位證書號);

7.設備機具匯總表(設備機具名稱、規格型號、使用年限、生產單位);

8.各類設備操作規程(使用吊放工具或起重設備須符合“十不吊”規定);

9.方案審批表。

施工單位要加強規范用工行為,加強安全教育培訓,不得隨意招收“三無”人員。新工人、換崗工人必須經培訓合格后才能上崗,特種作業人員、機械操作人員等必須持證才能上崗。在拆房施工前,施工單位必須層層進行安全技術和文明施工交底,交底人和被交底人須分別簽字。施工現場負責人須對現場作業人員進行班前教育,并由施工現場安全員記錄教育內容、人員和拆房施工日記。

拆房施工時,施工單位必須明確負責人在現場指揮,督促作業人員嚴格按方案規定施工。施工現場的所有作業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禁止穿汗背心、短褲、拖鞋,嚴禁酒后上崗作業。高處作業不得任意向下拋擲拆除的物料,禁止用人力推倒方法進行拆除施工。使用吊放工具或起重設備,要有專人指揮,機操、指揮和司哨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不允許超載、斜吊,嚴禁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

拆除下來的廢舊材料應及時清運出場,嚴禁在施工現場焚燒廢物。運輸過程中嚴禁發生拋、灑、滴、漏等污染環境的行為。

二、房屋拆除的施工順序

根據不同的拆除對象,拆除施工應當采取不同的拆除方法和拆除順序,但應遵守“先上后下、先非承重結構后承重結構”的基本原則。

(一)人工拆除

拆除對象:磚木結構平房。

拆除順序:屋面瓦→板→椽子→檁條→屋架或木架→磚墻(或木柱)→基礎。

拆除方法:人工用簡單的工具,如倒鏈、撬棍、大錘、鐵鍬、瓦刀等。上面幾個人拆,下面幾個人接運拆下來的建筑材料。至于磚墻的拆除方法一般不許用推倒或拉倒的方法,而是由上而下拆除,如果必須采用推倒或拉倒的方法,必須有人統一指揮,待人員全部撤離到安全地方才可進行。拆屋架時可用簡單的起重設備,三木塔掛導鏈或滑輪拆下。

(二)人工與機械相結合的方法。

拆除對象:混合結構多層樓房

拆除順序:屋頂防水和保溫層→屋頂混凝土和預制樓板→屋頂梁→頂層磚墻→樓層樓板→樓板下的梁→下層磚墻,如此逐層往下拆,最后拆基礎。

拆除方法:人工與機械配合,人工剔鑿,用機械將樓板、梁板構件吊下去,人工拆磚墻、用機械吊運磚。

(三)機械拆除

有些被拆除建筑物有用的材料少,或者為了加速拆除則采用破壞性拆除方法,如用液壓錘、液壓剪、挖土機或重錘錘擊等機械拆除方式。

為了保證安全拆除,必須先了解拆除對象的結構,弄清組成房屋的各部分結構構件的傳力關系,才能合理地確定拆除順序和辦法。

一般說來房屋的結構組成,由屋頂板或樓板、屋架或梁、磚墻或柱、基礎四大部分組成。其傳力關系也很明確。

屋頂板或樓板傳力給屋架或梁,屋架或梁傳力給磚墻或柱,磚墻或柱傳力給基礎。

因此,拆除的順序,原則上就是承受力的主次關系,或者說按傳力關系的次序來確定。即先拆最次要的受力構件,然后拆除次之受力構件,最后拆主要受力構件。拆除順序是:屋頂板→屋架或梁→承重磚墻或柱→基礎。如此由上而下,一層一層往下拆。至于不承重的維護結構,如不承重的磚墻、隔墻可以最先拆,但有的磚墻雖不承重,可是起到木柱的支撐作用,這樣的情況就不急于拆除,可以待到拆木柱時一起拆。

幾年前,某拆除公司在拆除北京郎家園5號舊廠房時,就是因為沒有采用正確的拆除方法,嚴重違反了上述拆除基本原則,造成施施工中廠房整體倒塌,致使4人死亡的惡性安全責任事故。

