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堂架搭設方法及要求
1.滿堂架下面所用的竹膠板墊塊,應使用下腳料制作,制作規格為200×200mm嚴禁使用大塊模板制作。
2.滿堂架立桿間距L≤800mm,48mm鋼管搭設,水平桿不得少于3道,掃地干一道,中間桿一道,梁底桿一道。以及加設剪刀撐。
3.架體的整體性與穩定性構造:
1).立桿:架體設縱橫向掃地桿,掃地桿設在基礎上平面200mm處的立桿上,用十字扣件
固定在立桿上,立桿之間必須按步距滿設雙向水平桿,確保兩方向足夠的設計剛度。立桿接頭要錯開不設在同一層面上,立桿下端與墊木間增加木楔,用來調整立桿沉降不勻。
2)水平桿:縱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扣件的擰緊力矩控制在45-60Nm,水平桿在轉角處必須交圈(形成井字形結構);水平桿接長時,相鄰兩接頭不在同步同跨內。不同步、不同跨,兩個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
3)連墻桿:
架體與混凝土框柱進行有效的附墻連接,以提高支模架在施工荷載作用下的變形能力。
4)、剪刀撐設置:
豎向剪刀撐:沿支模架外排立桿的四周滿設剪刀撐;中間部每隔7.5~9.0m設置豎向剪刀撐;縱、橫向剪刀撐按三步六跨通高設置。
水平剪刀撐:當支撐架高度≥20m時,在架體頂部和中部每隔6.0~7.5m設水平剪刀撐,以提高架體抵抗水平施工荷載沖擊時的穩定性;任何情況下,高支撐架的頂部和底部必須設水平剪刀撐。
5)、中廳四周各層3-4排支撐架在各層施工完后不拆除,作為水箱屋面花架梁支模架的輔助架,以利于花架梁支模架的整體穩定。中廳一層卸荷架與以上各層支模架立桿豎直對應,立桿下墊50mm厚、250mm寬的木板
2梁模支設及細部做法要求:
1)梁底模板,首先算出梁底高度,起拱高度,在按梁底標高操平,通梁將兩端水平固定,然后拉通線將中間水平桿固定,固定間距不不大于800mm,根據梁寬度放置預先加工好。將梁底板放置在固定好的架子上,線繩拉直,在立綁板,綁板立在10cm的方木上,在粱榜上釘上方木,用鋼管與水平桿將綁板鎖死,上口在平板的水平鋼管連接頂死,如果大于750mm的梁必須使用對拉桿,粱綁校正加固完后再鋪設頂板。
2)模板接縫不漏漿,模板與砼接觸表面清理干凈,并涂上脫模劑。但不能沾污到鋼筋或砼上面。
3)模板檢驗標準:軸線位移在3mm以內。標高在±5mm以內,截面尺寸在±34以內。垂直度在2毫米以內平整度在3毫米以內
3模板拆除
1)拆模要優先考一間一間的拆除。整間堆放周轉。避免倒亂。
2)柱、梁綁模拆除應保證棱角不損。
3)梁底、頂板應在強度到75℅跨度在8米以上的構件,砼強度必須達到100℅。
4)拆梁底及頂板應先將鋼龍骨下至10~20㎝時,暫不拆除。將木龍骨竹膠板拆放在上面,逐塊下遞。
5)拆模時應將四周用密目網或竹膠板護防止物體掉下傷人。
6)拆下的模板及時清理干凈并刷上脫模劑,拆下的扣件及時裝袋收集,集中管理。
4
1)吊裝模板時輕放、輕起、不得碰撞,防止模板變形。
2)拆模時不得用大錘硬砸或硬撬,這樣不但容易損壞模板又容易破壞砼表面。
3)對以拆模后的柱,應用護角條將柱包住,以避在搭架時將柱砼角碰壞,樓梯踏步相同。
5模板施工中應注意易發生的質量問題:
a)柱模板容易產生的問題:截面尺寸不準,柱位置位移,柱彎曲。采取辦法是:支模前按圖彈出位置線,四周用木條頂死(留出板厚度)可保證底部位置準確,根據柱的截面尺寸配制的模板四周背好方木,四邊吊正,加箍鎖死,再四周拉好支撐。
b)梁板模板容易產生的問題:梁梆不平直,梁底不平,梁口不順直,防止辦法有:梁板模板支撐,龍骨的間距應通過計算后,確保其強度、剛度、底模水平桿應按設計和規范要求起拱,拉通線鎖梁口,防止口上變形。
剪力墻大模板
1、大模板施工,本工程大模板以標準層設計配置,板高為4.72米。一層高度為5.95+1.6米,層高為7.55米,模板第一次澆筑高度為2.7米,澆筑砼時標高控制少打以補漿為主,掌握高度及平整度。二次接高為4.72米,一次澆筑到頂。
施工程序:基礎放線鋼筋綁扎支模校驗澆筑砼
2、墻體模板
