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崗前安全技術教育培訓
1、佩戴好安全防護用品,確保自身的安全。
2、檢查所用的工具設備、腳手架和機械設備是否安裝穩固,各部零件是否完好等,并進行試運轉。
3、砼攪拌機轉動時,操作人員不準將工具伸入拌合機轉筒內作業,也嚴禁將頭或手伸入提升的進料斗或機架間查看情況。停電或因其它故障需掏出鼓筒內混凝土時,必須切斷電源。
4、卸載時應在卸料設備或模板與之接通處設立擋木,以免車輛后退。
5、澆灌混凝土時,不得踩模板作業,澆灌人員不得直接在鋼筋上踩踏、行走。
6、砼振搗人員作業場所的安全防護設施必須齊全可靠,操作者穿膠鞋戴膠皮手套。下砼時,速度應緩慢,等輸送管放穩后方可下料。
7、在連續澆灌混凝土的振搗中,平板振動器工作約3Omin后應休息5min。發現發熱或臨時出現故障應立即停止使用。每次移動位置或工作中斷時,都應先把振動器的電源關閉。
8、電熱法養護混凝土時,應制訂防火、防觸電措施,周圍應設信號燈或防護欄,并設電工值班。電壓控制在50-110伏范圍內,對無筋或少筋混凝土可用110-220伏電壓。混凝土表面干燥時,必須先停電后澆濕水,嚴禁帶電澆水。
9、蒸氣養護混凝土時,操作人員不得在混凝土養護坑(池)邊沿站立或行走,加熱用的蒸汽管應架高或使用保溫材料包裹。
10、覆蓋物養護混凝土時,預留孔洞按規定設安全標志及防護設施。養護材料使用完畢后,及時清理并存放到指定地點,碼放整齊。
11、軟水管澆水養護時,將水管接頭連接牢固,移動水管不得猛拽,不得倒行拉移膠管。
12、電路故障應由專業電工排除,嚴禁非電工接、拆、修電器設備。
篇2:工程公司崗前安全教育試卷
工地名稱______工種_____姓名____
1、安全、維修或拆除臨時用電工程,必須由______完成。電工等級應同工程的難易程度和技術復雜性相適應。
2、在施工現場專用的中性點直接接地的電力線路中心,須采用______接零保護系統。
3、施工現場所有用電設備,除作______外,必須在設備負荷線的首端處設置漏電保護裝置。
4、配電屏(盤)或配電線路維修時,應懸掛______牌,停、送電必須由專人負責。
5、每臺用電設備應有各自專用的開關箱,必須實行______制。嚴禁用同一個開關電器直接控制二臺及二臺以上用電設備(含插座)。
6、每日工作前必須對外用電梯和升降機的行程開關、限位開關、緊急停止開關、驅動機構和制動器等進行______。正常后方可使用。檢查時必須有防墜落的措施。
7、施工前,應逐級進行安全技術教育及交底,落實所有______和人身防護用品。未經落實時不得進行施工。
8、各種垂直運輸按料平臺,除兩側設防護欄桿外,平臺面還應設置______或活動防護欄桿。
9、支模、粉刷、::砌墻等各工種進行上下主體交叉作業時,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下層必須處于依上層高度確定的可能墜落范圍半徑之外,不符合以上條件時,應設置安全防護層。
10、安全防護設施的驗收應按類別逐項檢查,并作出______,凡不符合規定者,必須修整合格后再行查驗。施工工期內還應定期進行抽查。
11、嚴禁帶電作業或采用預約停送電時間的方式進行電氣檢修。檢修電氣設備前必須切斷電源并在電源開關上掛______的警告牌。警告牌的掛、取應有專人負責。
12、發生人身觸電時,應立即______。然后對觸電者作緊急救護。嚴禁在未切斷電源之前與觸電者接觸。
13、移動式機械的電源導線(或臨時電源)必須采用絕緣良好的______(俗稱橡皮電纜)其中必須有一跟專用的接地線。電源導線不得直接綁扎在透屬架上。
14、安全評分共分:安全管理、______、腳手架、基坑支護與模板工程、
防護、施工用電、物料提升機與外用電梯、施工機具等10項。
15、JGJ59
篇3:新員工上崗前安全教育
新員工上崗前安全教育內容安全生產教育是企業向全體職工進行安全思想、安全知識、安全技能所必須做的宣傳、教育和訓練,它在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安全生產法》第二十一條中對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向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做出了規定,這已成為生產經營單位必須承擔的法定義務;也是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的必然要求,更是關系到新員工生命安全的大事。