當時,這座廠房需進行整體拆除,承接此項工程的北京某拆除公司采用重錘錘擊樓房下面的支撐柱子,然后使用推土機將廠房整體拉倒的拆除施工方法。該廠房為框架結構,該公司使用機械設備先將倒塌方向一側的柱子砸碎,然后將另一側的柱子剔出鋼筋,使用氣割將柱子鋼筋割斷,再使用推土機準備將廠房拉倒。前期準備工作結束后,開始使用推土機拉,但沒有拉倒。該公司經理帶領4個人進入廠房內,對另一側柱子的剩余鋼筋進行二次氣割。正在割的過程中,廠房突然倒塌,樓內4人被埋在倒塌廢墟當中,1人僥幸跑出。此次事故造成包括經理在內的4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數百萬元。

分析這起事故,其具體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拆除廠房時采用不正確的拆除方法,嚴重違反拆除的基本原則。

(2)拆除施工中沒有仔細研究未拆倒的原因,就冒然進入正在拆除的危房中進行氣割施工,嚴重違章指揮,違章操作。

(3)施工方案不切合實際情況,存在嚴重的缺陷。

另外,除了摸清上部結構的情況之外,還必須弄清基礎地基的情況,否則也要出問題。例如,某工地在拆除一幢臨時平房時,就是因為不了解該房是建在很淺的土地基上,而且由于地面水長期浸泡地基,地基土松軟,當屋蓋拆除之后,磚墻失去壓力后發生傾斜倒塌,造成了傷人事故。

拆除過程中大大小小的事故經常出現,但是,有了正確的拆除理論作為施工的指導,根據具體拆除情況制訂詳細的施工方案,加上正確的指揮,拆除事故還是能夠避免的。

篇2:舊房拆除工程的施工方法安全措施

當前城市(特別是大城市)住宅建設的重點,從過去的新區開發轉移到新區開發與危房、舊區改造并重,同時為了城市建設的需要,還有一些舊的建筑拆除。拆除工程作為城市建設程序的一部分,需要專門技術作支持。多年來,由于在拆除工程中的組織管理不嚴或拆除技術的失誤,傷亡事故時有發生。為了做好拆除工程的安全生產與文明施工,避免事故的發生,應根據工程特點,確定具體的拆除方法,遵循一定的施工程序,落實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并加強管理,加強對操作人員的安全教育工作。

拆除工程的施工方法,首先要考慮安全,然后,考慮經濟、人力、速度、擾民問題,周圍設施問題和盡量保存有用的建筑材料等因素。

在拆除之前,必須首先了解拆除對象的結構,組成建筑物的各部分結構構件的受力關系,分析確定拆除方法和順序。一般來說,拆除的順序原則上是按受力的主次關系,或者說按傳力關系的次序來確定。即先拆最次要的受力構件,然后拆次要的受力構件,最后拆最主要的受力構件,即拆除順序一般為:屋頂板→屋架或梁→承重磚墻或柱→基礎。并且要由上而下,逐層往下拆。至于不承重的維護結構,如框架結構的非承重磚墻或隔斷墻可以先拆除。

1拆除施工方法

1.1人工拆除

拆除順序:屋面瓦→扳→椽子→楞條→屋架或木架→磚墻(或木柱)→基礎。

拆除方法:人工用簡單的工具,如撬棍、鐵楸、瓦刀等,上面幾個人拆,下面幾個人接運拆下來的建筑材料。至于磚墻的拆除方法一般不許用推倒或拉倒的方法,而是由上而下拆除,如果必須采用推倒或拉倒的方法,必須有人統一指揮,待人員全部撤離到安全地方才可進行。拆屋架時可用簡單的起重設備,三木塔掛導鏈或滑輪。

