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信息管理及報送制度

安全信息管理及報送制度

2024-07-23 閱讀 4557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和規范我公司各部室安全生產信息報送、統計、分析工作,提高不安全事件應對能力,總結事故經驗教訓,研究事故規律,制定預防措施,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所稱的安全生產信息是指安全生產各種工作的定期匯報以及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造成后果的不安全事件。

第三條?安全生產信息報送實行分類、分級、逐級報送的原則,任何部門和個人應準確、真實、及時、完整的報送安全生產信息,不得遲報、謊報和瞞報各類安全生產信息,不得阻撓安全生產信息的報送。

第四條?各部室建立安全生產信息報告聯絡體系。各部門負責人為報告安全生產信息報送的責任人,24小時聯系電話、郵箱等信息報生產部及主管領導備案。

各部室安全生產信息責任人信息變更后,應及時將新的責任人信息報生產部及主管領導。

第五條?本制度適用于電廠各部門。

第二章組織體系與職責

第六條組織體系

員工、班組、各部室負責人、領導構成安全生產信息報送組織體系,施行逐級匯報或越級匯報。

第七條生產部職責

(一)生產部是安全生產信息報送管理工作的歸口部門;

(二)負責重大、特大、較大、一般性安全生產事故(人身事故、設備事故、電力安全事故、自然災害事件、造成社會影響的安全生產事件)的信息報送工作;、負責人身輕傷、機組非計劃停運、機組設備異常以及未造成后果的各類安全生產信息的收集、匯總和存檔工作。

(三)負責本單位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對半年和年度等安全生產信息進行匯總,及時上報。

(四)監督有關部門、班組、員工安全生產信息報送工作。

第八條其他部室職責

(一)負責本部室突發安全事件信息的上報工作。

(二)負責本部室安全生產信息的上報工作。

第九條?班組的職責

(一)負責本班組突發安全事件信息的上報工作。

(二)負責本班組安全生產信息的上報工作。

第十條?員工職責

發生或發現不安全事件時,應立即向本班組、部門負責人匯報,必要時可越級匯報。

第三章?安全生產信息報送

第一節?信息即時報告

第十一條安全信息報送內容

(一)發生的時間、地點。

(二)發生現場真實情況。

(三)現場采取的緊急處理措施。

(四)事后的調查處理報告。

第十二條?發生重大、特大、較大人身傷亡事故應逐級或越級匯報廠長,廠長立即上報上級領導并及時續補書面報告。

第十三條發生人身輕傷、機組非計劃停運、機組設備異常以及未造成后果的各類安全生產信息,應按以下要求報告:

(一)現場負責人應在事件發生后立即向有關領導和相關部門報告現場情況;

(二)事件發生后及時向主管領導及相關部門提交書面報告。

第十四條?發生環保事件、突發環境事件等異常事件,應按以下要求報告:

(一)現場負責人應在事件發生后立即向有關領導和相關單位報告現場情況;

(二)事件發生后及時向主管領導及相關部門提交書面報告。

第十五條?事故發生部門應當將事故調查、搶險、以及處理進展的實際情況,逐級匯報。

第十八條?發生不安全事件,現場負責人應按照逐級匯報的原則進行匯報。情況危機時,也可越級匯報。

第二節?信息定期報送

一、每月部門上報對個人的安全生產目標責任考核情況。

二、每月安監員檢查各部門安全生產情況匯總后上報安全生產委員會。

三、各部門將本部門全年電力安全生產情況、電力事故或事件存在的問題和風險以及整改措施等進行總結分析,并報送主管領導及相關部門。

四、生產部將本單位每年電力事故或事件情況進行統計匯總,并進行報送。

第二十三條按照節假日、重大活動和安全檢查有關通知的要求,向生產部及時、準確報送相關材料。

第四章檢查與考核

第二十六條?生產部對本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

第二十七條安全生產委員會根據《黑泉水庫水力發電廠考核獎懲辦法》對部門和個人進行考核。

第二十九條?附則

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篇2:西北區域電力安全信息報送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規范西北區域電力安全信息報送工作,加強電力安全監督管理,依據國務院和國家能源局關于電力安全信息報送的相關法規和要求,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西北區域從事電力生產、建設的電力企業向西北區域能源監管機構的安全信息報送工作。