同時第五十條對從業人員應當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義務也做出了規定,要求從業人員應當通過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才能上崗,這也是新員工的一項法定義務。目的是使新員工掌握本職工作所需要的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生產技能,而且還應當掌握生產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的客觀規律,增強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因此。禁止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的新員工上崗作業,是“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措施,也是對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負責的重要體現。三級教育包括入廠教育,車間教育和班組教育:入廠教育是對新員工到本大橋施工處上崗之前,由安全部門進行對本企業安全生產形勢,安全文件、規章,本施工處特殊危險地點,一般的安全技術知識和傷亡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事故教訓的教育,使新員工了解安全生產的重要性,使新員工受到安全生產的初步教育。車間教育是新員工從進大橋施工處分配到各部門、中隊、專業隊后,再由部門、中隊、進行安全教育,主要是遵守各部門、中隊的勞動規則和應該重視的安全問題。本部門、本施工中隊內危險地區,有毒有害作業的情況和安全事項,本施工中隊內的安全生產情況,以及安全生產的好壞典型事例。崗位教育是新員工到固定工作崗位后開始工作之前的安全教育。內容包括:本班組的生產性質、任務,將要從事的生產崗位性質、生產責任,新員工從事崗位操作必要的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各種機具設備及安全防護設備的性能、作用,個人防護用品的管理,預防事故的措施及發生事故后應采取的緊急措施,事故案例教訓等。三級安全教育后,新員工必須經考試合格,沒有經過三級教育并考試不合格者不得獨立操作。新員工進場后,首先應該了解本單位施工行業特點、企業文化等,目的是使新員工樹立信心,愛企業,愛崗位,這是安全生產的前提,也是企業搞好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基礎。對于新員工來說,掌握工作技能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掌握一種新的行為方式,即安全第一的行為方式。第一節新員工安全思想教育,大家是否知道什么叫安全安全就是免遭不可接受的風險傷害(即:不發生人身傷害、急性中毒、財產不受損失、環境不受破壞就是安全)。安全生產是個客觀事物,掌握和明確只有安全生產才能改善勞動條件,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傷亡事故的發生;才能保證勞動者的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大家要始終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意識,堅持以人為本,把預防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放在安全生產工作的首位,安全是生產經營活動的基本條件。大家要明白,安全生產是為了自己的安全和健康,安全生產不但關系到個人安危,而且與家庭的幸福緊密相連,一旦出現安全事故,不但自己痛苦,親人也必然痛苦不堪,并且還會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因此,新員工一定要遵守安全法規,嚴守各種安全制度,在思想上對安全生產樹立正確的認識,建立起良好的思想情緒,才能為以后的安全生產打好基礎。第二節安全生產責任教育“安全生產、人人有責”,這是搞好安全生產工作的一項重要原則。