1.2人工與機械相結合

拆除對象:混合結構多層樓房。

拆除順序:屋頂防水和保溫層→屋頂混凝土和預制樓板→屋頂梁→頂層磚墻→樓層樓板→樓板下的梁→下層磚墻,如此逐層往下拆,最后拆基礎。

拆除方法:人工與機械配合,人工剔鑿,用機械將樓板、梁板構件吊下去,人工拆磚墻、由機械吊運磚。

1.3機械拆除

有些拆除對象有用的材料少,或者為了加速拆除則采用破壞性拆除方法,如用推土機或重錘錘擊等方式。

1.4爆破拆除

爆破拆除方法常用于比較堅固的、高層或大型的建筑物和構筑物的拆除。應根據周圍的環境、不同結構和構件的類型等來選擇爆破施工方法和爆破控制措施。其基本方法有:控制爆破、靜態爆破和近人爆破。

2拆除準備工作

2.1技術準備

熟悉被拆建筑物(構筑物)的竣工圖紙,弄清建筑物的結構情況、建筑情況、水電及設備管道情況。必須注意的是,竣工圖在施工過程中可能有變更。

調查周圍環境、場地、道路、水電設備管路與危房情況等。

編制拆除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向進場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教育。

2.2現場準備

清除被拆建筑物倒塌范圍內的物質與設備。

疏通運輸道路,拆除施工中臨時水、電源、設備。

切斷被拆建筑物的水、電、煤氣、暖氣、管道等。

檢查周圍危舊房,必要時進行臨時加固。

向周圍群眾出安民告示,在拆除危險區設置警戒區標志。

2.3設備材料準備

準備拆除的機械工具、起重運輸機械和爆破拆除所需的全部爆破器材,以及爆破材料危險品臨時庫房。

2.4組織準備

成立組織領導機構、組織勞動力進場。

3安全技術措施

拆除工作前,應對其結構強度進行詳細調查,制定拆除施工方案,經審批后,組織技術人員和工人學習了解施工組織設計、安全操作規程,并詳細的安全技術交底。拆除中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措施,技術隊長應在現場指揮施工。

施工開始前,先將電線、天然氣管道、供熱管道等通往拆除建筑物的支線切斷或遷移。每班開工前,檢查所有工具是否牢靠,被拆除建筑的危險狀況,發現險情,應先排除后,才可作業。

拆除建筑物,應遵照拆除方案自上而下順序進行,禁止數層同時拆除。拆除作業工人,應站在腳手架或穩固結構部位上操作,拆除某部分時,要防止其他部分發生倒塌,拆除梁與柱之前,應在拆除其全部承重結構后進行。

建筑物開始拆除前,應在建筑物周圍設安全圍欄,在作業上方10m范圍內建立拆除和警戒區域,掛警告牌,并派專人監護,禁止非拆除人員進入拆除場地。

拆除建筑物時,樓板上不允許多人聚集和集中堆放材料,以免樓蓋結構超載發生倒塌。拆除較大或沉重的材料,應由起重機械吊下和運走。散碎材料應用溜放槽溜下,禁止向下拋擲。拆下材料要及時清理運走。

拆除開始先把有倒坍危險的結構物,用支柱支撐或繩索等臨時加固。拆除屋架時,先將吊索綁好,兩端拉好溜繩,再用氣焊在屋架兩支座焊縫上同時切割,然后將吊具拆去。

拆除的建筑物內部,如有些機械設備不能轉移,宜先搭設堅固的防護棚,再進行上部拆除。

采用推倒拆除法和爆破拆除法時,必須經設計計算,制定專項安全技術措施,并認真進行安全交底,落實各項安全技術措施,嚴格崗位責任制,統一指揮,防止發生事故。

拆除建筑物一般不采用推倒方法,遇有特殊情況必須要用推倒方法時,必須遵守規定:砍切墻根的深度不能超過墻厚的三分之一,墻的厚度小于兩塊半磚時,不許進行掏掘;為防止墻壁向掏掘方向傾倒,在掏掘前,要用支撐撐牢;建筑物推倒前,應發出信號,待全體工作人員避至離建筑物高度2倍以上的距離或有保證的安全地帶后,才能進行;在建筑物推倒倒塌范圍內,如有其他建筑物時,嚴禁采用推倒方法。

