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建筑公司三級安全教育內容
一、安全教育重要性:
人是創造社會、創造財富的動力,而人的身體、生命又是最寶貴的東西,在生產勞動中必須注意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和生命,這就叫“勞動保護”。勞動保護就我們建筑業來說,內在因素就是,勞動者本人的勞動保護意識,安全生產行為,執行崗位操作規章、執行國家法規、企業規定、章程的意識和行為。
二.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的二十條禁令:
1、新工人、合同工、臨時工、實習生等未經過三級安全教育,未辦簽證手續、不懂得操作規程和有關規定、制度的禁止安排入場工作。
2、不戴安全帽、穿拖鞋、高跟鞋、打赤腳的一切人員禁止進入施工現場。
3、與工程施工無關的一切閑散人員禁止進入施工現場。
4、施工人員入場后必須遵章守紀,在高處作業禁止向下拋物。
5、在現場施工的一切人員在工作中禁止嬉笑、打鬧、打架、斗毆。
6、現場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必須嚴守規程文明施工、安全操作,禁止言行不文明的野蠻施工。
7、在沒有防護設施的危險高處作業不系好安全帶者,禁止作業。
8、施工現場安全防護設施,未經有關人員允許禁止任意拆除。
9、酒后人員禁止進入現場施工各高處作業。
10、在樓層周邊及防護欄桿上、架子上,禁止隨便坐、靠和休息。
11、在吊車臂桿轉動范圍內禁止停留和休息。
12、非特種作業人員禁止進行特種作業活動。
13、施工現場的腳手架、井架、塔吊等登高設施,無關人員禁止攀登。
14、垂直運輸所用的吊籠、吊蘭、吊板等禁止乘坐。
15、情緒不佳、精神不好、睡眠不足的人員禁止在現場打盹或睡覺。
16、上下交叉作業無可靠的防護措施禁止施工。
17、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貧血病等建筑業禁忌病史的病人禁止入場施工。
18、夜間施工照明不足禁止作業。
19、施工現場嚴禁吸煙。
20、作業層面的危險隱患未整改前禁止施工。
三、十條安全紀律。
1、凡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帽帶)。
2、嚴禁穿拖鞋、高跟鞋、打赤腳、赤膀進入現場。
3、上下班人員必須走安全通道。
4、嚴禁在灑后作業(登高作業、操作機械)。
5、嚴禁在現場打鬧和偷拿各種建筑材料。
6、嚴禁隨意拆移、毀壞各種安全標志、標牌和防護設施。
7、嚴禁高空拋物和隨地大小便倒垃圾。
8、嚴禁親屬、小孩、小商小販進入現場。
9、嚴禁非作業人員操作機械和電器。
10、外來人員和上級領導進入現場檢查和指導工作,須有專人領隊。
四、工人安全生產職責:
1、在“安全促進生產、生產必須安全”的原則下,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努力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2、自覺遵守各項安全規章制度,遵守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勞動紀律,不進行違章作業和冒險施工。
3、施工前要全面檢查施工場地、防護設施、機具設備、電源線路、易燃、易爆物品等安全情況,存在不安全問題時,要及時向班組長或安全員匯報,在事故隱患未排出前,不得進行操作。
4、施工中要注意安全并經常檢查施工環境的安全情況,注意班內和工種間的互相配合,避免互相影響而發生工傷事故。
5、施工結束時,全面檢查施工現場,電源、線路、機械設備,不得遺留可能發生安全事故的隱患。
6、接受安全人員的檢查和監督,違章作業一經指出就要立即改正。
7、接受隊長(工長或班長)的安全技術交底,并在操作過程中嚴格遵守。
8、發生工傷事故要保護好現場,如實講清事故經過,要積極協助調查人員工作,接受合理的處分。
9、經常自學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刻苦學習操作技術,提高安全操作技術水平。
10、身體不適或情況不佳者,除去醫院治療外,應向工長或班長講清原由,以便安排適當工作。
11、積極參加班組安全活動日。
12、正確使用各種安全裝置和個人防護用品。
五.焊接作業“十不焊”
1、不是焊工不焊;
2、要害部位和重要場所
3、不了解周圍情況不焊
4、不了解焊接物內部情況不焊;
5、裝過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不焊;
6、用可燃材料作保溫隔音的部位不焊;
7、密閉或有壓力的容器管道不焊;
8、焊接部位旁有易燃易爆品不焊;
9、附近有與明火作業相抵觸的作業不焊;
10、禁火區內未辦理動火審批手續不焊。
六.起重“十不吊”
1、超載或被吊物重量不清不吊;
2、指揮信號不明確不吊;
3、捆綁、吊掛不牢或不平衡,可能引起滑動時不吊;
4、被吊物上有人或浮置物時不吊;
5、結構或零部件有影響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損傷時不吊;
6、遇有拉力不清的埋置物件時不吊;
7、工作場地昏暗,無法看清場地、被吊物和指揮信號時不吊;
8、被吊物棱角處與捆綁鋼繩間未加襯墊時不吊;
9、歪拉斜吊重物時不吊;
10、容器內裝的物品過滿時不吊。
篇2:新職工進廠三級安全教育制度
凡新入廠的職工(包括短期合同工和臨時工),都必須經過公司、車間、班組“三級安全教育”,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未經三級安全教育或考試不合格者不準上崗作業。
一級(礦級)安全教育由安全科會同生產生產科組織實施。教育內容應包括:
(1)國家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規;