為此,《安全生產法》規定了各級安全生產者的職責,自覺遵守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不違章作業,并且要隨時制止他人違章作業;要積極參加安全生產的各種活動,主動提出改進的意見;愛護和正確使用機器設備、工具及個人防護用品。為了做好安全工作,預防工傷事故的發生,對新員工要了解各種安全規程、制度和工藝規程等教育。由于大橋施工安全工種多,機械設備設入多,所以各工種和各種機械設備都有相應的安全操作規程,(舉例:鋼筋工、機械工、木工、高處作業規程、起重吊裝規程),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也比較健全,(舉例: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安全生產管理規定、安全紀律、安全生產檢查制度等),這些規章制度和安全規程是以往生產過程中鮮血換取的經驗教訓,都是保證安全生產所不可缺少的。從而深刻地領會到遵規守紀,維持施工生產的安全秩序是每個職工應盡的義務,只要每位職工都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安全生產,遵規守紀,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員工安全生產職責內容:自覺遵守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不違章作業,并隨時制止他人違章作業;遵守有關設備維修保養制度的規定;愛護和正確使用機器設備、工具,正確佩戴防護用品;關心安全生產情況,向有關領導或部門提出合理化建議;發現事故隱患和不安全因素要及時向組長或有關部門匯報;發生工傷事故,要及時搶救傷員、保護現場,報告領導,并協助調查工作;努力學習和掌握安全知識和技能、熟練掌握本工種操作程序和安全操作規程;積極參加各種安全活動,牢固樹立“安全第一”思想和自我保護意識;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對個人安全生產負責。第三節法規教育一、正確理解安全生產方針1985年初,國務院成立了全國安全生產委員會,提出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安全生產法第三條也明確了安全生產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為了切實貫徹安全生產方針,它要求在生產建設中把安全與生產看作是一個整體,應把安全放在首位,樹立“生產必須安全,安全促進生產”的辨證統一思想。在施工生產過程中,安全和危險是對立統一的,二者共處于生產之中,互為存在條件,互為對立,并在一定條件下轉化。如果在生產中不存在危險,也就無所謂安全;反之,沒有安全條件,生產也不能順利進行。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生產是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而安全是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安全和健康,關系到勞動者的切身利益,兩者的目的是一致的。安全搞好了,勞動者在良好的勞動條件下進行生產,可以更好地發揮他們在生產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生產發展的更快;而生產的發展,又是進一步改善勞動條件創造物質財富和技術進步的前提,使勞動者的安全健康得到更好的保障。但是,安全與生產之間也有矛盾,主要表現在對生產過程中的不安全、不衛生因素采取措施時,有時會影響生產和增加經費開支,與生產進度和節約發生矛盾。安全管理人員和生產管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由于所處的角度不同,在考慮安全與生產時,認識不統一,也會發生矛盾。因此,必須堅持發展生產和保障安全兩者統一的觀點,在生產與安全發生矛盾時,堅持將安全放在第一位,只有以安全為前提,搞好“預防為主”,才能保證企業安全、優質、高效、低耗地完成生產任務。二、貫徹安全生產方針,必須克服幾種錯誤思想和認識安全生產是一個涉及面很廣和政策性、技術性和管理性都很強的工作,僅有少數人重視是不夠的。