拆除石棉瓦及輕結構屋面工程時,嚴禁施工人員直接踩踏在石棉瓦及其他輕型板上進行工作;必須移動板梯,板梯上端必須掛牢,防止高處墜落。

采用控制爆破方法進行拆除工程應按要求做:嚴格遵守《土方及爆破工程施工與驗收規范》關于拆除爆破的規定;在人口稠密、交通要道等地區爆破建筑物,應采用電力或導爆,不得采用火花起爆;當采用分段起爆時,應采用毫秒雷管起爆;當采用微量炸藥的控制爆破,可大大減少飛石,但不能絕對控制飛石,仍應采用適當保護措施,如對低矮建筑物采取適當護蓋,對高大建筑物爆破設一定安全區,避免對周圍建筑物和人身的危害;爆破時,各道工序要認真細致的操作、檢查與處理,杜絕各種不安全事故發生。爆破要有臨時指揮機構,便于分別負責爆破施工與起爆等有關安全工作。爆破方法拆除建筑物部分結構的時候,應保證其他結構部分的良好狀態;爆破如發現保留的結構部分有危險征兆,應采取安全措施后,再進行工作。

篇3:舊房拆除工程安全技術措施

舊房拆除工程的安全技術措施

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進一步發展,舊城改造的任務越來越重,舊有建筑物的拆除工程量越來越大,拆除難度也越來越高,迫切需要對拆除施工進行規范化管理。根據我國拆除工程的發展趨勢,北京建工集團研究編寫了拆除技術規程,提高了拆除速度和安全性,使文明施工程度與經濟效益得到了同步提高。

一、拆除工程中的安全防范重點

對位于主次干道兩側及城區繁華區域和居民區的房屋拆除工程,必須堅持“先防護、后拆除”的原則,確保過往行人、車輛的安全和周圍環境不受影響。在拆房施工時,必須有安全望人員進行監護,夜間應設置紅色警示燈。

為保證拆除施工的順利進行和有效控制,拆除施工單位必須編制拆除施工方案,拆除施工方案應包括以下內容:

1.被拆房屋概況;

2.被拆房屋平、立面圖及周邊環境示意圖;

3.拆除程序、方法、要求和時間;

4.安全保障體系、安全防范和應急措施(防止墻體突然倒塌的穩定措施、事故搶險和救援措施等);

5.文明施工措施(包括:圍欄、周圍環境保護、廢舊材料清運等措施);

6.施工現場人員匯總表(姓名、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工種、本崗位工齡、崗位證書號);

7.設備機具匯總表(設備機具名稱、規格型號、使用年限、生產單位);

8.各類設備操作規程(使用吊放工具或起重設備須符合“十不吊”規定);

9.方案審批表。

施工單位要加強規范用工行為,加強安全教育培訓,不得隨意招收“三無”人員。新工人、換崗工人必須經培訓合格后才能上崗,特種作業人員、機械操作人員等必須持證才能上崗。在拆房施工前,施工單位必須層層進行安全技術和文明施工交底,交底人和被交底人須分別簽字。施工現場負責人須對現場作業人員進行班前教育,并由施工現場安全員記錄教育內容、人員和拆房施工日記。

拆房施工時,施工單位必須明確負責人在現場指揮,督促作業人員嚴格按方案規定施工。施工現場的所有作業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禁止穿汗背心、短褲、拖鞋,嚴禁酒后上崗作業。高處作業不得任意向下拋擲拆除的物料,禁止用人力推倒方法進行拆除施工。使用吊放工具或起重設備,要有專人指揮,機操、指揮和司哨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不允許超載、斜吊,嚴禁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

拆除下來的廢舊材料應及時清運出場,嚴禁在施工現場焚燒廢物。運輸過程中嚴禁發生拋、灑、滴、漏等污染環境的行為。

二、房屋拆除的施工順序

根據不同的拆除對象,拆除施工應當采取不同的拆除方法和拆除順序,但應遵守“先上后下、先非承重結構后承重結構”的基本原則。

(一)人工拆除

拆除對象:磚木結構平房。

拆除順序:屋面瓦→板→椽子→檁條→屋架或木架→磚墻(或木柱)→基礎。

拆除方法:人工用簡單的工具,如倒鏈、撬棍、大錘、鐵鍬、瓦刀等。上面幾個人拆,下面幾個人接運拆下來的建筑材料。至于磚墻的拆除方法一般不許用推倒或拉倒的方法,而是由上而下拆除,如果必須采用推倒或拉倒的方法,必須有人統一指揮,待人員全部撤離到安全地方才可進行。拆屋架時可用簡單的起重設備,三木塔掛導鏈或滑輪拆下。