第二章?報送范圍

第三條?電力安全信息報送范圍包括電力安全綜合信息、電力事故或電力安全事件(以下簡稱“事件”)信息和自然災害影響電力安全信息。

第四條?電力安全綜合信息包括月度電力安全信息統計、年度電力安全情況分析報告,以及能源監管機構根據工作需要要求報送的其他信息,如重要保電信息等。

月度電力安全信息統計包括電力事故(或事件)信息統計、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統計,報表內容及格式見附3。年度電力安全情況分析報告內容包括:全年電力安全生產情況、事故規律研究、存在問題、風險分析及整改措施等。

第五條?電力事故是指電力生產(含建設施工)過程中發生的電力安全事故(專指《電力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條例》規定的事故)、電力人身傷亡事故(其統計范圍見附1)、電力設備損壞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到100萬元以上的事故(簡稱“設備事故”),同時包括電力企業參與境外電力工程建設和運營項目發生的較大以上人身傷亡事故信息。

電力事件是指未構成電力安全事故,但影響電力(熱力)正常供應,或對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構成威脅,可能引發電力安全事故或造成較大社會影響的事件,或可能對電力企業、電力行業和國家安全造成危害的電力信息安全事件,具體類型見附2。

第六條自然災害影響電力安全信息內容包括:自然災害簡況、電力企業人身傷亡情況、重要電力設施受損情況、發電機組和輸變電設備停運情況(含配網)、對外供電(熱)受影響情況(含停供用戶數統計及重要用戶受影響情況)、電力搶險救災及供電恢復情況等。

第三章?報送原則及程序

第七條電力企業應制定本企業電力安全信息報送管理辦法,完善報送工作程序,明確報送部門、人員和24小時聯系方式,并報送能源監管機構,若有變動,應及時重新報送。

第八條?發生電力事故(或事件)的電力企業是信息報告的責任單位,企業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安全信息報送工作負主要責任。其中,跨區跨省輸電通道發生電力事故(或事件)時,涉及資產單位、運維單位、調度所在電網企業均有報告信息的責任;風電等新能源發電大規模脫網,發電企業、調度所在電網企業均有報告信息的責任;電力建設施工中發生電力事故(或事件)時,電力工程項目業主、建設、施工、監理等各參建單位均有報告信息的責任;委托運維的電力生產項目發生電力事故(或事件)時,委托單位、運維單位均有報告信息的責任。

第九條?電力企業報送電力安全信息,應當經本企業安監部門負責人審核,重要信息應當經本企業負責人簽發。

第十條?電力事故(或事件)發生后,如果不能確定事故(或事件)等級,須先報告事故(或事件)情況,待事故(或事件)定級后再按相應報送條款進行報送。

第十一條?陜西、寧夏和青海相關電力企業直接向西北能源監管局報送安全信息,其中,寧夏、青海相關電力企業向西北能源監管局報送電力事故(或事件)信息、自然災害影響電力安全信息的同時,應抄報西北能源監管局寧夏、青海業務辦。甘肅、新疆相關電力企業直接向甘肅、新疆能源監管辦報送安全信息,甘肅、新疆能源監管辦匯總后報西北能源監管局。電力安全信息報送應堅持“逐級上報”的原則,電力企業在西北區域有上級公司的,由上級公司匯總其下屬企業的安全信息,統一報送能源監管機構。

第四章?報送時限及方式

第十二條?電力安全生產綜合信息

電力企業應于每月2日前報送上月電力安全信息統計報表,次年元月5日前報送年度安全情況分析報告。

第十三條電力事故信息

信息報告責任單位負責人應當自接到電力事故報告后1小時內向事故發生地能源監管機構報告,內容及格式見附4。

境外電力工程建設和運營項目發生較大以上人身傷亡事故的,事故發生企業在國內的主管企業在接到報告后1小時內向國家能源局報告。

第十四條電力事件信息

電力事件類型中,第1、4、6、8、9、10、11、12、13、14、15項等造成較大社會影響的事件信息報送時限參照電力事故報送時限執行。其它事件信息報告由責任單位負責人接到事件報告后12小時內向事件發生地能源監管機構報告。