因為現代企業的生產都是社會化的大生產,上下工序、工種和崗位之間都有密切聯系,一個人或幾個人對安全不重視,往往不但傷害自己,還會傷害他人,導致重大傷亡事故發生。因此,必須大力宣傳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對企業全體干部、職工、工人進行安全生產思想教育,增強安全意識,提高執行安全生產方針、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自覺性。在安全生產教育的對象中,管理員、施工員、班組長、安全員、檢查員是一個關鍵的層次,因為他們的思想意識和行動會直接影響生產一線的工人,因此管理員、施工員、班組長、安全員、檢查員應帶頭學好安全生產方針法規,并通過自己的模范行動來帶動工人遵章守紀,學法用法,執法守法,邦助工人提高認識,增強守法意識。克服重生產、輕安全的思想有些人認為公司的頭等大事,就是發展生產,創高效益、高利潤,把安全看作可有可無,把安全與生產對立起來。其實,在生產過程中,安全管理工作滲透在生產的各個環節,在發展生產的同時,必須把保障職工、群眾的安全與健康放在首位,克服重生產、輕安全、冒險盲干等錯誤思想,才能保證企業的正常生產秩序,使企業具有凝聚力,創生產上的高效益。克服“事故難免”的悲觀思想安全生產中,由于人們對事故規律認識不清,加之事故發生有一定的偶然性,所以有些人就認為“事故難免”、“要講速度、創高產就難以講安全”,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在生產過程中,可能會發生一些突發性的事故,但絕非不可能避免,全國總工會與國家經委在1988年5號文件中指出:“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違章指揮、違章操作和設備隱患沒能及時發現和消除等人為因素造成的”。只要我們充分發動群眾,有效地糾正違章行為,采取相應的措施,掌握事故的發生規律,事故是可以防止和避免的。克服危害安全的心理因素危害安全的心理因素很多,其中僥幸心理危害最大,有些人自信心過強,工作圖省事,怕麻煩,不按規程操作,不很遵守規章制度,心存僥幸。還有一種是麻痹大意思想,工作馬虎,隨隨便便,日常檢查不夠,憑主觀臆斷辦事,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由于上述唯心的心理因素作崇,使得生產過程中違章現象屢屢發生。不安全因素危害甚大,必須采取教育、組織和技術措施,消除產生各種不安全心理的主、客觀原因,做好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確保安全生產。全面、認真貫徹安全生產方針貫徹安全生產方針,必須有長期打算,要從抓基礎工作入手,做艱苦扎實的工作,出了事故臨時突擊一下,是不可能真正奏效的。因此,應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一)安全生產方針必須貫穿于全員、全過程,在計劃、布置、檢查、評比、總結生產的同時,必須計劃、布置、檢查、評比、總結安全工作。各崗位都應有明確的安全生產責任制或安全崗位責任制。(二)大力開展安全生產思想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勞動安全心理教育有機結合起來,特別要抓好新工人、青年工人的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技術培訓。(三)改革落后的生產工藝,不斷改善勞動條件,改革不利于安全生產的勞動組織和工作制度,搞好勞逸結合,提高勞動生產率。二、《安全生產法》中:從業人員權利和義務1、有權了解其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應急措施,有權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提出建議。2、有權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批評、檢舉、控告;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3、發現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有權停止作業或者在采取可能的應急措施后撤離作業場所。