(2)礦山概況、生產特點及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
(3)安全生產、職業健康基本知識。
二級(車間)安全教育由車間負責人組織實施。教育應包括:
(1)本單位主要生產工藝流程,主要設備概況及其特點,危險區域、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
(2)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及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3)結合本單位特點進行防火、防爆、防毒、防觸電、防機具傷害等安全防護、應急搶救知識的教育。
三級(班組)安全教育由班組長組織實施,教育內容應包括:
(1)本崗位安全操作規程,標準化作業程序;
(2)本崗位工作特點、設備性能和安全注意事項;
(3)設備、工具及其使用方法,防護用品的合理使用。
新職工“三級安全教育”經考試合格,填寫“三級安全教育”卡片,報生產科存檔。
特種作業人員培訓教育
1凡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上級有關安全管理部門培訓、考試合格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后,方可上崗操作。無證上崗者按嚴重違章處理。
2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教育,執行礦《特種作業人員管理》規定。
中層管理者、專(兼)職安全員培訓教育
1廠(礦)每年對中層管理者、安全員進行一次安全生產管理知識教育、培訓。
2教育培訓內容包括: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安全管理基本知識、安全技術知識等。
班組長培訓教育
1每年組織一次班組長安全培訓教育。
2教育內容: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班組安全管理知識等
全員教育
生產車間每月對職工進行不少于一次的全員安全教育,并認真做好記錄,班組堅持每周一次全員安全教育。
變換工種及復工安全教育
職工調整工作崗位或離崗一年以上,在重新上崗時,必須進行相應的車間、班組、崗位安全教育。
“四新”教育
1“四新”教育是指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設備前,必須進行的安全
教育。
2“四新”安全教育由主管科室和技術部門負責進行。
3“四新”安全教育主要內容有:
(1)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的特點和使用方法;
(2)安全防護裝置的特點和使用方法;
(3)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規程的內容和要求;
(4)“四新”投產、使用后可能導致的危險、危害因素及其防護方法。
4涉及“四新”人員安全教育后,要進行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并報生產部門備案。
職業健康教育
1職業健康教育分為上崗前健康教育、在崗期間健康教育、離崗健康教育。
2職業健康教育內容包括:國家有關職業衛生的方針、政策、法規;職業衛生、職業健康知識;重點職業性有害因素防治知識;突發事故應急處理及個人防護知識。
3生產部門負責組織新入廠接觸職業危害作業人員的職業健康教育(與礦三級安全教育同時進行),接觸職業危害職工在崗期間、離崗職業健康教育。
4職業健康教育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可采取集中培訓、健康知識競賽、發放健康知識小冊子、黑板報、張貼宣傳畫等多種方式進行。
篇3:項目部的三級安全教育制度
一、安全教育對象:
1、新工人入場和調換工種的職工必須進行安全教育;
2、電工、電焊工等特殊工種工人,除進行一般的安全教育外,還要經本工種的安全技術教育,經考查合格發證后方準獨立操作。
二、教育形式:
新工人安全教育以三級教育形式開展,即公司、項目部、班組三級安全教育,三級教育的時間累計不少于50學時,另外還采取宣傳欄、黑板報、廣播、檢查通報等形式廣為宣傳教育。
①司級教育內容
②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包括《建筑法》、《勞動法》;
③安全生產法規、標準和法制觀念;
④本公司概括,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安全紀律;
⑤當前安全形勢,已發生的重大事故及應吸取的教訓。
(二)項目部安全教育內容
①工程項目部施工特點及安全基本常識;
②本項目部的安全生產制度、規定及安全注意事項;
③本工種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④機械設備、電器安全等安全防護基本知識;
⑤防護用品的發放和正確使用。
(三)班組安全教育內容
①本班組作業特點及安全操作規程;
②本班組安全活動制度及紀律;
③愛護和正確使用安全防護設施及個人勞動防護用品;
④本崗位易發生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對策;
⑤本崗位作業環境及使用的機械設備、工具的安全要求。
三、新工人安全教育進行登記,建立檔案。特殊工種建立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檔案。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均要簽名。受教育應接受公司的統一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