(二)人工與機械相結合的方法。

拆除對象:混合結構多層樓房

拆除順序:屋頂防水和保溫層→屋頂混凝土和預制樓板→屋頂梁→頂層磚墻→樓層樓板→樓板下的梁→下層磚墻,如此逐層往下拆,最后拆基礎。

拆除方法:人工與機械配合,人工剔鑿,用機械將樓板、梁板構件吊下去,人工拆磚墻、用機械吊運磚。

(三)機械拆除

有些被拆除建筑物有用的材料少,或者為了加速拆除則采用破壞性拆除方法,如用液壓錘、液壓剪、挖土機或重錘錘擊等機械拆除方式。

為了保證安全拆除,必須先了解拆除對象的結構,弄清組成房屋的各部分結構構件的傳力關系,才能合理地確定拆除順序和辦法。

一般說來房屋的結構組成,由屋頂板或樓板、屋架或梁、磚墻或柱、基礎四大部分組成。其傳力關系也很明確。

屋頂板或樓板傳力給屋架或梁,屋架或梁傳力給磚墻或柱,磚墻或柱傳力給基礎。

因此,拆除的順序,原則上就是承受力的主次關系,或者說按傳力關系的次序來確定。即先拆最次要的受力構件,然后拆除次之受力構件,最后拆主要受力構件。拆除順序是:屋頂板→屋架或梁→承重磚墻或柱→基礎。如此由上而下,一層一層往下拆。至于不承重的維護結構,如不承重的磚墻、隔墻可以最先拆,但有的磚墻雖不承重,可是起到木柱的支撐作用,這樣的情況就不急于拆除,可以待到拆木柱時一起拆。

幾年前,某拆除公司在拆除北京郎家園5號舊廠房時,就是因為沒有采用正確的拆除方法,嚴重違反了上述拆除基本原則,造成施施工中廠房整體倒塌,致使4人死亡的惡性安全責任事故。

當時,這座廠房需進行整體拆除,承接此項工程的北京某拆除公司采用重錘錘擊樓房下面的支撐柱子,然后使用推土機將廠房整體拉倒的拆除施工方法。該廠房為框架結構,該公司使用機械設備先將倒塌方向一側的柱子砸碎,然后將另一側的柱子剔出鋼筋,使用氣割將柱子鋼筋割斷,再使用推土機準備將廠房拉倒。前期準備工作結束后,開始使用推土機拉,但沒有拉倒。該公司經理帶領4個人進入廠房內,對另一側柱子的剩余鋼筋進行二次氣割。正在割的過程中,廠房突然倒塌,樓內4人被埋在倒塌廢墟當中,1人僥幸跑出。此次事故造成包括經理在內的4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數百萬元。

分析這起事故,其具體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拆除廠房時采用不正確的拆除方法,嚴重違反拆除的基本原則。

(2)拆除施工中沒有仔細研究未拆倒的原因,就冒然進入正在拆除的危房中進行氣割施工,嚴重違章指揮,違章操作。

(3)施工方案不切合實際情況,存在嚴重的缺陷。

另外,除了摸清上部結構的情況之外,還必須弄清基礎地基的情況,否則也要出問題。例如,某工地在拆除一幢臨時平房時,就是因為不了解該房是建在很淺的土地基上,而且由于地面水長期浸泡地基,地基土松軟,當屋蓋拆除之后,磚墻失去壓力后發生傾斜倒塌,造成了傷人事故。

拆除過程中大大小小的事故經常出現,但是,有了正確的拆除理論作為施工的指導,根據具體拆除情況制訂詳細的施工方案,加上正確的指揮,拆除事故還是能夠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