4、因生產安全事故受到損害的從業人員,除依法享有工傷社會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的,有權向本單位提出賠償要求。5、在作業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守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服從管理,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6、應當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掌握本職工作所需的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生產技能,增強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7、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現場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本單位負責人報告;接到報告的人員應當及時予以處理。第四節建筑施工特點建筑施工主要是指工程建設階段的生產活動。它有與工礦企業生產明顯的不同特點:產品固定,作業流動性大。建筑業的產品,位置固定,各種施工機構設備、材料、施工人員都必須圍繞這個固定的產品隨著工程建設的進展,上下左右不停的流動,一項產品的完成,又得向新的固定產品,作業流動性大。2、產品體量大、露天作業多。建筑產品高聳龐大,產品固定體積大,使建筑施工生產只能在露天進行,施工生產作業露天多。3、形式多樣,規則性差。建筑產品要服從各行各業的需要,外觀和使用功能各不相同,形式和結構多變,加上產品所處地點不同,施工過程處不同的外部條件,即使同類工程、同樣工藝、工序、施工方法,施工情況也會有所差異,隨之變化,規則性差,施工生產很難全部照搬采用以往的施工經驗。4、施工同期長,人力物力投入量大。建筑產品的施工生產過程往往是需要長期地、大量地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在有限的施工現場上集中大量的人力、建筑材料、設備設施、施工機具,少則幾個單位,多則二、三十個單位共同進行作業,施工生產過程需銜接配合,連續性強,因此立體交叉作業的情況多。
、施工涉及面廣、綜合性強。建筑施工生產在施工企業內部,要有序地在特定的氣候環境條件下組織多隊伍、多工種人同的作業。從企業外部來說,施工生產活動通常需要同專業化單位和材料供應、運輸、公用事業、市政、交通各方面的配合和協調,加上施工生產本身就是在“先有用戶”的情況下進行的,施工生產的進展在一定程度上依附于建設計劃、受建設資金和外部條件影響大,在一定程度上施工生產的自主性、預見性、可控性比一般產業較困難。6、手工作業多,勞動條件差,強度大。建筑產品大多是由較為笨重的材料和構件聚合所成,雖然隨著現代施工技術的推廣普及,機構化施工比重逐漸增大。但與其他產業相比,濕作業多、手工作業多,勞動條件差、強度仍然很大,用于笨重材料物件加工、施工機械配合作業的勞動強度高于其他一般產業。7、設施設備量多,分布分散,管理難度大。建筑產品的形成過程,在現場,臨時設施多,臨時露天的電氣線路、裝置多,塔吊、井架、腳手架等危險性較大的設備設施多,自制和組裝的中小型機械類型數量多,手持移動工具多,布局分散,使用廣泛,管理難度大。8、人員及其素質不穩定。為有效地組織好施工生產,施工作業隊伍、人員就不可避免地經常處于動態的調整過程,由于作業量的變化,為適應工期和工序搭接的需要,隊伍、人員常常進進出出,本身就不很穩定。加上目前的建筑市場的施工作業人員,絕大多數是來自偏遠山區,農村的外包工、臨時工,文化程度低,又未受過專業訓練,專業知識技能主要是通過工作實踐逐步積累,作業年限長短對人員素質影響明顯。年限長的因勞動待遇等問題,流動量較大。大批新民工涌入建筑市場,一些單位的經營承包管理人員由于受到利益的驅動,在管理和監督稍有薄弱的情況下,非法轉包和招聘一些不能勝任作業的隊伍、人員,致使作業人員及其素質更加不穩定。9、施工現場安全受地理環境條件影響。現場安全會受到產品所處的地理、地質、水文和現場內外水、電、路等環境條件的影響,施工過程如對產品所處的地理、地質水文和現場內外環境條件的不安全因素,重視不夠,措施不當,就可能引發事故。10、施工現場安全受季節氣候影響。