第十五條自然災害影響電力安全信息

電力企業應在自然災害對電力安全造成影響后1小時內將本企業受災和搶險救災工作情況報告能源監管機構。災情得到控制前,應即時報告受災和搶險救災最新工作動態;災情得到控制后,應于每日17時前報告搶險救災和供電恢復進展情況,直至電力設備(施)恢復運行和供電全部恢復后結束。

第十六條緊急情況下,信息報告可先通過電話口頭匯報,再書面報告。報告后又出現新情況的,應及時補報。?

第十七條由地方政府牽頭組織調查的事故,發生事故的企業應當自收到《事故調查報告書》3個工作日內將有關情況報送能源監管機構。由企業自行組織調查處理的電力事故(或事件)應于調查工作結束后3個工作日內將調查報告書報送能源監管機構。

第十八條能源監管機構根據履行安全監管職責需要要求報送的安全信息,電力企業應按要求的內容在規定時間內報送。

第五章?監督管理

第十九條?能源監管機構對電力企業信息報送情況進行監督管理,定期對各企業信息報送情況進行抽查。

第二十條?能源監管機構定期通報電力企業信息報送情況,每年對信息報送工作表現突出的企業和個人給予表彰。

第二十一條電力企業未按照本規定要求報送信息的,由能源監管機構責令其改正;情節嚴重的,給予通報批評。

第二十二條電力企業報送虛假信息或者隱瞞重要事實的,由能源監管機構依據《電力監管條例》對企業和相關人員進行處理。

第二十三條電力企業遲報、漏報、謊報或瞞報事故信息的,由能源監管機構依據《電力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條例》、《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對企業和相關人員進行處理。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四條?本規定由西北能源監管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五條?本規定自2014年9月1日起施行,原《西北區域電力安全信息報送實施細則》(西電監辦〔2013〕20號)同時廢止。

篇3:電力安全信息報送實施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貫徹落實國務院《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電力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99號)和國家電監會關于電力安全信息報送有關規定要求,加強南方區域電力安全信息報送管理,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南方區域范圍內電力安全信息報送管理。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電力安全信息指電力事故(事件)即時信息、電力安全綜合信息,以及電力監管機構認為需要報送的其他信息。

第四條電力企業報送電力安全信息應當遵循真實、及時、完整的原則。

第五條南方電監局對電力企業報送電力安全信息情況進行監管評價,定期通報電力安全信息報送情況。

第二章報送方式和要求

第六條南方區域電力安全信息報送遵循屬地管理的原則。

廣東省行政區域內電力企業直接向南方電監局報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行政區域內電力企業向南方電監局報送的同時分別抄報廣西電力監管業務辦公室、海南電力監管業務辦公室。云南省、貴州省行政區域內電力企業分別向當地電力監管機構報送電力安全信息。(詳見附件4)

第七條電力企業應指定本企業負責電力安全信息報送的聯絡員,并按附件6要求填寫“電力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及聯絡員登記表”,報當地電力監管機構備案。

第八條電力安全信息聯絡員應在“電力安全信息報送系統”上進行注冊,所屬企業有關注冊內容變更后,聯絡員須在信息變化后7個工作日內進行更新。

第九條電力企業報送電力安全信息時,應同時報送紙質文件和電子信息,電子信息在電監會“電力安全信息報送系統”上直接填報,紙質文件和電子信息須經本單位安全生產部門負責人簽發和審核。電力企業當月未發生事故(事件)時,可直接在電監會“電力安全信息報送系統”上填報電子信息。

第三章電力事故(事件)即時信息報送

第十條電力事故(事件)即時信息指電力事故信息、電力安全事件信息和涉及電力安全的其他信息。

第十一條電力事故(事件)即時信息包括:

(一)電力人身傷亡事故信息。

指電力(含農電)生產、電力建設過程中發生的人身傷亡事故信息,包括境外電力工程建設和運營項目發生的較大以上人身傷亡事故。

(二)電力安全事故信息。

指電力生產或電網運行過程中發生的影響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或者影響電力正常供應(包括熱電廠發生的影響熱力正常供應)的事故信息。

(三)設備事故信息。

指電力系統發電設備或輸變電設備損壞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到100萬元及以上的事故信息。

(四)電力安全事件信息。

指未構成電力安全事故,但影響電力(熱力)正常供應,或對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構成威脅,可能引發電力安全事故或造成較大社會影響的事件信息。

(五)涉及電力安全的其他信息。

指電力火災事故、電廠垮壩、環境污染事故,以及對香港、澳門及境外供電造成嚴重影響的事故(事件)信息。

第十二條發生電力事故(事件)的單位是電力事故(事件)即時報告的責任單位。電力建設施工發生電力事故或事件時,電力工程項目建設、施工、監理等參建單位都負有信息報告的責任。

第十三條電力事故(事件)信息報告責任單位負責人接到電力事故(事件)報告后應于1小時內向上級主管單位報告,同時依照本辦法第六條向電力監管機構報告。緊急情況下,事故(事件)現場有關人員可直接向當地電力監管機構報告。

第十四條電力事故(事件)即時信息報告應當填報《電力事故(事件)即時報告單》(見附件1),如情況緊急或事故(事件)現場不具備書面報告條件,可先通過電話口頭報告,再書面報告。信息報告后又出現新情況或有信息更新的,應當隨時補報。電力事故或事件即時報告,應在書面報告后3日內報送電子信息。

第四章電力安全綜合信息報送

第十五條電力安全綜合信息包括月(年)電力事故(事件)信息統計報表、月(年)度隱患排查治理統計報表、隱患排查治理年度工作總結、年度電力安全生產情況分析總結報告、事故(事件)調查報告書等。

第十六條月(年)度電力事故(事件)信息統計實行定期報告制度。

電力企業應于每月15日前報送上月度電力事故或事件信息統計報表(內容及格式見附件2A、2B、2C、2D),次年1月20日前報送上年度電力事故或事件信息統計表(內容及格式見附件2A、2B、2C、2D)。

第十七條電力企業應于每月15日前,報送上月度《_月(年)電力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統計報表》(見附件3)。

第十八條電力企業應于每年1月20日前,報送上一年隱患排查治理年度工作總結,主要內容包括:

(一)隱患排查治理總體情況及經驗介紹;

(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存在問題;

(三)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相關建議;

(四)下一年工作計劃。

第十九條電力企業應于每年1月20日前報送上年度電力安全生產情況分析總結報告,主要內容包括:

(一)安全生產總體情況和安全生產指標完成情況;

(二)電力事故(事件)的統計、分析與比較;

(三)電力安全專項工作(如電力應急管理、電力建設施工安全管理、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電力設施安全保護、電力可靠性管理和技術監督、消防及交通安全管理等)開展情況;

(四)事故規律研究;

(五)存在的問題、風險分析以及整改措施等。

第二十條由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組織調查的安全事故(如人身傷亡、火災、交通等事故),發生事故的電力企業應于事故或事件調查報告書正式批復或同意后3個工作日內將事故或事件調查報告書報送當地電力監管機構。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一條電力企業應當加強涉密信息安全管理,防止信息泄密事件發生。電力安全信息中含涉密內容的應通過保密渠道報送。

第二十二條本辦法電力人身傷亡事故標準執行《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和《電力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條例》所規定的標準;電力安全事故標準執行《電力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條例》所規定的標準;電力安全事件標準執行《關于印發電力安全事件監督管理暫行規定的通知》(電監安全〔2012〕11號)所規定的標準。

第二十三條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關于電力安全生產信息報送有關問題的通知》(南方電監安全〔2005〕11號)同時廢止。