2.1根據施工技術需要及達到清水砼墻體效果,本工程采用宇天體系86拼裝式全鋼大模板;每塊拼裝式模板由幾塊標注單元板組成。為保證大模板的剛度,其模板面板采用σ=6mm原平板,主肋采用成對10號槽鋼,并縱向設置三道。內、外墻模板縱向設置五排穿墻螺栓,橫向間距不大于1200mm。
穿墻螺栓、支腿、挑架,是模板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穿墻螺栓是采用大頭32mm、小頭28mm、錐形、鍍鋅部分,并配有防接灰套筒和專用卡頭;套筒前端為六方形母,可用扳手操作;套筒后端沖有18mm的圓孔,可用圓鋼插入轉動操作。該部件連接可靠,拆卸方便,周轉次數高。同時,穿墻螺栓與大模板之間配有橡膠套(僅銷售),以防止砼澆筑時從穿墻孔漏出水泥漿,提高了砼質量和表面光潔度,為保證施工質量提供了完美的保證。
針對本工程模板配置較高,原有的大模板支腿不易采用,校正需用架管、頂托、鋼絲繩和花籃螺栓作為支撐加固配合的設施用料,在剪力墻周邊應提前預埋鋼筋拉環,作為支拉固定點。
挑架,即操作平臺,采用¢48mm鋼管焊接,利用豎肋上的連接孔固在大模板上,上鋪木板,可供澆筑砼操作平臺。
2.2墻體模板的配置
模板配置高度:
內板高度:2920mm;接高:1850mm
外板高度:2920mm;接高:1850mm
針對本工程外墻周圈的結構特點,外墻周圈滿配一層高200mm的吊梆模。配置吊梆模的方法,其優點是避免了導墻的澆筑,解決了層與層之間接茬漏漿問題,而且內外墻模板沒有區別,可以互換使用,不僅降低了模板投入,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工程應施工方要求,門窗洞口處大模板全部斷開,同墻體一同施工的連梁配置梁模,梁模包括:梁側模、梁底模、梁下堵板。配置梁模的方法可以有效保證門窗洞口的位置尺寸及澆筑效果,但此種配置方法占用塔吊時間過長,影響工程進度。且由于洞口處模板斷開,導致模板板塊較多,在支模過程中,掌握不好垂直度。另外一些特殊洞口的存在會使支模十分繁瑣。所以,我方建議為保證外墻門窗洞口的直線性,外墻門窗洞口全部斷開,內墻采用內置式的模板配置方法,提高支模效率。
樓梯間模板按外墻模板高度配置。外墻裝飾沿、窗套,空調機板,(指不與頂板同一標高)采取后澆方式。
2.3角模
角模有陰角模、陽角模及異形角模,陰角模與大模板之間留有2mm的間隙,并且陰角模比大模板之間不留間隙,邊框之間采用專用連接器或螺栓進行連接。
為減少塔吊的吊次,提高施工效率,保證砼的澆筑效果。個別特殊部位將角模與小模板設計成一體;即:“Z”、“W”、“L”等形狀。異形角模與大模板之間采用連接器和小背楞進行加固。較大的異形角模設有穿墻栓加固。
2.4節點的處理方法
陰角模與大模板之間通過專用連接螺栓和多道陰角壓槽有效控制了錯臺、扭曲等現象保證砼墻體澆筑后平整、順直。大模板與陽角模之間平口用專用連接器或螺栓進行連接,并縱向設置三道直角背楞有效保證了陽角棱角順直光滑。
2.5丁字墻部位的處理
丁字墻部位的大模板的配置或是懸臂過大,或是配置一塊堵板,它們都沒有穿墻栓直接加固,這時除利用邊框處的連接外,要另外采取加固措施,利用兩邊大模板的大背楞,用專用的小背楞卡入大背楞再用穿墻栓拉住,使相鄰的幾塊大板連成一個整體,有效的避免了此部位的漲模問題。
篇2:滿堂架搭設:安全技術交底
安全技術與主要危險源交底:
·室內滿堂腳手架搭設應嚴格按施工組織設計要求搭設。
·滿堂腳手架的縱、橫距不應大于2M。
·滿堂腳手架應設登高措施,保證操作人員上下安全。
·操作層應滿鋪竹笆,不得留有空洞。必須留空洞者,應設圍欄保護。
·大型條形內腳手架,操作步層兩側,應設防護欄桿保護。
·滿堂腳手架步距,應控制在2米內,必須高于2米者,應有技術措施保護。
·滿堂腳手架的穩固,應采用斜桿(剪刀撐)保護。
篇3:內滿堂架搭設:安全技術交底
1:室內滿堂腳手架搭設應嚴格按施工組織設計要求搭設。
2:滿堂腳手架的縱、橫距不應大于2m。
3:滿堂腳手架應設登高措施,保證操作人員上下安全。
4:操作層應滿鋪竹笆,不得留有空洞。必須留空洞者,應設圍欄保護。
5:大型條形內腳手架,操作步層兩側,應設防護欄桿保護。
6:滿堂腳手架的步距,應控制在2m內,必須高于2m者,應有技術措施保護。
7:滿堂腳手架的穩固,應采用斜桿(剪刀撐)保護。
8:滿堂腳手架不準采用鋼、竹混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