施工現場安全受到不同季節、不同氣候的影響較大。各種較惡劣的氣候條件對施工現場的安全都是很大的威脅。如不采取針對不同季節、不同氣候特點的勞動保護,安全技術和管理措施就很容易因季節氣候的原因引起事故。11、不安全因素較多,是事故較多的產業。由于上述生產流動性大、點多面廣;施工技術復雜、工期緊;水上作業、高空交叉作業的復雜性和露天作業艱苦和季節性強;所投入的施工機具、材料多;參加施工人員多等特點對安全影響,這給施工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加強安全管理工作,尤為重要。建筑施工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觸電、機械傷害、坍塌、火災、中毒、爆炸、車輛傷害九類事故的潛在不安全因素。建筑業的傷亡事故雖在各有關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發生頻率出現了下降的勢頭,安全生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事故數量和頻率仍高居各產業的前列,僅次于交通和煤炭業,是發生事故較多的產業。第五節大橋施工作業危險源辨識大橋施工作業項目包括材料運輸、起重吊裝作業、機械設備操作、臨時用電、高處作業、水上安裝拆除作業、鋼筋作業、支架搭設、模板安裝與拆除、電氣作業、電焊作業等,根據職業安全健康(OSH)危害辨識與危害評價調查,潛在的重大危險源為:1、起重傷害;2、機械、機具傷害;3、觸電;4、高處墜落;5、物體打擊;6、火災、灼燙;7、淹溺;8、中毒和窒息;9、坍塌;10、車輛傷害;11、容器爆炸;12、物體擠壓、切割傷害等其它傷害。施工過程中危險害因素防范重點如下:1、臨時用電應防止觸電;2、使用機械設備,防止機械傷害。3、安裝、拆除等高空作業,防止高空墜落,防止高空重物墜落擊人。4、支架搭設、拆除,防止失穩發生坍塌事故。5、材料運輸應防止車輛傷害,6、使用壓力容器,防止容器爆炸。7、搬運材料、工具,防止物體擠壓傷和切割傷害。8、水上作業,防止淹溺。9、起重吊裝應防止起重傷害。第六節施工傷亡事故發生的主要部位一、“五大傷害”:高處墜落44.8%;觸電16.6%;物體打擊12%;機械傷害7.2%;坍塌事故6%;這五類事故占總數的86.6%(1)、高處墜落:高處墜落是指在高處作業中發生墜落造成的傷亡事故。高處作業是指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m(含2m)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的作業。高處墜落的主要類型:1、因被踩踏材料材質強度不夠,突然斷裂;2、高處作業移動位置時,踏空、失穩;3、高處作業時,由于站位不穩或操作失誤被物體碰撞墜落等。(2)觸電事故人體是導體,當人體接觸到具有不同電位兩點時,由于電位差的作用,就會在人體內形成電流,這種現象就是觸電,因觸電而發生的人身傷亡事故,即觸電事故。觸電事故的主要類型:單相觸電;兩相觸電;跨步電壓觸電。(3)物體打擊物體打擊是指施工過程中的磚石塊、工具、材料、零部件等在高空下落時對人體造成的傷害,以及崩塊、錘擊、滾石等對人身造成的傷害,不包括因爆炸而引起的物體打擊。物體打擊的主要類型:高空作業中,由于工具零件、磚瓦、木塊等物從高處掉落傷人;人為亂扔廢物、雜物傷人;起重吊裝、拆裝、拆模時,物料掉落傷人;設備帶病運行,設備中物體飛出傷人。設備運轉中,違章操作,用鐵棍捅卡料,鐵棍飛彈出傷人。(4)機械傷害機械傷害是指機械做出強大的功能作用于人體的傷害。坍塌事故坍塌事故是指物體在外力和重力的作用下,超過自身極限強度的破壞成因,結構穩定失衡塌落造成物體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擠壓傷害及窒息的事故。二、工傷發生的主要部位事故類型序號發生事故的主要部位事故類型序號發生事故的主要部位高處墜落1從腳手架墜落觸電1帶電電線、電纜破口、斷頭2從垂直運輸設施墜落2電動設備漏電3從預留洞口、樓梯口、通道口墜落3起重機部件等觸碰高壓電線4從安裝中的結構上墜落4挖掘機損壞地下電纜5從樓面、屋頂、高臺等臨邊墜落5移動電線、控制箱漏電或誤觸碰6從機械設備上墜落6電閘箱、控制箱漏電或誤觸碰7其他:滑跌、踩空、拖帶、碰撞等引起墜落7強力自然因素導致電線斷裂8雷擊物體打擊1空中落物、崩塊和滾動物體的砸傷坍塌1基槽或基坑壁、邊坡、洞室等土石方坍塌2硬物、反彈物碰傷、撞擊2地基基礎懸空、失穩、滑移等導致上部結構坍塌3器具飛擊3施工質量不符合要求造成建筑物倒塌4碎屑、破片飛濺4施工失穩倒塌機械傷害1機械轉動部分的絞、碾和拖帶5腳手架、井架等設施倒塌2機械工作部分的鉆刨、削、鋸、軋、撞、擠等6施工用臨時建筑物倒塌3滑入或誤入機械容器和運轉部分7堆置物坍塌4機械部件飛出8大內等強力自然因素造成倒塌5機械失穩、傾覆6其他:機況不良,違章操作,機械安全保護設施欠缺第七節誘發事故的常見不安全狀態1、防護、保險、信號等裝置缺乏或有缺陷;2、無防護、無防護罩、或防護不當、不牢;3、機械設備無安全保險裝置(如高度限位裝置、力距限制器、超載限制器、安全閥、回火裝置、報警裝置、防護偏斜安全裝置、電氣連鎖安全保護裝置、防護傾履限位裝置、防斷繩安全保護裝置等等);或安全裝置調整不當;防爆裝置不當,或放炮作業隱蔽所有缺陷;制動裝置有缺陷;4、機械設備無安全警示標志、信號、燈光、旗號;5、無防護欄桿、安全網、蓋板等安全防護設施或有缺陷;6、電氣設備金屬外殼未接零、接地保護,絕緣損壞、破皮裸露,電氣設備帶電部分漏電;7、噪聲大,高溫高濕,通風不良,燈光不足或光線過強弦光。8、未安裝防止“跑車”的擋車器或擋車欄;9、機械設備的轉運部位防護罩未在適當位置或無防護罩;10、作業平臺或腳手架搭投不牢固,支撐不當、有空頭板。11、工件有缺陷、腐蝕、裂斷、毛刺激、毛邊、設施上有鋒利倒棱角。12、物體遮擋視線視物不清,天氣大霧、或煙霧彌漫、夜間施工燈光不足;13、設計不當,結構不符合安全要求;設備、設施、工具、附件有有缺陷;14、結構強度不夠,機械強度不夠,電氣線路強度不夠。15、起重吊裝的繩索不符合安全有關要求;16、機械設備帶故障運轉,超負荷運轉;在非正常狀態下運行;17、維修、調整不良,設備失修;保養不當;18、個人防護用品、用具(服、套、鏡、罩、呼吸、聽力護具、鞋、帽、帶、絕緣工具)等缺少或有缺陷、不符合安全要求;19、生產(施工)場地環境不良,作業場所狹窄,管線亂拉亂接,材料亂堆亂放;地面滑、有油污或其它液體;工具、材料、構件放置不安全;貯存方法不安全。20、開關失靈,造成機械意外轉動、通電或泄漏;第八節誘發事故的常見不安全行為1、按鈕、閥門、搬手、把柄等操作錯誤、失誤;2、未經許可開動、關停、移動機械設備或電氣線路。3、開動、關機器時未給信號;4、忘記關閉設備電源、制動器;5、忽視安全、忽視警告冒險作業;忽視警告標志、燈光、信號;6、奔跑作業、追趕、戲鬧;有分散注意力行為;工作時精神不集中;7、供料或送料速度過快;機械超速運轉;8、違章操作,酒后操作,身體不適;9、身體的某部位進入機械設備危險轉動區域;衣服、頭發、帽罩被轉動機械卷入機械;10、拆除了安全防護裝置;調整的錯誤造成安全裝置失效;使用機械無安全保護裝置;11、手代替工具操作,不用夾具固定,用手拿工件進行機械加工;12、用手直接清除切屑;或直接接觸高溫或有腐蝕性液體;13、工作時方法方式、動作不當:如移位動作、連續動作、重復動作、逐次動作、操縱動作、靜態反應;工作姿勢不當:站立、端坐、靠坐、躺臥;(如用力過猛、攀爬作業);人與人共同操作時配合失誤。14、物料、工具放置不安全,造成墜物;15、未及時眺望,注意力轉移或有分散注意力的行為;或冒險進入危險場所;在吊物下方作業、停留;16、在危險邊緣、懸臂支架上行走,攀爬腳手架外上下;在危險邊緣處探身、探頭進行呼喚或張望;17、在易燃易爆危險場所、禁煙區處吸煙、生火;18、未按規定使用安全防護用品,未戴好安全帽、安全帶、或不安全裝束如過于肥大的工作服,未穿工作絕緣鞋、未戴絕緣手套,或操作機械設備旋轉危險部位時戴手套;第九節導致事故常見的心理因素1、已經知道的不安全行為:但為了貪圖方便,省事、省力進行違章冒險蠻干;習慣性行為,有意無意違反安全規程;放縱的喧鬧、玩笑,分散了他人的注意力;安全操作能力低,工作缺乏技巧;與人爭吵,心境地下降;不顧他人;匆忙,草率的行動;超負荷工作,個人力不勝任;承擔超心理能力的的工作;2、心理上的次要原因:激動、沖動、愛冒險;涉及家庭原因,心境不好;恐懼心理、憂郁、苦惱、身心缺陷;輕率、嫉妒、自卑感、逞能、渴望超群;未受重用,心身受挫、情緒不佳;受到批語,心有余悸;性格孤僻,不合群,脾氣急燥。3、導致事故的心理狀態:攀比心理、僥幸心理、麻痹大意心理、偷懶心理、逞能心理、莽撞心理、心急心理、煩躁心理、粗心心理、自滿心理和好奇心理等。第十節預防事故安全措施1、遵守勞動紀律,服從管理,聽從正確指揮,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和安全防護設施,進人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水上作業必須穿好救生衣,高處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嚴禁酒后操作。2、施工機具設備及安全防護設施,應安全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3、施工用電按《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有關規定進行安裝、架設、使用,施工機具應采用“一機一閘一漏”的安全保護措施,嚴格遵守安全用電規范。4、嚴格執行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不得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5、起重吊裝應設專人指揮,掛鉤工應嚴格按要求選用吊具、繩索,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禁止使用。嚴格遵守“十不準吊”規定,加強過程中的檢查,防止起重傷害。6、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有效操作證上崗,嚴禁無證操作。7、嚴格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第十一節消防、安全用電1、引起火災的原因主要是:人們的消防意識淡薄;人為縱火因素;日常生活中人為操縱不當;電線、電器等因素。一旦發生火災,當發生火警時,目擊者應及時向有關領導或安全辦報告,不得延誤;如果是火災初期階段,目擊者應及時進行撲救同時高聲呼救接到火警報告后,應及時組織力量進行滅火工作;搶險救災,人人有責,任何人都有義務參加搶險活動。當火災蔓延較快、火勢較大,嚴重危及人員的生命安全時,有必要時可撥打119火警電話,請求救援活動,并要講清火災發生的地點、原因、樓層高低及人員數量,聯系人姓名和電話并派人迎接消防隊作簡要說明,有條件的話,要說明火災的類型。遇到火災時;千萬不要慌張,選擇最近的逃生出口,并且要彎腰,匍匐等用低姿勢撤離,遇有濃煙烈火時,必須把自己的衣服淋濕,再用濕毛巾捂住口鼻撤離,視線不清時,用手摸墻壁徐徐撤離,總之要及時逃生,不能躲,在樓上時要往下走,因為火是往上竄的,但不要盲目跳樓,應盡量等待救援。在等待時,手里拿手電或金屬敲打發出聲音。跳樓時要選擇沙地、泥地或把棉被先扔在地上,拿著被、衣往下跳,這樣可以減小沖擊力,使腳先落地,也可用繩索自救,滑下去或沿著落水管、電纜線滑下去,只能在室內時可關死門,用濕布堵封,開著窗,用水潑門,沖進門救火時要摸下金屬手把,再決定是否可進去救,從門縫看內、外情況(因為會回火,有了空氣就會一下子燃燒起來)。不準挪用或未經許可移動消防器材,所有員工必須熟悉使用消防器材,懂得使用消防器材滅火。不準在工棚宿舍內使用和儲存易燃、易爆等危險品,不準在工棚宿舍內燃放煙花炮竹,不準使用超過規定功率的燈泡。不準在工棚宿舍亂丟煙頭、火種,不準躺在床上吸煙。違反《消防法》和本規定造成嚴重后果的(屬小孩過失由監護人員負責);過失引起火災,尚未造成嚴重損失的,除按照項目部《安全生產處罰條例》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外,情節較重的、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2、電工須持證上崗,嚴格按有關要求進行電氣線路安裝、供電、用電,禁止無證操作。使用電氣設備、器材、線路嚴禁亂拉亂接電線、超負荷用電;嚴禁利用導線或其它導電體作保險絲。不準在宿舍明火煮食或使用電飯煲、煤氣爐、電爐等爐具煮食,不準亂拉亂接電器,不準使用不符合規格的電器或插座,所有電器設備必須由持證電工按規定安裝,上班時間工棚宿舍的一切電器設備必須切斷電源。在倉庫、工棚、宿舍內禁止使用電熱棒、電熱絲、電爐、電燙斗、電炒鍋、石油液化氣爐和超過60W燈炮。禁止在線路中接入過多或功率過大的電氣,嚴禁使用偽劣電器產品和絕緣損壞、漏電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電器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